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宇+曹群+杜鵬
不老臺村是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吳王口鄉(xiāng)的一個行政村,過去,寂寥的村莊只剩下孤寡老人和破敗的街巷,村小學更是一片寥落:僅有8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和2位特崗教師。
2016年2月,河北醫(yī)科大學駐村扶貧工作組入駐不老臺村。走訪,摸底,一戶戶家庭的基本情況,了然于胸,經(jīng)過反復分析,大家確定了方向——要把教育扶貧工作放在關鍵位置并抓實抓好。
扶貧先扶志,只有讓村民打心眼里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他們才能和我們一起,把不老臺村的教育工作做好,只有讓孩子們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學有目標、學有志向、學有動力。
2016年5月上旬,我們組建了少先隊,并邀請石家莊市少工委主任、團市委副書記魏洪濤,給孩子們上了第一節(jié)生動的少先隊課。此后,又先后聘請石家莊團市委、河北醫(yī)科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多名老師和大學生,擔任不老臺小學校外輔導員,對大家進行愛國、愛黨和愛校教育。少先隊的成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熱情,增長了他們的知識。截至目前,累計課程教學和課外輔導50余次。
用孩子的行動,來影響村莊的面貌;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調動村民們的建設熱情。抱著這樣的愿景,我們又組建了“不老臺少年志愿團”。這個小小的志愿團體,由村小學全部的8名同學及駐村工作組組成。每個星期六,我們準時出現(xiàn)在村莊的每一個角落,打掃衛(wèi)生、撿拾垃圾……讓鄉(xiāng)村變得更干凈、更整潔,是我們和孩子們的第一個美好愿望。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堅持了兩個多月,越來越多的村民被我們感染,加入到了這樣的志愿活動中來。
每天下午放學后,孩子們大多都待在學校里玩耍。只要有時間,我們便會來到學校,陪孩子們一起做游戲、談心,借這個機會,教育引導孩子們如何塑造良好品格。上課下課向老師起立鞠躬;感謝別人要說“謝謝”;做錯了事情要說“對不起”;看到爸爸媽媽辛苦了一天,對他們說一聲“爸爸媽媽辛苦啦” ……4個多月的言傳身教,由灌輸?shù)阶杂X,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讓人驚喜。當孩子第一次對下地回來的蔡大姐說“姥姥,您辛苦啦”時,“我先是一愣,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兒,知道是孩子跟我說話,眼淚就流了出來?!?/p>
8個孩子從沒有吃過蛋糕,也沒有過過“六一”兒童節(jié)。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愛,我們帶著蛋糕,準備了禮物,并邀請了孩子們的家長一起慶祝。
“未來的夢·讓我們一起出發(fā)”是我們?yōu)榇逍?名學生專門組織的夏令營活動。為了讓孩子們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樹立遠大理想,我們帶著從未離開過村子的學生和家長到石家莊,參觀了河北省博物院、河北省科技館、地球科學博物館、人體科學館、大學校園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同時還聯(lián)系河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為孩子們安排了音樂、陶藝、書法等素質拓展課程。整個旅程內容豐富且具教育意義,這些大山里來的孩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也讓他們建立了用自己的努力改變貧窮命運的勇氣和決心。回村以后,張智在他的觀后感中這么寫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路在我的腳下,我要一步一步的走過去……”
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始終把小學校改建放到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首要位置,積極溝通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參建各方,要求工程保質保量保速,確保在開學前讓小學校投入使用,讓良好的硬件設施成為改善辦學條件的根本。
為幫助學生改善生活和學習條件,3月上旬,我們面向社會發(fā)起了愛心募捐,截至5月初,共收到愛心善款、物資等近三萬元,全部存入河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專用賬戶監(jiān)管使用。多名社會愛心人士捐贈了冰箱、微波爐、教學用具、校服和學習體育用品等。我們還聯(lián)系了社會愛心人士對口資助條件特別困難的學生,直至學生升入大學。不僅如此,我們還積極促成了“書香少年公益行”活動走進不老臺,現(xiàn)場捐贈價值5萬元的圖書(2500冊),讓孩子們徹底擺脫了無書可讀的窘境。
為激勵學生好好學習,提升素質,全面發(fā)展,我們以愛心捐款做為啟動資金,設立了“不老臺村小學獎學金”,每學期評選一次,評選標準涵蓋學習成績、孝敬父母、團結同學、尊敬師長、熱心公益等多個方面,評選原則是“所有的成績都會被認可,所有的優(yōu)點都會閃光,所有良好的行為都會得到鼓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教師素質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不老臺村僅有的兩名特崗教師非常盡職盡責,卻承擔著全部年級的全科教學任務。針對師資困境,我們想出了“對口援建”的辦法,多次到河北省重點小學——河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溝通對接,終于促成兩所學校幫扶結對,河北師大附小將為不老臺村小學提供全面的教育管理、教學技術和課程開發(fā)等方面的幫助,并定期對不老臺教師進行師資培訓,培訓期間由師大附小老師到村進行頂崗教學?,F(xiàn)在,我們正積極聯(lián)系開發(fā)遠程教學實時系統(tǒng),希望將來不老臺的學生們,在村子里就能同步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為了豐富學校的課程形式,擴展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們多次約請河北醫(yī)科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的大學生到村支教,半年中,已有近150人次到不老臺村進行志愿服務,主要對孩子們進行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教學和留守兒童心理輔導。天津師范大學還為學生們設計了科學實驗課程,包括體驗“3D打印”等城里學生都很少接觸的實驗課,孩子們都一一作了體驗。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開拓了他們的眼界。
打開眼界才會擁有夢想,有了夢想才能有動力,有了動力就會建立起通過學習改變貧困面貌的勇氣和決心,阻斷貧困的代際傳播就會在孩子們身上產(chǎn)生一點一滴的實際效果。
要增強貧困地區(qū)的發(fā)展能力,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徑,通過教育來提高村民的素質與技能,從而使得貧困地區(qū)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而我們所應探尋的脫貧之路,不僅應是行之有效的,更應該是可以切斷貧困源頭的、可復制的脫貧之路。
經(jīng)過不老臺村半年的駐村工作,我們想,對于教育扶貧工作,應在改善教學條件上下功夫,提高硬件設施水平;加強引導,開啟民智,改變鄉(xiāng)村教育觀念;與社會組織合作推進精準扶貧,合理配置社會組織提供的資源,實現(xiàn)資源利用最大化;切實解決社會組織有熱情無處“投遞”的尷尬局面,為“熱情”與“需求”牽上紅線;通過結對幫扶與校外輔導員計劃,整合名校的教育資源,依托這些學校的努力,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主動走出去,求人才,請人才來協(xié)助發(fā)展;優(yōu)化教師資源,豐富學科種類。為鄉(xiāng)村教師提供入職培訓與教學培訓,并為其提供名校觀摩、名校旁聽的機會。同時,利用名校的教學資源,有效利用遠程課程提升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