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錦州醫(yī)科大學 計算機教研室,遼寧 錦州 121000)
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麗君
(錦州醫(yī)科大學 計算機教研室,遼寧 錦州 121000)
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全新教學方法,近些年已經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本文首先分析了“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傳統(tǒng)教學法存在的問題,然后就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在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探討,通過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不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明顯增強,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應用
“C語言程序設計”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入門課程,目前大多數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都開設了該門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C語言的基本語句結構、算法以及程序設計的方法和技巧,該課程是后續(xù)課程(如數據結構等)的前導課程,更是其他計算機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課程,因此掌握好該門課程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是很多任課教師都在探索的課題。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之上,充分體現了“雙主模式”的教學思想,是行之有效的全新教學方法,近些年已經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本文將就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探討。
首先,目前大多數高校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即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導,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由于該課程的特點是概念比較復雜,各種語句規(guī)則嚴格,每節(jié)課上教師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講解各章節(jié)中涉及的語句、語法、程序等的基本格式功能以及使用方法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不注重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不能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覺得此門課程難度大、內容枯燥乏味,因此對學習失去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溜號現象嚴重。其次,教師過于重視理論內容,學生實驗學時的安排也相對減少,上機操作時間不夠充分,并且學生上實驗時操作的主要內容只是將理論課上教師講過的知識進行模仿測試一下結果,學生對所學知識并沒有達到真正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課后學生自己很難獨立寫出良好風格的程序,沒有真正實現對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當前的教學模式由于學生并沒有參與過完整的系統(tǒng)開發(fā),也使學生對所學課程缺乏整體認識,認為各章內容聯系不大、互相脫節(jié),使學生搞不清楚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在以后的學習及工作中如果遇到相關問題,學生仍然不知所措,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以上存在的教學問題使教學效果較差,既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介紹
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模式是把教學內容劃分成一個個獨立的典型案例程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完成特定案例的事件情景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這種模式側重于對案例程序本身的分析講解,而對知識的延伸比較少,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是零碎不系統(tǒng)的,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是以完成一個或多個任務為主線來展開教學,把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融入到完成任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在推進任務的完成過程中,不斷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直到將任務全部設計完成,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但這種教學模式可能會遺漏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使學生對某些重要的知識點掌握不牢固。
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汲取了案例教學模式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各自的優(yōu)點,首先在課前教師要設計一個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近或日常比較熟悉的大項目作為教學任務向學生發(fā)布,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再把這個大的項目任務劃分成多個具體小案例,每個小案例都與這個大“任務”有著密切聯系,教師在每節(jié)課的具體教學時再把各個知識點結合這些小案例進行分析講解,使整個教學過程都以完成這個“任務”作為驅動,一步步推進任務,直至將整個大任務完成,這種教學模式將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教學的引導者,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每節(jié)課學生都要帶著任務去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所學知識,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介紹
第一章:C語言概述,主要包括C語言的發(fā)展歷史、C語言的特點、C語言程序設計初步、C程序上機調試步驟等內容。
第二章:基本數據類型與常用庫函數,主要包括字符集與標識符、基本數據類型、常量、變量、數據的輸入與輸出函數、常用庫函數等內容。
第三章:運算符和表達式,主要包括算術運算符和算術表達式、自增自減運算、位運算、賦值運算、關系表達式與邏輯表達式、條件表達式與逗號表達式等內容。
第四章:算法與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主要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順序結構程序設計、選擇結構程序設計、循環(huán)結構程序等內容。
第五章:數組,主要包括一維數組、二維數組、字符數組等內容。
第六章:函數,主要包括函數的定義、函數的調用、函數的嵌套調用與遞歸調用、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變量的存儲類別、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等內容。
第七章:編譯預處理,主要包括宏定義、文件包含、條件編譯等內容。
第八章:指針,主要包括指針的基本概念、指針與一維數組、指針與二維數組、指針與字符串、指針與函數、指針數組與多級指針等內容。
第九章:結構體與共同體,主要包括結構體類型的定義、結構體類型變量、結構體數組、結構體和指針、結構體和函數、鏈表、共同體、枚舉、用typedef定義類型等內容。
第十章:文件,主要包括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的打開和關閉、文件的讀寫、文件的隨機讀寫、文件狀態(tài)檢查函數。
第十一章:C++與面向對象技術,主要包括C++語言簡介、C++程序簡介、C++對C的擴充、類和對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繼承與派生類等內容。
2.3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既可以用來編寫系統(tǒng)軟件,又可以用于編寫各種應用軟件,非常適合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的第一次課上可以向學生展示使用C語言軟件開發(fā)的應用軟件例子,比如: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財務管理系統(tǒng)等,以此作為貫穿整個一學期學習程序設計的大任務,然后再詳細向學生介紹系統(tǒng)的總體架構以及包括的各項功能模塊,以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為例,該系統(tǒng)主要包括成績的錄入、顯示、添加、刪除、修改、查找、排序、計算總分與平均分、保存數據和退出系統(tǒng)等功能,然后將實現該系統(tǒng)所用到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各章相關知識點向學生簡單作介紹,使學生對該門課程有個整體的了解,并體會到學習該課程的實際意義,接下來以開發(fā)完成該系統(tǒng)這個大任務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驅動,再將該系統(tǒng)各項功能模塊的實現作為具體的小案例來展開教學,使教學的全部內容與該系統(tǒng)完全融合在一起。下面對實現該系統(tǒng)所設計的小案例以及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簡單介紹。
小案例一:進入系統(tǒng)界面的實現,應用到順序結構程序設計及輸出函數等相關知識點。
小案例二:成績錄入的實現,應用到循環(huán)結構、一維數組、二維數組、字符數組等內容。
小案例三:成績查詢的實現,應用到表達式、數組、選擇、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函數、結構體數組、指針等內容,其中可以實現按用戶輸入的條件等進行成績的查詢。
小案例四:成績排序的實現,應用到各種排序方法、結構體數組、指針等內容。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引入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不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明顯增強,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葉健華,黎峰.“項目驅動+案例教學”模式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3).
[2]于秦,居太亮,段景山.任務驅動型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z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48
TP312.1-4
A
1673-0194(2016)20-0218-02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