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一位中學生為個案,通過敘事手法和訪談回憶,使用第一人稱再現(xiàn)研究現(xiàn)場,定性研究的幾種成文形式,對其聘請數(shù)學家庭教師的原因情況進行深入剖析。該研究望使處于類似情形的人得到一種認同,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和共鳴,并增加對家庭教育的關注度。
關鍵詞:中學生;家庭教師;定性;敘事;訪談
一、前言
“家庭教師研究”必將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研究項目。此課題涉及面很廣,包括科目類型、學生類型等等。在教師引導下,研究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與條件,進行了一個預調(diào)查,以下是定性研究部分的一個個案報告。
這兒所指的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同陳向明教授的《王小剛為什么不去上學》中的一致。[1]
此報告使用所有人民和校名、地名等都是虛構的,以此來保護被研究者。同時,在研究之前已經(jīng)向被研究者說明情況,并征得對方許可。[1]
二、問題的提出
關于家庭教師的課題研究對象即是教師本身,其實更是受教學生。這其中可以是研究家庭教師這個行業(yè)的來源,現(xiàn)狀,所存在的問題,意義和發(fā)展前景。本次調(diào)查中定性研究部分只放在家庭教師來源方面。家庭教師,顧名思義,那便是個別家庭的私人教師,簡稱家教。其實家教這個詞更加廣泛,那便是家庭教育,其主體應該說是父母兄長等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常常是于潛移默化中的??梢哉f家庭教師逐漸成為了某些家庭的家庭教育中的一部分。
三、研究背景
“愛其子,擇教而教之。”--韓愈。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重視聘請家庭教師。不過,過去家長給子女聘請家庭教師,是因為當時的學校教育不發(fā)達,有錢人家只好把教師請到家里去。在中國,古代帝王之家總是給王子王孫們請有名的學士;在外國著名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法國思想家盧梭和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也都曾做過家庭教師。[2]對聘請家庭教師的現(xiàn)象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解釋性個案調(diào)查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研究方法
(一)抽樣
我所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樣(purposive sampling),即:根據(jù)研究的目的選擇有可能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樣本。鑒于研究條件資源所限,同時考慮研究的可靠可行性,選擇了研究者所教授的家教學生。此個案的主角張一明,住校學習,與其接觸時間均于周末,本來準備去A高中即其所就讀高中進行調(diào)查,想對其同學、老師進行當面訪談。結果被該校保衛(wèi)處拒絕進入校園,最后對其同學和老師只進行了電話訪談與通過聊天軟件qq進行。
(二)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的方法采用的是開放式訪談、非正式交談和現(xiàn)場觀察?;镜男畔暮茉缇陀辛艘恍┝私狻U皆L談進行了七次,與張一明和他母親分別進行了兩次,和其同學進行了一次qq訪談,與他數(shù)學老師進行了一次電話簡短的訪談。
qq號碼與電話號碼是在講明用意之后獲得同意從張一明與他母親處獲得的,與張一明的訪談都是在他家里面,研究者在周末進行家庭輔導之后進行,由于張一明功課繁忙,并要及時趕回學校進行下一星期的學習(時間都為周日下午),所以對其每次只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三)成文
此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仿照北京大學陳向明教授的《王小剛為什么不上學了》使用了定性研究常用的幾種成文形式:1)真實的故事,2)坦誠的故事,3)印象的故事4)規(guī)范的故事。[1]
(四)推廣度
定性研究使用的是目標性抽樣,其演技結果不能像定量研究那樣當然地推廣到從中抽樣的人群。但是,定性研究的母的不是將研究結果推廣到有關人群,而是使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通過認同而達到推廣。雖然對張一明的調(diào)查只是一個個案,其真實性只限制于他一個人,可是對他請家庭教師的深入剖析可以使很多處于類似情形的人得到一種認同,他們在讀到這個報告的時候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和共鳴。
五、研究結果
(一)背景介紹
張一明是一名高二的高中生,家住在xx省xx市xx縣。房間里收拾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樓層高,但是非常安靜,很有利于靜下心來學習,學習一陣,透過窗戶向往外看是極好的放松方式,再吸一口氣,那也是很好的。
張一明的成績是很好的,但是進入最好的高中之后便進入中等水平。張一明所就讀的高中就在他家不到幾百米的地方,大門很高大,里面教學樓聳立,可以看出教學設備相當好,門口經(jīng)常停著各種小轎車。
(二)請家庭教師的原因
大一上學期的某天晚上,我在我們學校的家教兼職群里看見一位我們學院的學姐發(fā)的招聘數(shù)學家教的信息,剛一開口,就問我數(shù)學成績怎么樣,數(shù)學競賽獲過獎嘛?數(shù)學競賽能輔導嗎?本來我還好奇,為什么數(shù)學成績很好,為什么還要請數(shù)學家教,難不成是為了看住這個孩子,因為我曾經(jīng)就有一個學生父母只是為了他不出去亂混,她又解釋道是學生要參加某某知名大學的少年,即通過考試的學生,直接“一勞永逸”,首先不需要中考,其次不需要高考,甚至可以碩博連讀。此時我傻了眼,這樣厲害,心里便嘀咕了:自己到底行不行?
(三)請家庭教師后的效果
我其實最看重的并不是成績分數(shù)的提高,而是后來張一明自己的回答,從我這里學到的更重要的是細致、縝密的思考問題的思路、方法。
六、討論
綜合以上收集到的材料,張一明請數(shù)學家教的原因是非常明顯的,從表面上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備考某知名高校少年班需要數(shù)學家教輔導數(shù)學競賽。這就是一開始請家教的表面原因。二是后來備考中考。由于別的原因沒有考上少年班,只能參加普通中考,準備考入重點高中,這個理由也是相當明確的。從該研究中反映出來一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足,并且家庭教師這一行業(yè)還是很不成熟,存在很多問題的,如:安全性,可靠性,家庭教師的權益保障性等等。還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注:文中的人物名字、地名等均采用化名。)
參考文獻
[1]陳向明.王小剛為什么不上學了.一位輟學生的個案調(diào)查[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6,(1).
[2]趙忠心.漫談聘請家庭教師[J].現(xiàn)代家教,2004.09.01.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