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130-01
幼兒教師面對的不僅是千差萬別的孩子,而且還是千差萬別的幼兒家長。幼兒教師與這么多的幼兒家長相處確實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幼兒教師比中小學(xué)教師與家長的接觸頻率要高得多。幼兒教師與家長如果能夠互相站在對方的位置來看一看、想一想,就會對對方多一分理解與體諒。
一、以禮待人,微笑與家長溝通
首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踏進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幼兒教師這一個職業(yè),除了教書育人以外,更是為孩子和家長服務(wù)的。其次,教師要學(xué)會微笑,在和家長交流時,一個友好的微笑和禮貌的點頭,都能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在面對家長的指責這種特殊情況時,要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zhí),更不要挖苦諷刺孩子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么無論是在多么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xiàn)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最后,教師還要學(xué)會一些簡單的禮儀。比如說與家長交談時,要用眼睛注視對方,并且要和他們平視,也就是要站起來或者讓家長坐下來和你交談。當祖輩的家長與你交談時,要有禮貌的稱呼,可以隨著孩子一起稱呼“爺爺或奶奶”,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別時,主動回應(yīng)孩子和家長等。
二、以積極、耐心的原則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好相處的家長,他們一般要求很多,言語中充滿了對教師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實,這些家長往往是對幼兒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類型。
我們班菲菲的爸爸,非常細心,一有問題就會打電話給老師,一天,他又打電話來問:“昨天中午,我們家菲菲吃飯怎么樣呀?”我說:“還可以,不過雞蛋她好像不愿意吃,自己倒掉了?!薄芭?,我回家問她今天飯吃得怎么樣,她說,老師把飯倒掉了。我就是不相信,所以就打個電話問問老師。”聽到這里,我心想:原來是考我呀!幸好自己對他夠關(guān)注。在這件事情中,能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孩子的觀察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動中細致觀察,這樣才能有理有據(jù)的回答家長們的問題。而且,在回答家長問題時,不能是一句“很好”敷衍了事,而要能夠講出孩子表現(xiàn)的過程和自己的客觀評價,這才是家長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來與教師交流的家長,越能磨煉教師的耐心和責任心,我們不能把它看作是找麻煩,而應(yīng)是促進自己改進,不斷成長的途徑。
三、以巧妙的語言與家長溝通
溝通需要教師巧妙地使用語言,針對家長心態(tài)說話,使家長容易理解,不能僅只停留在告狀的層面上。首先,要先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然后點出不足,這樣家長就容易接受。其次,不要一開始就直奔正題,待家長的心情慢慢平靜的時候再引出主題。家長得知孩子在幼兒園里“闖禍”了,往往會忐忑不安地等待老師的批評,這時如果教老師先不說孩子的“錯”,而是談一些其他的話題,家長就會減少心理顧慮。通常情況下,家長會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師道歉,此時老師應(yīng)與家長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要淡化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孩子畢竟是孩子,老師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家長擔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錯誤,而是老師對于孩子所犯錯誤的認識與態(tài)度,因此,在本來就心情緊張的家長面前,老師關(guān)鍵是表達一種愿望,即讓家長明白溝通是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以便家園共同引導(dǎo)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在溝通時,教師要常常換位思考,善于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找到最佳方法。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喜愛并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chǎn)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于與教師接近,愿意與家長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guān)系會十分融洽。
我們班的一位家長,她的女兒(熙悅),在戶外活動拍球時,不小心摔跤額頭上擦破了一點皮,放學(xué)來接時,看見了很不高興。我是這樣處理的:我把孩子的家長帶到一邊,對她說:“熙悅媽媽,對不起了,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在戶外活動拍球,熙悅的球滾走了,去追球時,不小心摔跤碰到了塑膠地板上,我已經(jīng)幫她洗過臉,帶到醫(yī)務(wù)室擦了一點藥,回家給她洗臉時小心一點?!奔议L聽了之后,看看孩子的頭,說:“我看看,沒事的,謝謝老師?!?/p>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