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職學生和家長常常因為所謂的“代溝”而發(fā)生矛盾沖突,當“青春期”碰到“更年期”,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作為班主任,在家校溝通中吸取了幾條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關 鍵 詞] 德育;愛的方式;溝通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8-0191-01
一、緣起
我是一名“80后”,也是一名職教班主任。當身為“70后”的家長撞上處于青春期的“00后”的時候,常常會撞出一道看似難以逾越的鴻溝,俗稱“代溝”。我很愿意成為他們之間的橋梁,同時更有教育體驗和人生經(jīng)驗的家長們也給了我許多有益的啟示,現(xiàn)在想將個人的一些粗淺想法與大家共享。
我想講述兩則案例,這兩則案例的主題都是關于“青春叛逆”,而且視角相對,發(fā)生的時間段相同。那是臨近高一職普融通班期末考試,這是一次比較關鍵的考試,考試成績關系到能不能進入普高學習。作為班主任的我,就在此時接到了兩通電話:一通是家長打來的,另一通是學生打來的。
二、回放
第一通電話——超超家長
家長:老師!超超在家一點也不復習,一直打游戲,我剛剛一生氣就責怪了他幾句,現(xiàn)在他一個人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我敲門,他也不理我!我知道現(xiàn)在他心里肯定也不好受,看到超超這樣,我很后悔,也很難過,可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希望老師能幫我跟他溝通一下,謝謝!
我答應了家長之后,通過QQ聊天的形式,找到了超超。
我:老師想跟你聊聊天,可以嗎?
超超:好呀!
我:現(xiàn)在在做什么呢?會不會打擾你打游戲呢?
超超:沒有,我剛剛是在打游戲,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好了?,F(xiàn)在在房間里坐著,老師,你有什么話就說吧!
我:老師關注了你前陣子的學習狀態(tài),有點擔心你。
超超:老師,我知道前段時間我確實不太像樣,那是因為我已經(jīng)做了決定,我不想去普高,所以就放棄了那些學科了,而且作業(yè)對我來說,真的太難了!
我:如果這是你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我會支持你的。希望你和父母商量一下,再慎重考慮一下,畢竟他們是很關心你的,如果不了解,還是會擔心你,對嗎?
超超:嗯,好!我會和他們商量的。老師,下學期我一定努力學習,我現(xiàn)在對職高課程很有興趣!
我:我很高興你能這么說,但是我還是想提醒你,學習貴在有恒心,如果下學期你又遇到了難題,你也會像這次一樣放棄嗎?
超超:老師,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如果下學期我成績?nèi)圆焕硐耄乙策€是會努力追上去的,因為我沒有退路了。
我:好!我期待你下學期的表現(xiàn),不過眼前馬上要期末考試了,你打算全部放棄嗎?
超超:沒有,我明天會看主課,至于其他的,有時間就看一點吧!
我:好,在家復習的考前三天時間,希望你能好好利用。
過了不久,家長回復:老師,謝謝你,剛剛我和超超好好談了談,之前是我太心急了,看到超超一直在打游戲,我就沒有控制住火氣,我多么希望他為這次機會做最大的努力,不要留下遺憾,希望老師的話他能聽進去,也希望他能懂得學習的道理?。?/p>
第二通電話——學生斌斌
斌斌:老師,我不要讀書了!
我:發(fā)生什么了?別急,慢慢告訴我。
斌斌:我剛剛和媽媽大吵了一架,她罵我這學期退步了,還罵我一直打游戲不復習,可是我今天也復習了啊!
我:所以你一個人跑出家門了?(當時外面的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而且夜已深了)斌斌,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你媽媽上班的時候沒有看見你在復習,等她下班了,又看見你在打游戲,冤枉了你了,你覺得委屈了,是嗎?所以這是一個誤會?,F(xiàn)在天氣太冷了,趕快回去吧!如果你生病了,我們都會擔心的!
斌斌:嗯。(邊哭邊走回家)
我:我知道你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老師覺得你媽媽會這樣說你,也是因為看到你成績退步太大,有點著急了,她是出于關心和愛你才會這樣,你站在她的角度,你能理解嗎?
斌斌:嗯,老師,我能理解,只是真的太難接受!
我:可能你媽媽一時氣急,說了一些過重的話,讓你難過了,但是人在生氣的時候說的話,能當真去聽嗎?比如你一開始說的,你不讀書了,老師知道這是氣話,我是不會相信的?,F(xiàn)在趕快回家吧,到家了洗把熱水臉吧!
斌斌:嗯,老師,到家了我再聯(lián)系你吧!
接著斌斌掛了電話,過了一段時間,短信回復:老師,我到家了,請你不要擔心我!我還是打了電話過去,得知斌斌一到家,就幫媽媽收了還晾在外面的衣服。
三、感悟
這兩則案例,讓我感到慶幸和感慨的是我們的孩子們是多么乖巧、懂事!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叛逆心理的是兩位家長的“負面情緒”:急躁、生氣等,將“望子成龍”的急切之心化成了對孩子的打擊和懷疑,雖然出發(fā)點都源自“愛”,不過愛的方式是“00后”目前不甚理解的,甚至從效果上來說,是無效的、不合適的。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成人關注,也渴望被平等對待,渴望愛他們的人能以他們需要的方式去懂他們。也許他需要父母能“聆聽”他的心聲;也許他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同”和“支持”;也許他只是需要時間和父母的“耐心”等待……
側(cè)耳傾聽,清風徐來;
耐心等待,花自盛開;
蝴蝶翩然,當有精彩。
用“懂”的方式去“愛”,這是一種智慧和幸福!
參考文獻:
[1]徐瑛.中學德育實踐探索[D].重慶師范大學,2012.
[2]張軍慧.隱喻在中學德育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