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宋村中心校(264400)
于華虎●
?
走進中考話視圖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宋村中心校(264400)
于華虎●
視圖知識不但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在培養(yǎng)同學們“空間觀念”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因此,對視圖的考查歷來是各地中考命題的熱點之一.通過對圖形的觀察、畫圖、相關計算等過程性體驗么可以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本文以2015年部分省市中考試題中的“三視圖”試題為例,加以歸類分析,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例1 (2015·紹興)有6個相同的立方體搭成的幾何體如圖所示,則它的主視圖是( ).
解析 從正面看第一層三個小正方形,第二層左邊一個小正方形,右邊一個小正方形,故應選C.
例2 (2015·南昌)如圖是將正方體切去一個角后形成的幾何體,則該幾何體的左視圖為( ).
解析 從左面看所得到的圖形是正方形,切去部分的棱能看到,應用實線表示,故選C.
方法總結 判斷物體的視圖時,要分清觀測的方向,確定視圖圖形. 在確定棱柱的視圖時,還要注意棱在視圖中的位置,要看清楚哪些棱在視線方向上互相重合,哪些棱是看得見的,哪些棱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畫實線,看不見的畫虛線.
例3 (2015·咸寧)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這個幾何體是( ).
A.圓柱 B.圓錐
C.長方體 D.正方體
解析 由主視圖和左視圖均為正方形可知該幾何體可能是圓柱或正方體,從而排除選項B和C;再由俯視圖是圓可得這個幾何體應是圓柱,故應選A.
例4 (2015·益陽)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這個幾何體是( ).
A.三棱錐 B.三棱柱 C.圓柱 D.長方體
解析 解決本題,我們可以先從俯視圖入手,顯然可以排除C、D.再結合主視圖和左視圖,可得這個幾何體應是直三棱柱,故應選B.
方法總結 由視圖確定實物時,可以用排除法. 先抓住某個視圖確定這個實物體可能是什么,再從猜想出的實物原形出發(fā),看看它們的三視圖與選項中的哪個視圖相符,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
例5 (2015·湖北)由若干個相同的小立方體組合而成的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組成這個幾何體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是( ).
A.4 B.5 C.6 D.9
解析 觀察主視圖,從左到右的每列中的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依此為1、2,將數(shù)字填入俯視圖中從左到右的每列小正方形,如右圖;觀察左視圖,從左到右每行中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也依此為1、2,將數(shù)字填入俯視圖中從上到下的每行小正方形中,如下圖;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內(nèi)填入的一對數(shù)中較小的數(shù)字,得到俯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相應位置上的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如下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是1+1+2=4,故應選A.
例6 (2015·營口)如圖,是由若干個相同的小立方體搭成的幾何體實物俯視圖和左視圖,則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可能是( ).
A.5或6
B.5或7
C.4或5或6
D.5或6或7
解析 此類問題的答案一般不唯一. 觀察左視圖,從左到右每行中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依此為1、2,將數(shù)字填入俯視圖中從上到下的每行小正方形中. 由于題設未給出主視圖,所以俯視圖中下面的三個正方形中至少有一個應填入2,因此會出現(xiàn)如下圖所示的七種情況,組成該幾何體的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有三種情況,分別為1+1+1+2或1+1+2+2或1+2+2+2,即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可能是5或6或7,故應選D.
方法總結 由視圖確定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時,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第一步:根據(jù)主視圖,數(shù)出每列中的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在俯視圖對應的列中每個小正方形內(nèi)填入相應的數(shù)字;第二步:根據(jù)左視圖,數(shù)出每行中的
?
?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在俯視圖對應的行中每個小正方形內(nèi)也填入相應的數(shù)字;第三步:取俯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內(nèi)填入的一對數(shù)中的較小的一個,并把它們相加,所得結果就是組成這個幾何體所需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
例7 (2015·連云港)如圖是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其中主視圖與左視圖都是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則這個幾何體的側(cè)面展開圖的面積為____.
方法總結 此類試題的求解應先由三視圖確定幾何體的形狀,然互根據(jù)幾何體的相應的側(cè)面積計算公式求解即可.
例8 (2015·畢節(jié))如圖是由5個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幾何體的左視圖和俯視圖,則該幾何體的主視圖不可能是( ).
解析 觀察對比四個選項,易發(fā)現(xiàn)選項B、C、D的俯視圖均符合題設條件給出的俯視圖,而選項A的俯視圖應如下圖所示,故應選A.
方法總結 此類問題的解法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運用排除法,即對比分析題設給出的四個選項,排除不可能的,留下正確的,或排除可能的,留下錯誤的,比如本題;另一種解法是先根據(jù)題設給出的兩個視圖想象出原幾何體的可能形狀,再依次排除不可能的選項,從而得到可能的選項.
例9 (2015·綿陽)由若干個棱長為1cm的正方體堆積成一個幾何體,它的三視圖如圖,則這個幾何體的表面積是( ).
A.15cm2B.18cm2
C.21cm2D.24cm2
解析 觀察分析三視圖,不難發(fā)現(xiàn),該幾何體的底層有2+1個小正方體,第二層有1個小正方體,因此搭成這個幾何體所用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是3+1=4個,所以表面積為3×6=18cm,故應選B.
方法總結 解決此類問題時,應熟練掌握如下規(guī)律:三視圖中,左視圖的列數(shù)與俯視圖的行數(shù)相同,其每列小正方形個數(shù)是俯視圖中對應行的最大數(shù)字,由此易得解.
例10 (2015·呼和浩特)如圖是某幾何體的三視圖,根據(jù)圖中所標的數(shù)據(jù)求得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A.236πB.136π
C.132πD.120π
解析 根據(jù)題設給出的幾何體的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由大小兩個圓柱組成,再根據(jù)三視圖所標數(shù)據(jù)知小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均為2,大圓柱的底面半徑為4,高為8,故該幾何體的體積為π×22×2+π×42×8=8π+128π=136π.
故應選B.
方法總結 此類試題的求解應先由三視圖確定幾何體的形狀,緊緊抓住三視圖“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特征,再根據(jù)相應的體積計算公式求解.
G632
B
1008-0333(2016)26-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