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香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108-02
說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說能促進聽、說能力,也能提高寫作能力。可見口頭表達能力在四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能說會道”,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小學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簡單交流的能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實現這一目標,《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要重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傾向,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利用多種有效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下面談幾點做法:
一、合理設計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重在信息溝通和語言交流,形象地說,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中用,通過活動來表現,小學英語教學的對象是兒童,兒童對事物的感知往往被無意識性和情緒性所支配,興趣就是他們最基礎的動力,教師應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去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到交際中。
在課前五分鐘(warming up)活動中,唱一些英語歌曲,師生即興寒暄,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躍躍欲試,想說英語,我常設計活動pairs work:free talk(兩人自由對話),讓學生互相問候,談論天氣、星期幾、時間等,提供空間,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盡可能滴運用到對話中,培養(yǎng)學生愿與人交流的良好習慣,從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在教學新知識時,我合理設計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如:教學Unit 9 Lesson1時,內容為“六種動物名稱”,我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猜測活動,用手形做一飛鳥形狀,投影到屏幕上,問:“l(fā)ook,kids,whats this?”并引導學生猜測ls it a…?學生爭先恐后地猜測:ls it a hen? ls it a bird…我結合體態(tài)語言回答:No,it isnt./Yes,you are right.學生很快掌握了對話語言,為鞏固新學對話,我提議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一種動物,讓大家來猜,馬上有學生想一展身手,學生有的用語言表明動物,有的用身體特征表現等,多種多樣,大家在猜測活動中,愉快地交際。
在鞏固運用新知識時,我設計大家喜歡的交際性語言活動。如:教學Unit 3 l can run fast時,學習了運動項目的詞匯和What can you do?l can skip…句型后,我設計讓學生動起來的調查活動,調查班上同學,并填寫表格。
What can you do?
完成后,學生踴躍匯報。
我還設計開放性的語言交際活動,讓學生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跟自己的好朋友、老師對話,讓學生在開放寬松的氛圍中靈活運用、自由交際。
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語言活動,培養(yǎng)交際能力
學習不可能脫離具體的情境,情境是整個學習中重要而又有意義的組成部分。在課堂上把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進行仿真情景表演,如創(chuàng)設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贈送禮物等情景,使學生有非說不可的欲望。
在教學中,我還借助實物、圖片、幻燈片等,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個生動、多元化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融合語言、感情為一體參與實踐活動,提高交際能力。
三、創(chuàng)設多種機會,培養(yǎng)交際能力
口語表達是把自己內在的語言材料變?yōu)橥獠坑新曊Z言,我創(chuàng)設多種機會,鼓勵全體學生利用一切機會開口實踐,說的方式有仿說、回答、自有對話等。在英語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聽的機會,使其不但聽見,而且聽懂。我在課堂上用英語講解、操練,并利用實物、圖片、投影、錄音等直觀手段,給學生以啟發(fā),使他們在視覺、聽覺方面得到統(tǒng)一,幫助他們理解,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掌握新知識。在創(chuàng)造聽的機會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也很重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嚴格要求: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有Listenand.Point.和Listenand.Do.的過程。只有在反復的Listenand.Point.和Listenand.Do.的過程中,學生聽的習慣和聽的能力才能逐漸地養(yǎng)成。同時,還應該明確要求學生在家里要經常地聽錄音,看教學光碟,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語音語調。我把聽課本錄音和聽電視、廣播中的英語節(jié)目作為家庭作業(yè),通過校內、校外相結合,共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從而為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趣味化設計,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兒童在學習活動中帶有很大程度的情緒化傾向,是情感性學習形成重要時期。如果給兒童一個充滿情趣的環(huán)境,他們將會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欲望和膽量。例如,在教學句型“Whos that? Thats sheep.”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動物面具這一玩具進行游戲式教學。上課時,我邊發(fā)給學生許多動物面具,邊自言自語:“You are Pig, You are …”學生興趣勃勃地戴上了面具,手舞足蹈。我指著戴著各種動物面具的學生問:“Whos that?”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爭著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堂氣氛異?;钴S,輕松地掌握了此句型。
總之,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實施長期、有效的語言交際訓練。實踐表明,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實施交際化教學活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和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與方法。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符號。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運用意識和交際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