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研究了鋅肥的不同施用量對玉米產(chǎn)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鋅肥不同施用量對玉米產(chǎn)量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在當?shù)厣a(chǎn)條件下,當鋅肥的施用量為每畝2640克時,玉米可以獲得較高的籽粒產(chǎn)量。
[關鍵詞] 玉米(Zea mays) 鋅肥施用量 產(chǎn)量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52-02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玉米是泗洪縣的主要糧食作物。近年來,為了提高玉米產(chǎn)量,農(nóng)民向土地投人了大量的氮、磷、鉀速效化肥,使單位面積產(chǎn)量進一步提高,這就加速了土壤養(yǎng)分的消耗和移出。人們已習慣通過施肥來補充大量營養(yǎng)元素,土壤必需的微量元素耗竭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致使田間出現(xiàn)生理病害,如玉米田間時常發(fā)生花白苗病,足以說明部分地區(qū)微量元素鋅已嚴重缺乏,鋅已成為提高產(chǎn)量的限制因素。本文通過對玉米鋅肥施用量的試驗研究,重點觀察了玉米施用鋅肥的有效性及鋅肥對玉米產(chǎn)量的影響,探索了對玉米來說較為合理的鋅肥施用量,為玉米合理施用鋅肥,促進我縣玉米產(chǎn)量進一步提高提供了科學數(shù)據(jù)。
2 材料與方法
2.1 供試材料
供試肥料:硫酸鋅,含量為99.5%。
供試品種:鄭單958
2.2 試驗設計與方法
2.2.1 試驗地點選擇
試驗設在江蘇泗洪縣龍集鎮(zhèn)。東經(jīng)118.51750度,北緯33.40583度。常年有效積溫5299℃,常年降雨量890毫米。試驗地土壤肥力中等,灌排水方便,前茬作物為小麥煙農(nóng)19。供試土壤0-20厘米,有機質含量18.5g/kg,全氮0.124g/kg,堿解氮127.1mg/kg,有效磷6.3mg/kg,緩效鉀286mg/kg,速效鉀108mg/kg。
2.2.2 試驗方法
本試驗設置6個處理,其中1號處理為對照組。鋅肥的用量見表1。試驗小區(qū)面積設置為3.6×8.33m,即30m2,種植7行,每行33株,即行距60cm,株距25cm,每小區(qū)間隔60cm作畦,每穴播種2—3粒。每畝留苗4400株,每小區(qū)留苗241株。
試驗中統(tǒng)一使用肥料標準,選用45%,三元素各15%,或采用我縣配方施肥標準45%(20—10—15),加30斤尿素底施,大喇叭口期追施40斤/畝尿素作穗肥。具體換算到小區(qū)施肥量為復合肥用量50×30/666.6=2.25斤,加尿素30×30/666.6=1.35斤,為每小區(qū)底肥施用量。追肥每小區(qū)1.8斤尿素。
播種期:2012年6月18日
收獲期:2012年10月1日
3 結果與分析
3.1 鋅肥試驗玉米產(chǎn)量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后5個不同處理均比1號處理對照組明顯增產(chǎn)。在試驗中觀察玉米苗的長勢情況:土壤微量元素鋅不足時,植株、穗位高度降低,莖稈、果穗變細,穗子變短,禿尖率增加,玉米植株生長受到抑制。穗粒數(shù)增多、粒重增加,從而提高了玉米產(chǎn)量。為了直觀看出不同處理之間玉米籽粒產(chǎn)量的變化趨勢,筆者將其繪制成折線圖,見圖1。
3.2 鋅肥不同施用量one-way ANOVA分析
對試驗結果進行one-way ANOVA分析,可知不同鋅水平對玉米籽粒產(chǎn)量的影響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
從表4中可以得知,6號處理的玉米籽粒產(chǎn)量最高,也就是在當?shù)厣a(chǎn)條件下,鋅肥每畝用2640克時可以獲得較高的玉米籽粒產(chǎn)量。其次是5號處理和2號處理。6個不同鋅肥施用量的處理,得到的玉米籽粒產(chǎn)量由高到低分別為6>5>2>4>3>1。
3.4 施鋅增產(chǎn)機理
鋅對作物增產(chǎn)機理在于鋅與作物體內(nèi)葉綠素、生長素合成有關,它又是許多酶的組成成分,鋅參與碳水化合物的轉化和代謝,并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性,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籽粒產(chǎn)量。因此,在缺鋅的土壤上施適量的鋅肥能使作物獲得增產(chǎn)。
4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本試驗的研究,我們知道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鋅肥,在我縣龍集鎮(zhèn)適宜的鋅肥施用量為每畝2640克,此時玉米可以獲得較高產(chǎn)量。本試驗不足之處在于設置鋅肥用量的時候,沒有將鋅肥的施用量進一步加大。如果當鋅肥的用量超過每畝2640克時,玉米籽粒的產(chǎn)量是增加還是減少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