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之人有三
第一類是那種只顧吃吃喝喝的人。
這種人飯量本來就大,吃飯也不分精細(xì),只顧填飽肚子。人們覺得這種人愚昧,而這種人就是要滿足自己的飯量,吃多了有害還是有益,總不去考慮。
第二類是那種講究品嘗肴饌滋味的食客。
這種人務(wù)求把所有的美味都品嘗遍,并愛炫耀。不論肥濃鮮爽,不論山珍海味,不論生熟冷熱,把這些食物都夸成了不平常的肴饌。只要是味道不錯,就恨不得全部吃過,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但食物的性質(zhì)對身體各有損益,鮮味的東西吃得太多會傷害脾胃,燒烤的東西吃得太多會對血液產(chǎn)生不良影響。這種為了滿足口欲而不顧性命的人,追求虛名,花了大價錢而吃那種味道并不值得欣賞的肴饌,又何必呢?實在不足取。
第三類人是那種注重養(yǎng)生的人。
喝水必選好水(古時河水取回,過一夜之后,待其澄清,再過濾干凈);煮飯必用好米(古時煮飯揀去沙子、稗谷,且不吃那些腐敗變味的);蔬菜魚肉也只用當(dāng)下時令中常見的品種。所食之物必須新鮮、干凈、成熟、烹飪得當(dāng)。不追求什么珍饈奇味,卻自有食物純正的味道;不在烤、爆上花工夫,且能足夠滿足人的精氣元神。注意調(diào)理保養(yǎng),與身體需求相和諧,人間的神仙難道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么?
很多人都在找尋養(yǎng)生的妙訣。那養(yǎng)生有妙訣么?養(yǎng)生的妙訣就是蒸飯要軟,煮肉要爛,飲酒要少,最好獨自睡覺,不受他人干擾。這妙訣中重頭在于如何吃,那吃又有什么宜忌呢?
食物的宜忌
我們?nèi)粘3缘氖澄镉兴?、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平時攝入這些味道時要清淡,這樣會神清氣爽,少生病。
因為從中醫(yī)來講,多食酸味會傷害脾,多食咸味會傷害心,多食苦味會傷害肺,多食辛味會傷害肝,多食甜味會傷害腎,尤其絕不能吃生冷硬的食物。
吃生冷的瓜菜,會使人耳不聰,眼不明,一年四季都應(yīng)戒食。在夏季,不論老少也都應(yīng)該吃長熟了、烹制熟了的食物,這樣到了秋天不用擔(dān)心引發(fā)腹瀉、嘔吐等疾病。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的腹部暖和,氣血旺盛,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吃的食物雖不能太冷,但也不能太熱。太熱則食物中的火氣就會慢慢聚集為毒素,像毒瘡之類的病證多半是由于吃了過熱的食物或是煎烤的食物中的熱性誘發(fā)的。如果所吃的食物會傷害臟腑,或會動風(fēng)助濕,并會消耗身體的元氣,則這類食物不能食用。
吃飯的宜忌
關(guān)于吃飯的常識,平日吃飯時,不能吃得太多、太急,也不宜過晚。因為脾是運化水谷的,過晚吃飯,馬上睡覺,則會影響脾胃功能,尤其夏季夜短,晚飯要吃得少一些,吃多了難以消化。
關(guān)于情緒,如果剛生過氣,也不要馬上吃飯;如果剛吃完飯,則一定要避免飯后生氣。
關(guān)于吃的種類,吃東西一次不用種類過多,每次吃幾種即可??v然有其他的美味,也一定要等待腹中食物完全消化后再進(jìn)食,這樣才能對身體有益。如果每頓飯吃了十多種食物,只恐怕五臟運化不能及時供應(yīng)身體所需,而且食物的性味復(fù)雜多樣,彼此之間怎么可能沒有食物相克不宜同食的問題?對此也應(yīng)該有所畏懼。
飲酒的宜忌
古人好飲。適量飲酒可以陶冶性情,通經(jīng)活絡(luò)。然而飲酒過量則容易動風(fēng)傷腎,爛腸腐脅。
酒是陳年的好,時間越久越妙。變酸了的、出現(xiàn)渾濁雜質(zhì)的、發(fā)酵不完全的、暴曬過頭的、特別冷的酒都不能喝。酒一定要選擇清醇的、純凈的、味道中正的。大口喝酒或快速喝酒有害于肺。
但凡早上出行,喝上一杯酒,能夠抵擋誘發(fā)感冒風(fēng)寒的霜露之毒,但酒御寒的功效只是暫時的,如果沒有酒,也可以嚼上一片生姜。
酒會耗人精血,有害眼睛,令人上火,使胡須頭發(fā)干枯、早白,如飲用生酒、冷酒,時間長了,兩腿的皮膚就會變得干裂,出現(xiàn)水腫、動風(fēng)、疼痛麻木、腫脹等癥狀,如此不喝也罷。但在制造藥品,烹制豆腐、豆豉、蘿卜等以及食用各種使人悶氣的食物時,喝酒是比較合適的。
切記飯后一定不要喝酒,酒后口渴則不要喝太多水或是茶。茶(指性寒涼的)一定要趁熱喝,喝冷茶則容易誘發(fā)疾病,切空腹不能喝茶。
飲食不節(jié)怎么辦
飯后可慢慢踱步,用手按摩臉部、脅部、腹部,仰頭吐納四到五口,從身體里去掉所吃食物中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物質(zhì)。
如因飲食過量或者生冷雜食而引起的傷食腹脹,一定要把嘴巴和牙齒緊閉,聳肩向上看,向上運氣到咽喉,稍等片刻,再氣沉丹田,反復(fù)提氣、降氣四五次,這有利于食物盡快消化;還可以仰面直臥,用兩手來來回回按摩胸部、腹部,用力吐納呼吸九次。(張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