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縣中學 黃銀蒲
農村高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研究
河北省蠡縣中學 黃銀蒲
黃銀蒲,河北省高中英語特級教師,河北省高中英語骨干教師,全國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保定市骨干教師培訓主講教師,保定市高考分析研討會講座教師,保定市名師,保定市英語學科名師,保定市魅力教師,保定市高中首屆英語學科教學標兵。
本文提出要轉化學困生,教師應承認學生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提升英語學困生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轉變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小組形式帶動英語學困生的學習;轉變觀念,走進學困生并做好心理疏導。
英語學困生;參與意識;激發(fā)興趣;小組競爭;心理疏導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這里的“全體學生”既包括優(yōu)等生,更包括學困生。英語學困生往往是教學中容易被忽略的群體。
學困生成因分析:農村英語教學資源較城市相對貧乏,英語科班教師較少,語言培訓機構更少,學生缺乏相應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英語是一門語用學科,但是課堂上教師往往無法創(chuàng)設一種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更是少有。由于在生活中沒有實際運用的機會,缺乏英語學習的動力,部分學生隨著年級遞增,學習英語的熱情反而呈現下降趨勢,最終失去興趣成為學困生。雖然農村家長重視英語教育的程度不夠,但是面對不理想的成績又愛抱怨,失敗的信息不停地刺激學生的脆弱神經,這又進一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作為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要達到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全體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成就感和自信心,就必須處理學困生的問題。
2.1 承認層次,轉化英語學困生
高中入學伊始,學生英語層次差異就非常明顯。在轉化工作中,首先教師必須承認差異,了解差異所在,并因材施教,才能提升學困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意識。如果不管客觀存在的差異性,要求全體學生每天對所教知識必須全部掌握,天長日久,學困生接受不了的知識就成了他們學習的障礙,即產生認知障礙,差距會越來越大。教師產生的失望情緒也會反饋到學生身上,形成不良循環(huán)。其次關注英語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必要時對英語學困生適當降低難度,努力讓其參與其中。再有必須運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來看待這類學生。英語學困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在學習英語知識方面遇到一些暫時的挫折和困難,既不等于他們不可能掌握英語知識,更不等于他們在英語學習上一無是處。
2.2 提升英語學困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意識
教師的教只有在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時才能達到目的。然而英語學困生往往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主體意識也沒被喚起,因此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至關重要。在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中,英語學困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得不到其他同學的幫助和支持,在課堂上不敢回答問題,在課下不敢與人用英語交流,參與英語活動意識差。所以讓學困生跟上進度的當務之急是改進英語課堂,激勵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在具體實施中,讓英語學困生參與課堂的方法就是將全班合理分組,班級小組劃分實行分數能力均衡制,對每項活動實行量化,期中期末加以匯總予以獎勵。小組長根據本組成員表現進行組內分工。每節(jié)課創(chuàng)設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較量的機會,而且規(guī)定同一小組內每一成員只有一次參與機會。這樣一來,像課文朗讀、聽力復述、作文團隊展示等稍微輕松的任務就自然放到了學困生的肩上。
2.3 改進英語課堂,讓學困生參與其中
英語課堂應創(chuàng)設豐富的、多層次的語言情境,讓學困生參與其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做,讓英語學困生也有代表小組進行競爭的機會,在豐富的活動中學困生會逐漸獲得學習的動力,對英語的畏懼感會漸漸消失。尤其是在與“同一重量級選手”比賽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會有很大提高。通過有效的小組競爭、個人得分等形式進行有效的刺激,讓學困生為了本組的利益積極開動思維。在小組活動評議過程中,教師要“戴上放大鏡”來看待英語學困生在活動中的點滴進步。教師一句真誠的贊揚,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鼓勵的笑容,一句“Well done!”,有時可以產生扭轉乾坤的力量,可能就會讓他們愛上英語。
2.4 激發(fā)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情動力
定期考核,嚴格監(jiān)管?!跋M麃戆伞弊鳛槲沂£P愛農民工子女的重要陣地,在建設好的基礎上,如何管理好、使用好至關重要。在管理運行規(guī)范上,由團省委把握方向,各地因地制宜規(guī)范各“希望來吧”的組織結構、運行制度和檔案記錄。在管理運行效率上,健全競爭和激勵機制,制定《“希望來吧”考核管理辦法》用以日?;顒涌己撕图径瓤己?,采取打分末位淘汰制,由團省委統(tǒng)一進行年度總體考核監(jiān)管。此外,通過不斷協(xié)調需求和供給平衡、完善交流與合作機制,確?!跋M麃戆伞惫芾磉\行有序高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動力是指情緒、情感形式表現出來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學習動力。而這種非智力因素又常依附其他的心理現象發(fā)生作用,成功可以激發(fā)出更大的情感力,而挫折和失敗則會使情感和動力降至零。在我們的教學中,就要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感覺,找尋學生的閃光點,努力消除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學困生英語作文中的好句子、好詞、漂亮的書寫……,都可以成為和他們談心的焦點。然后適時補充一點重要的語言知識,學生在心緒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下,接受起來會有成效。當學生發(fā)現自己對英語不是一無所知的時候,學習英語的信心會逐漸增強,此時再加進一些他們能理解的簡短的英文文章比如《新概念英語II》加以背誦,學生的興趣便慢慢得以提升。
在教學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困生的情況,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指導,讓學生領會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并使其能力有所提高。
3.1 望聞問切,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高高在上,需要俯下身來走進學困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原認知結構。有這樣一個案例,2014年高三學生林某,其期末各科測驗成績依次為:數學149分,理綜276分,英語39分,語文112分。很明顯英語學習屬于其軟肋。該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問題,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經過“望、聞、問、切”,情感溝通一系列過程,最終打開了其心結。原來該生是因為高二時和教師的一次小小的不愉快經歷導致了蝴蝶效應使他無法安心聽課。英語成績下滑到自己都無法接受時,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時英語課已經徹底聽不懂了。了解病因后便可對癥下藥。由于該生的學習能力很強,加以正確方法指導,該生很快就追了上來了。
3.2 走近學困生,做好心理疏導
幫助英語學困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使他們能及時而正確地處理好種種矛盾,使被偏見等因素淤塞的心理渠道暢通,產生如釋重負之感,從而緩解心理壓力。曾經有一名男同學覺得自己的發(fā)音不好怕人嘲笑,所以英語早讀時間拒絕朗讀,英語課上拒絕回答問題。因為沒有朗讀的過程,導致其聽力辨音能力不高,聽力成績一直上不去。在某次作業(yè)批注上,筆者寫下這樣一段話,“你肯定知道世界級著名演講大師卡耐基吧?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曾患有口吃。既然每天都有嶄新的可能,我們就要勇敢去面對新的一天的到來。要想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先讓世界看到最好的自己?!睗u漸地,他改變了漠然的樣子,愿意在課上跟讀音頻和教師的發(fā)音,課下開始和教師有了短暫的交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漸漸地愛上了讀英語。作為教師應練就一雙慧眼,體察學生的細微改變,抓住一切機遇幫助他們提升,這樣可以及時避免消極悲觀等情緒的堆積。
3.3 成功源于持久的堅持
教師和學生都要客觀理智對待學習成果,不可急于求成。學科性質決定英語學習需要大量的積累,英語學困生在經過一段時期的拼搏后不一定能立即成功。在這時作為指導教師應及時與之進行溝通。真正的勝利者是那些失敗的可能性高達70%以上的人。居里夫人從數噸瀝青中提煉出1克鈾,愛迪生經歷多次實驗的失敗才尋找到合適的鎢絲。關鍵是他們在失敗或遭受挫折時,還要繼續(xù)不斷嘗試,跌倒了爬起來。不要奢望“立即奏效”,如果認為一次小的努力都能收到效果,那么就很容易在事情遇到困難、進展緩慢時感到疲倦而放棄努力。不斷提醒英語學困生努力不一定能讓他成功,但是努力的過程一定會讓他們成長。每一個單詞和短語,每一篇文章的積累都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小臺階。
3.4 寬嚴有度,融洽師生關系
優(yōu)等生的優(yōu)秀是相似的,學困生的弱項又是千差萬別的。作為教師要厚愛學困生,讓學困生生活在充滿愛心的環(huán)境中,通過采取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的寬容態(tài)度,有分寸地容忍學生犯錯誤,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為許多學困生的轉化開始于教師的動之以情。“親其師,信其道”的古訓,就是要求教師將關注學生生活和心理放于學習之前;對于學困生,如若先提學習,則會讓其反感和更加自卑。教師的熱情、親切和藹,會使學生樂意接受幫助。
目前,在農村英語教學中,英語學困生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沒有遵循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缺乏根據學生實際水平而“精心謀劃”面向每一位學生的技能課、實踐課。學生缺乏興趣,沒有主動積極投入學習,沒有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4.1 轉變課堂
在高一階段,教師應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初中語法集中講解,分散回顧夯實。改變過去初中已學、高中忽視而學生確實存在知識漏洞的現狀。學習高中詞匯的同時,把初中詞匯以不同的形式呈現,課堂采用聯(lián)想記憶法,不斷回顧初中詞匯,以保證高中詞匯的有效積累,彌補學困生語法和詞匯存在的斷層,夯實優(yōu)等生的基礎。
4.2 授之以漁——幫助學困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單詞記憶是學困生學習的最大障礙。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自編故事,依托語境,潛移默化記單詞。學生在編寫文章的過程中,由于多了一份趣味性,記憶單詞就不再枯燥乏味了。開始階段應降低難度允許學生犯錯誤,甚至可以中英結合。由于有了語境的烘托,記憶單詞就變得簡單了。學困生學習的信心會逐漸增強。以后逐漸增加課前自編文章記單詞,單元結束自辦手抄報歸納語法,課后練習自我糾錯練習寫作等形式,從而漸次提升學困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3 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新課程理念把文章視為信息的載體,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充滿正能量的文章來與學困生分享人生哲理、多給予他們鼓勵,最大程度激發(fā)英語學困生的潛能。有時看似簡單的小文章,卻能挖掘出大的道理。比如講了袁隆平以后,聯(lián)想前面學過的宋慶齡、林巧稚這些人的壽命比較長,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學生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長壽是因為他們都勤于思考、講求奉獻、執(zhí)著追求、心胸開闊、不求利己……
筆者多年來通過對英語學困生進行降低難度、小坡度、慢節(jié)奏的幫扶,并結合因人施教的方式,努力使他們融入課堂,全面參與英語學習,改變了部分學生隨著年級升高而學習英語的熱情逐步下降的狀況,消除了班級里面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
卡爾威特. 2001. 卡爾威特的教育[M]. 北京:京華出版社.
黃濟,王策三. 1996. 現代教育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蘇霍姆林斯基. 1984.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7.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