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柞樹是我市主要造林樹種,屬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遼東地區(qū),大別山、川云高地和云貴高地等地區(qū)。柞樹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其質(zhì)地堅硬,比重大,耐腐蝕能力強,耐水浸、紋路美觀,在家具制造、車輛、造船以及建筑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其全身上下都是寶,果殼和樹皮可以提取單寧酸,葉子幼嫩枝葉可以飼養(yǎng)蠶和梅花鹿,枝干可以用作食用菌培養(yǎng)基質(zhì)。柞樹根系發(fā)達,在植樹造林和涵養(yǎng)水源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結合我市植樹造林需求,就柞樹造林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提高柞樹造林質(zhì)量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 柞樹 造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38-01
作為遼寧的林業(yè)大市,我市森林資源以其廣闊的面積、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質(zhì)量和獨特的生態(tài)區(qū)位,成為全省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大力倡導植樹造林,切實保護森林資源,是保障生態(tài)安全、弘揚生態(tài)文明、建設幸福美麗家園的基礎和關鍵。截至2014年末,撫順市612個行政村屯中已有401個達到市級以上綠化示范村標準,累計栽植喬木681萬株,栽植花灌木2135萬株,投入資金達5800萬元,并涌現(xiàn)出撫順縣后安鎮(zhèn)佟莊子村、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下房子村和清原滿族自治縣大孤家鎮(zhèn)王小堡村等高標準的省綠化模范村和國家級綠色小康村。
1 建立完善的育苗基地
首先,選擇合適育苗地。要選擇地勢平整,干燥,土壤肥沃,有效土壤層深厚,排灌條件優(yōu)良,靠近水源和交通的地塊作為育苗基地;其次,做好整地苗床建設工作。育苗地選擇好后,及時進行整地,整地深度維持在25~30cm左右,然后將地面平整,制作苗床。苗床寬度保持在1m左右,長度結合育苗地實際情況確定。對于干旱和灌溉條件較差的育苗地,苗床應該低一些。柞樹在育苗過程中,由于其抗旱能力比較強,因此,適合做高苗床,苗床高度維持在10cm左右,苗床之間預留出0.5m的人行道,方便后期人工管理和操作,苗床建設過程中,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4000公斤,然后適應一定量的磷肥和鉀肥;最后,施入根菌土。柞樹根系根毛較少,其吸水能力和養(yǎng)分供給能力不是很強,因此,可以在土壤中接種真菌,實現(xiàn)根系和細菌共生,利用細菌吸收土壤中水分和養(yǎng)分。在苗床建設過程中,向其中田間一定量的根菌土,可以促進幼苗根系健康生長,保證培育壯苗。
2 播種育苗
首先,做好種子催芽工作。經(jīng)挑選好的橡實在播種前半個月,用清水浸泡1~2天,然后將種子撈出晾干,堆成堆,在種子堆上撒入少量水分,在上方覆蓋上草簾,然后明天向種子堆噴灑水分,保持濕潤,當橡實有超過80%的露白之后就可以播種了;其次,做好播種工作。在制作好的苗床內(nèi)順床播種,行距維持在25~30cm之間,以寬度為1m的苗床為例,可以播種3~4行,開溝深度維持在5~6cm,每米長的溝內(nèi)可以播種50粒左右的橡實,播種完畢后覆蓋3~5cm的土壤,然后輕輕壓實;最后,做好苗期管理工作。柞樹苗出苗后,應該及時做好中耕除草和灌溉施肥工作,間苗查苗,遮陰,加強苗期撫育管理。
3 柞樹造林
3.1 造林密度
營林造林目的不同,造林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行距和株距維持在1~2m*1.5~2m之間,每畝定植167~400株不等。造林密度還要結合立地條件確定,對于立地條件較好的可以適當稀植,對于立地條件不好的可以適當密植。對于經(jīng)營性的柞樹林,造林密度應該大一些,每畝定植300~400株左右,對于培育用材林定植密度可以稀一些,每畝可以定植200~300株左右。
3.2 做好造林地整地工作
造林地應該選擇土壤層深厚、肥沃、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按照定植的行距和株距進行整地。整地可以選擇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種方式,具體整地方式應該結合造林地實際情況綜合確定。將造林地的雜草和灌木及時清理出去。對于具有一定坡度的造林地適合采用塊狀整地,對于地勢較為平坦的可以采用全面整地技術,整地時間一般選擇在深秋進行。
3.3 選著壯苗造林
首先,選擇壯苗。選擇裝苗對提高造林質(zhì)量和林木成活率有著很大幫助。柞樹樹苗一定要選擇地徑在0.6cm以上的樹苗,樹苗高度維持在70cm左右,要求樹苗根系完整,無病蟲害威脅,枝干無機械性損傷;其次,做好移栽工作。柞樹造林應該選擇在春季進行,一般在三月中上旬進行,移栽的深度最好比育苗地根莖深2~3cm。苗木要盡量做到隨起隨用,種植時將苗木直立在定植穴內(nèi),保證根系舒展,主根過長時,要做好截根工作,然后將土壤回填,回填到定植穴的2/3處,輕輕提一下樹苗,保證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觸,然后繼續(xù)填土,踏實灌溉。
3.4 做好造林撫育管理工作
造林后2~3年間,連續(xù)進行中耕除草,造林成功當年進行三次左右中耕除草。分別在4~5月進行一次,6月和8月各進行一次。造林成功后如果樹干生長不高,在造林后第三年進行平茬,在柞樹停止生長的解決,從與水平地面平行位置截干,次年選擇一株筆直、健壯的枝干作為主干培養(yǎng)。在日常撫育管理過程中還要做好林木修剪工作,培養(yǎng)優(yōu)良樹形,提高木材品質(zhì)。在柞樹休眠期及時將枯枝、病害樹枝、弱枝去除。同時,還要做好柞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消滅病害,降低農(nóng)藥對柞樹生長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潘冬梅,魏國江,李振偉,韓喜財. 鹽堿地纖維亞麻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栽培技術模式的研究[J]. 中國麻業(yè)科學. 2010(01)
[2]馬炳丞. 淺談沿海地區(qū)林分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下半月刊). 2010(14)
[3]張璐,孫向陽,尚成海,田赟. 天津濱海地區(qū)鹽堿地改良現(xiàn)狀及展望[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