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手術室,吉林長春130001
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對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
于偉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手術室,吉林長春130001
目的探討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對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方法擇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組,擇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普外科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結果2組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對比中,研究組1.00%低于對照組5.00%(P<0.05)。研究組住院時間為(14.2±2.5)d,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8.8±2.8)d(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8.50%高于對照組94.50%(P<0.05);研究組護理投訴的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3.00%(P<0.05)。結論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在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具有顯著的預防效果,適于臨床推廣。
護理風險管理;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
普外科是以手術作為主要方法治療胃腸、胰腺、肝臟、膽道、血管疾病、肛腸、乳房及甲狀腺腫瘤及外傷等疾病的學科,屬于外科系統(tǒng)中最大的??芠1]。然而,由于普外科專業(yè)性較強,加之患者危急癥多、病情復雜,使得護理任務量十分繁重,極易誘發(fā)護理風險事件,給護患雙方利益帶來嚴重的損害[2]。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術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極不利于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康復質量。目前,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案降低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概率已成為普外科臨床護理學者研究的重點[3]。護理風險管理方案是一種新型的風險防御體系,它對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給予預測與分析,并探尋與實施最理想的管理干預措施,其目的是降低患者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事件[4]。2015年6月—2016年6月該院對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應用了護理風險管理方案,收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組,男120例,女80例;年齡18~78歲(58.5±7.6)歲;手術類型:腹部手術125例,頸部手術40例,組織外手術25例,其他手術10例。擇取同期該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男118例,女82例;年齡18~78歲(58.8±7.8)歲;手術類型:腹部手術124例,頸部手術41例,組織外手術25例,其他手術10例。入組標準:患者對該次研究內容知情,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功能不全;合并免疫或血液系統(tǒng)疾?。灰庾R障礙或有精神疾病史;感染性疾病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認真掌握其疾病史與機體情況,行常規(guī)檢查,掌握病情狀態(tài)。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普外科護理干預,包括:基礎護理、心理輔導、飲食指導、體位護理、藥物管理與健康教育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具體方法如下。
1.2.1 組建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組建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小組成員在其帶領下定期對護理過程中風險問題進行評估與識別,對護理風險因素給予總結與整合,提出有預見性的處理對策。設計護理風險環(huán)節(jié)流程圖表,并掛于辦公區(qū),以便護理人員可能時刻牢記護理風險,積極采取預防與干預措施。
1.2.2 強化護理人員培訓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專業(yè)操作技能、護理安全意識、風險管理知識培訓,并學習《護理文書管理》《護士條例》《醫(yī)療事件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便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認真對待風險問題。鼓勵護理人員在業(yè)余時間拓展相關護理知識,強化護理風險防范意識,避免因操作失誤所致的護理風險與護理糾紛。
1.2.3 完善規(guī)章制度完善普外科護理流程,嚴格落實交接班的制度與內容,科學分配班次。規(guī)范化管理護理記錄,詳細、客觀地記錄患者情況,并分析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護士長每周檢查一次文書書寫情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正與反饋。
1.2.4 認真履行患者告知義務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認真講解病區(qū)環(huán)境、醫(yī)療情況及疾病相關知識,并告之各項檢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與知情權。
1.2.5 預防切口感染的風險管理措施⑴保證床單、被套清潔,及時消毒與清洗,做到一床一巾。⑵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標準,例如:換藥器械應嚴格消毒,給手術切口換藥物時應帶口罩。⑶根據(j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合理應用抗生素,警惕真菌感染等并發(fā)癥,根據(jù)藥物檢驗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類型,慎用廣譜抗生素。⑷強化管理探視人員、陪護人員與患者的接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對探視者進行消毒。⑸盡量縮短手術時間與術前住院時間,合并其他感染者應在感染治愈后再行手術。⑹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在血糖穩(wěn)定的情況下實施手術。⑺消毒前認真清除手術切口與四周皮膚污染處,消毒范圍應符合手術要求,若需要延長切口、留置引流或做新切口時,應適當擴大消毒范圍。⑻定期通報普外科手術患者的切口感染情況,分析感染原因,并討論預防性處理對策,以此保證護理風險管理的可持續(xù)性改進。
1.3 觀察指標
⑴根據(jù)《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5]對比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包括疼痛、紅腫、化膿。⑵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⑶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包括:護理技術、護理效果、護理態(tài)度、人關關懷??偡譃?00分,70分及70分以上即為護理滿意。⑷對比兩組護理投訴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百分率及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結果,χ2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結果,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對比
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對比中,研究組1.00%低于對照組5.00%(P<0.05),見表1。
表12 組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對比[n(%)]
2.2 兩組住院時間對比
研究組住院時間為(14.2±2.5)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8.8±2.8)d,研究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t=3.523,P< 0.05)。
2.3 兩組護理滿意率與護理投訴率對比
研究組197例(98.50%)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對照組189例(94.50%)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8.50%高于對照組94.50%(χ2=4.937,P<0.05);研究組無護理投訴事件,對照組發(fā)生6例護理投訴事件,研究組護理投訴的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3.00%(χ2= 4.230,P<0.05)。
手術切口是充分暴露術野的重要手段,然而無論切口大小均給患者機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傷,易誘發(fā)諸多并發(fā)癥,其中切口感染是最為多發(fā)的并發(fā)癥之一[6-7]。切口感染不僅不利于切口愈合,同時還能導致切口裂開及其他全身性感染,給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預后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切口感染的出現(xiàn)也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了經濟負擔[8-9]。
有研究指出,普外科護理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護理操作技術、文書書寫、護理人員安全意識、護理管理等方面。護理操作時若護理人員對待工作不夠嚴謹,缺少風險意識或操作不規(guī)范則易誘發(fā)護理風險事件[10]。為了進一步完善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質量,降低切口感染風險系數(shù),該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對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應用了護理風險管理方案,收效滿意。護理風險管理中強化護理人員培訓與完善規(guī)章制度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與法律意識,強化工作技能,并根據(jù)規(guī)范化的規(guī)章制度開展臨床護理工作,做到有證可循,有據(jù)可依,避免不熟練操作所帶來的風險事件。認真履行患者告知義務可以保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利,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通過上述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干預,可以有效保證護理風險管理措施的實踐效果,將切口感染風險干預措施更為細節(jié)化、規(guī)范化。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對比中,研究組1.00%低于對照組5.00%(P<0.05)。可見,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預防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這與部分研究結果相符[11-12]。同時,研究組住院時間為(14.2±2.5)d,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8.8±2.8)d(P<0.05),這可能與患者切口感染的概率降低,繼而減少了住院時間有關。此外,護理滿意度與護理投訴是評估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8.50%高于對照組94.50%(P<0.05);研究組護理投訴的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3.00%(P<0.05)。此結果進一步說明護理風險管理方案有效保證了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質量,繼而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減少了護患糾紛。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在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具有顯著的預防效果,不僅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同時還能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適于臨床推廣。
[1]蔣益寶.淺談普外科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5(20):225-227.
[2]溫曲英,徐月娥,葉新蘭.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30(11):145-148.
[3]蘇艷秀,文藝燕,鄭曉薇,等.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預防普外科手術病人切口感染的應用分析[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 10(3):117-118.
[4]劉俠,王鋼.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響因素及臨床干預對策[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5(19):185-186.
[5]何玉梅.長效風險管理在普外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23(9):125-127.
[6]張艷.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普外科手術后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4(28):219-220.
[7]史俊芬.FMEA管理模式在普外科術后切口感染護理干預中的應用觀察[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15(S1):497-500.
[8]余祖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17(19):2498-2500.
[9]張航.手術室優(yōu)化護理對預防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18(2):233-235.
[10]岳大敬,王春桃.精細化護理在預防手術室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0(27):131-132.
[11]詹慧春,董華龍.普外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臨床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22(10):26-27.
[12]姜軼山.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32(5):59-61.
Analysis of Predictiv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Plan on the Incision Infection of Operativ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YU Wei
Operating Room,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Jilin Province, 130001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plan on the incision infection of operativ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Methods 200 cases of operativ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and 200 cases of operativ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pla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0%vs 5.00%),P<0.05,and the length of sta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4.2±2.5)d vs(18.8±2.8)d],P<0.05,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8.50%vs 94.50%),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compliant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0.00%vs 3.00%),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plan in the incision infection in operativ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s obvious,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Operation;Incision infection
R7
A
1672-5654(2016)11(c)-011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3.111
2016-08-27)
于偉(1963.11-),女,吉林長春人,大專,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