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倫
【摘 要】 在職業(yè)教育中,《機械制圖》這門課理論性很強,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和空間思維能力,覺得很難。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僅用語言講解這些知識,學生覺得枯燥,抽象,失去了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成了首要的問題。將教學內容融入到自制教具和模具過程中,通過自己設計制作教具的過程,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更生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設計、制作機械制圖教具,它具有制作簡便、創(chuàng)新性強、教學效果突出等優(yōu)點,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備能力的具體體現。
【關鍵詞】 創(chuàng)新 自制教具 實用
1 相關研究現狀述評
多年來我國非常注重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yǎng)方案;畢業(yè)生應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學校與社會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實際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這便為高職教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深化素質教育,積極倡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許多職院校教師積極響應國家教學改革,視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整體水平為己任,但我們不能否認,現階段許多老師教授制圖課程的教師在進行備課工作時,更為注重“備教材”,卻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這一學習主體的關注.往往使身處教學活動中的師生無法實現真正的互動,很多情況下是教師使盡渾身解數想教好學生,但學生往往是不能融入學習之中,缺乏學習主動性, 針對這一背景,教師有必要從學生興趣出發(fā),讓學生全程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師生合作準備上課用的教具,優(yōu)勢在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使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由枯燥變得極具魅力。
2 研究目標與內容
自制教具和模具是為了實現它們的價值目標,教具不應只重演示操作而輕視制作推理分析,應充分利用其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習興趣,手腦并用,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自制教具是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創(chuàng)造性地構思而制作出來教具,利用直觀性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此設計、動手制作一套三面投影圖體系教具,它具有生動、直觀、形象、具體的特征。通過使用這套教具的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它可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感性認識。本課題如果能夠實施,教具模型不但使用方便,直觀性好,配套實用性強。在講課時我還可以將這些模型分組發(fā)給學生使用,它們成了我直觀教學的輔助教具。并且在這些模型的幫助下,使我在新課程理念與教學策略中完成了全新教學模式的形成,將學生變成了學習的主體,將僵化的課堂變成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森林,改變了師生對立的局面,使得教和學成了和諧的統一體。
3 擬創(chuàng)新點
(1)資源節(jié)省。該投影體系采用的材料為裝潢用紙箱板、泡沫板下腳料和木塊等多為廢物,既可以節(jié)約資源又有利于環(huán)保。
(2)制作簡單。只需裁紙刀,膠帶,直尺等一些簡單工具,在教室,宿舍,辦公室,家里都可以隨時拿起來制作。
(3)靈活實用。自制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實習需要適當調整模型的尺寸、結構和拆裝組合;在制作模型外包裝和斷面、剖面等部位采用不同顏色,增強視覺效果,吸引學生注意力;三相投影圖體系采用折疊式,便于攜帶。
4 研究思路
4.1 提升觀察、分析與實踐能力
總體而言,需要學生自制建模的教具結構上較為簡單,且易于取材,教師可以放心地讓學生在授課前制作教模。這既有成功的經驗,也可能有失敗的經驗,教師不應害怕學生弄壞教模,更不應代為制作。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提升其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有益于其素質的全面提升。
4.2 縮小學生和所學知識的距離
因為教模為學生自己所制作,更容易激發(fā)他們內心的自豪感,激發(fā)起學習制圖課的興趣. 又因為制作教模所用的材料在我們身邊極為常見,這能讓學生感覺到技術就在他們身邊,使學生更為熱愛科學,熱愛技術。
5 研究路線與實施
剛入校的學生,從未接觸過空間概念,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只有掌握空間物體與平面圖形的轉化規(guī)律,因此,在這段教學實踐中,教具的直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梢詭ьI學生們利用紙箱板來制作三面投影體系,制作后把要展示的模型放在支架上置于該體系中,即可清晰觀察該模型的三面投影,進而作出主視、左視、俯視圖。直觀的模型,靈活的轉換,將本來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加強了空間想象和空間思維能力,對機械制圖后續(xù)的學習很關鍵。
以三面投影體系教具為例:由三塊板和連接件、模型支架組成,可折疊。使用時,只需用連接件將其支開固定好,就可以看到V、W、H三個投影面所處的位置以及兩平面之間的垂直位置關系。
6 研究價值及意義
6.1 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現階段我國職業(yè)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學生自制教模所選用的材料多為周圍常見的或廢棄的物品,是對上述物品的再利用,這有利于樹立起學生保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的意識,使學生更為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愛護環(huán)境可以從小事做起。
6.2 培養(yǎng)學生科技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
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在制圖課中引導學生自制教模,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自我動手和自主實驗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任何教模的制作都不是簡單的模仿,需要學生的深入構思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更適合于教學的教模來,這一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也能激發(fā)學生的科技意識。
6.3 豐富學校機械專業(yè)的教育活動
學生自制教模屬于制圖課程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教師和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教模的制作過程與制作技巧,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豐富學校機械專業(yè)的教育活動,也促使教師此基礎上做深入研究,積累并篩選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并應用到備課和教學活動中去。
參考文獻:
[1]蔣麗.淺析中職機械制圖課培養(yǎng)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職業(yè),2012(30).
[2]汪馥郁,楊建廣.成為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新世紀出版社,2005.7.
[3]王義堂,田保軍,王碩旺.新課程理論與教學策略.中國言實出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