摘 要:隨著移動4G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移動學習正成為信息時代的學習新模式?;谝苿訉W習的特點與要求,針對中國小微企業(yè)職業(yè)培養(yǎng)需求,本文對高職中教學移動學習平臺提出了設計框架模型,并對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移動學習;云計算;移動學習平臺
引言
無線互聯網絡與智能移動設備的快速發(fā)展,云計算的普及與應用,使互聯網資源移動化成為可能。隨著我國中小微企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高職教學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與學習正面臨新的挑戰(zhàn)。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并不能很好地支持移動學習的需求,因此設計一個高職教學移動資源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育的指導下建立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使各種教學活動單元連接在一起而組成的動態(tài)性過程。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灌輸對象,教材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內容,教學媒體,這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方式和手段?;谶@種模式,至今還有不少學校沉醉于傳統的教案模板式規(guī)范撰寫與教學過程程序化的固化設計,并花費重金打造成所謂的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
雖然這種模式下教學效率較高,有利于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學過程的調控,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難于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對高等職業(yè)素養(yǎng)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背道而馳。
二、移動學習模式研究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開始了全民學習和終身化學習的進程。針對不同年齡、文化基礎、職業(yè)技能的新學習群體,傳統的課堂教學越來越難以適應。
移動學習過程中信息傳遞和師生互動有著其獨特的特征。移動環(huán)境下的學習環(huán)境使教師、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學生可在不同的時空中虛擬匯聚,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學習,因而其學習模式的建構也應當不同于傳統的學習模式。
移動學習的主要方式分為基于短信息的移動教育、基于瀏覽、連接的移動教育兩種形式。隨著數據通信與多媒體業(yè)務需求的發(fā)展,適應移動數據、移動計算及移動多媒體運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動通信逐漸成熟,智能手機的運算能力也開始接近桌面PC的能力,原來僅限于簡單內容的移動學習有了新的突破,很多原先遠程教學的內容已經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在移動設備上實施。目前移動學習中絕大部分使用的移動設備是智能手機、便攜式電腦、iPad、 PDA,由于尺寸的限制,移動學習的內容設計上應該注意以下原則:
1)移動學習是一種微學習,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求短小精悍;
2)學習內容應該是微小的知識元,學習內容之間松散連接的;
3)移動學習的內容上是互動的,可以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交互的手段具有多樣性。
三、基于云計算平臺一體化設計的教學資源的構建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建設,高職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變。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線上教學資源也有了較多的積累。
移動學習的資源是依托數字化校園的教學資源建立的,通過移動互聯技術開放相關接口,最終提供給移動網絡上的用戶。借助云計算技術的普及,校園網正逐步轉變?yōu)樵朴嬎慵夹g支持。
基于云計算平臺一體化移動學習平臺的底層包括教學資源數據庫、教務管理數據庫、數字校園公共數據庫、第三方數據庫。這些數據資源整合為移動學習平臺和校園網綜合業(yè)務提供相關數據的支持。移動學習平臺上主要構建有移動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習資源、學習交互與測評、協同學習等功能模塊,為移動學習提供應用支持,也是移動學習的開放學習平臺的主要應用部分。學習平臺的各類用戶角色通過統一的身份認證服務接入移動學習平臺,具體組成如圖1所示。
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平臺教學資源在總體內容設計上,應該考慮將學科知識碎片化,更多地加入微視頻為核心的內容,將傳統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課件、學習指導整合進去,對練習、測試、反饋等教學要素重新設計。通過將原網絡數字化校園中的成果通過移動互聯技術開放,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平臺將帶給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的全新體驗。
通過高職教師與企業(yè)技師緊密協作,對不同層次的學員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引導和職業(yè)技能的內在融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共同建構一種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緊密結合,交互功能強、普及度高的教學資源中心。
四、結語
基于云計算的教學移動資源構建不僅能促進移動學習,同時對高職對社會培訓職能的實施具有很大的幫助。通過移動互聯開放,可以向社會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利用資源共享和在線職業(yè)培訓指導解決企業(yè)培訓過程中知識更新緩慢,中小企業(yè)內部資源建設和傳播困難、缺乏知識積累的平臺支撐等問題,解決中小企業(yè)實際的培訓需求。為高職院校為企業(yè)進行個性化、終身化學習培訓等定制教育服務方面開拓新的方式,樹立高職教育的品牌。
參考文獻
[1]德斯蒙德 · 基更,徐輝富,譯.移動學習:下一代的學習[J].開放教育研究,2004(6).
[2]孟凡立,徐明,張慰.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據中心設計與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2,(3):99-103.
[3]郭紹青,黃建軍,袁慶飛. 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fā)展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 2011(05)
(作者單位:浙江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