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紅
西安航空學院
在線學習平臺在高校德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應用研究
李淑紅
西安航空學院
網絡資源、多媒體教學、移動在線教學、MOOCs在線課堂、微課教學、翻轉課堂、在線學習平臺地不斷發(fā)展,使得外語教學課堂也變得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在不斷加強。借助新型在線學習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網絡上開展一種全新的、不受時空限制的互動式教學。本文借助高校德語教學案例,研究、分析在線學習平臺在高校德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應用。
在線學習平臺;高校德語教學;有效性應用
在線學習平臺作為一種網絡在線教育形式備受青睞,它的設計和開發(fā)也成為普通高校和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設計的熱門課題。我國部分高校已經將在線學習平臺應用于外語教學中(如沈陽農業(yè)大學數字化教學平臺、南京工業(yè)大學在線學習平臺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線學習平臺線上學習的方式是多樣的:第一,建立虛擬課堂;第二,錄像點播平臺;第三,教師將教學設計上傳至在線平臺,學習進行線上自主學習、自主測試、論壇在線交流。本文中,教師設計教學案例,并上傳至“云課堂”在線學習平臺,學生自主進行線上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在線學習測試結果和反饋分析在線學習平臺在德語教學中的有效性。
本部分以德語“加三、四格介詞(Wechselpr?positionen)”和德語從句(Nebens?tze)為在線教學案例進行分析。案例一:強調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案例、如何運用在線學習平臺上操作、學生如何線上學習;案例二: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教師如何有機結合在線學習平臺和課堂教學,學生如何將在線學習和課堂學習融為一體。
案例一:
本案例運用視頻和圖片進行在線教學。筆者將德語中加三、四格的九個介詞進行分類,研究這些介詞表示方位時的用法。按照方位可將這些介詞分為6類:an,neben(在旁邊)、auf(上面),unt?er(下面)、vor(前面),hinter(后面)、auf(上面),über(正上方)、in(里面)、zwischen(中間)。介詞后面加不同的格表示不同狀態(tài),加三格表示靜態(tài)(wo),加四格表示動態(tài)(wohin),簡稱為“靜三動四”。
(一)圖片教學法:
下面僅以介詞auf,unter為例進行講解:
Die Frau setzt ihren Hund auf das Sofa(Akk.).
這位女士將她的狗放到沙發(fā)上去,表示動態(tài)的過程(wohin),所以介詞auf后面加四格。
Der Hund sitzt auf dem Sofa(Dat.).
小狗坐在沙發(fā)上,表示一個靜止的狀態(tài)(wo),所以用三格。
(二)視頻教學法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介詞加三、四格的區(qū)別,教師通過視頻演示介詞表示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過程。以介詞vor(前面),hinter(后面)為例(視頻見附件):
(三)練習測試
針對以上九個介詞,教師設置36道練習題,學生自主進行在線測試。
教師制作好課件后,上傳至“云課堂”在線學習平臺,建立德語語法學習模塊,模塊下設德語介詞加三、四格、德語從句等語法點。德語介詞加三、四格下設圖片教學法、視頻教學法、練習測試模塊。
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在語音室和圖書館利用自己的賬號登陸在線學習平臺,自學介詞,完成在線測試,通過平臺提交測試答卷,教師登陸自己賬號查看、批改學生作業(yè)。此外,學生可進入在線學習公共論壇就自己的學習疑問、學習感受和學習成果進行交談,教師進行在線答疑。
案例二:
德語從句為德語重、難知識點,類型較多且分布較分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混淆連詞用法、顛倒主從句順序和動詞位置。本案例教師總結德語時間從句、原因從句、條件從句、讓步從句、目的從句、疑問句作為從句、關系從句和dass從句,分別從意義、語序、用法和疑難點方面進行分析整理,設置相應練習題。
并上傳至在線學習平臺,學生登陸在線學習平臺,進入德語從句學習模塊,自行學習德語從句,進行在線測試,并提交測試試卷。教師進行在線平臺閱卷,根據測試結果,找出學生的易錯點和難點,進行課堂輔導。
本案例采取混合式教學法,即在線學習平臺和課堂教學相融合:由課堂(從句分散學習)到在線教學平臺(系統(tǒng)學習)再到課堂(重、難點講解)。
案例一:通過平臺公共論壇和線下面對面訪談,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在線平臺學習成果。學生反饋良好,認為在線學習平臺有以下優(yōu)點∶1.圖片和視頻演示直觀、易懂;2.形式新穎,能夠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避免課堂學習的枯燥性;3.學習形式自由,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4.交流方便,能夠及時交流學習成果,反饋問題。
缺點:1.缺少與老師的直接互動;2.在線學習時,容易受網頁廣告、網絡視頻的影響,注意力不能集中,延長學習時間。
案例二:根據學生測試結果和線下反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以下特點:
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把握重、難點;課堂補充,加深記憶,更容易理解知識點,節(jié)約時間;解決部分學生不愿意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擱置難點知識的問題。但部分學生認為該模式占用課堂時間,浪費時間。
在線學習平臺為傳統(tǒng)教學注入活力,適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德語教學,但無法完全取代傳統(tǒng)課堂教學,它只能作為德語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分配在線學習平臺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知識點,使兩者互相結合、互相補充,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1]汪瑞林,MOOCs辨析與在線教育發(fā)展—訪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程建鋼,中國教育報/2014年/1月/4日/第003版
[2]李小強,在線學習平臺中知識可視化的應用創(chuàng)新,背景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李淑紅,西安航空學院,德語教師,研究方向:德國文學及德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