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擁軍
【摘要】征對現(xiàn)在聲樂專業(yè)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jié)合多年來的聲樂一線教學,本文將簡單的闡述目前藝術教育大眾化后,聲樂專業(yè)教育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筆者經(jīng)過10年教學實踐不斷總結(jié)與探索,提出了加強基礎體態(tài)和發(fā)聲訓練,培養(yǎng)完整性的歌唱、整體中求局部,活在當下、學在當下,學會欣賞、觀摩、認識真實的自己,希望能給正在學習的孩子們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聲樂;加強發(fā)聲;完整歌唱;認識自己
作為高校聲樂教師,在教育產(chǎn)業(yè)化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精英教育出成績快,但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沒有辦法去回避,要順應萬物生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更不能把他們當成產(chǎn)業(yè)化的“產(chǎn)品”去加工,是“人”的工作,就要進行人性化教育。
一、當代聲樂專業(yè)學生地學習中普通存在的問題
1、應試考試帶來的遺留問題
理論基礎薄弱,音樂的基本要素:音準、節(jié)奏、語言、句段、表情記號、素語都沒弄明白;視唱能力差,耳朵不好使;學習能力差,對學科知識和聯(lián)系感覺茫然,無從下手等等。為了應付高考得分,聲音的基本問題都沒有解決就演唱了一些超出能力的作品,給發(fā)聲機能造成的傷害和形成的不良歌唱習慣。演唱過多大作品給學生心理的負面影響,覺得自己的演唱能力是真正達到這樣的水平了,先入為主給學生心里無形的帶來一種盲目的自負感。
2、對聲樂概念模糊
聲樂是以人的聲帶為主,配合喉、舌、齒、牙、唇、鼻腔等作用于氣息,發(fā)出悅耳的、連續(xù)性、有高低、節(jié)奏的聲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種人聲的音域,大約為兩個八度。初學者、基礎薄弱者一般不會去把概念弄明白,一知半解的在學習中經(jīng)常會把老師所講解的進行斷章取義,久而久之成了不良習慣和毛病。
3、不健康的歌唱心理
健康的歌唱心理會給演唱帶來積極作用,反之負面?zhèn)艽蟆8璩旧硎且粋€很復雜的心理活動,前輩們常說一句話“藝高人膽大”,在學生各方面基礎都還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難免控制不好自己的各部分肌能和情緒,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太想表現(xiàn)好,沒有弄明白自己要表達的情緒或者是一點自信心都沒有無法面對觀眾導致的情緒緊張,慌亂。我們還會遇到學生在臺上情緒過度興奮導致胃痙攣,也有緊張得腦子一片空白直接開哭的情況。
二、如何解決學生存在的這些問題
教學是同樣的道理,處于基礎階段的學生肯定少不了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原因在于基本功太差,還沒有能力接觸更多的作品和舞臺實踐。就要求老師要有準確的判斷力,正確的訓練法、嚴格要求學生但不抹殺學生個性,不是一味的夸、哄,但要鼓勵、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淡化他們的缺點。
1、基礎體態(tài)和發(fā)聲訓練。
(1)體態(tài)站姿要求:身體就是歌唱的樂器,要一個很合適的體態(tài)和姿勢才能很好的打開腔體和運用呼吸。不管在課堂還是舞臺都要保持“挺”“收”“放”的感覺,挺是指板背后腰挺,收是收腹肌,放是肩部和面部肌肉肌肉自然放松,同時兩腿打直讓頭頂?shù)侥_跟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眼睛的作用:眼睛打開,明亮清澈、大而柔和、鋼柔并進,總之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歌唱者的第二張嘴,心理想說什么想表達什么情緒當一站上舞臺我們的眼睛里就要有內(nèi)容,有畫面感。
(2)大開口練習:要求學生在好的站姿體態(tài)的狀態(tài)中打開上下大牙根(虎牙和盡頭牙都要著力,才能保證前后都是打開狀態(tài),否則就可能出現(xiàn)喉頭緊鎖或者面癱的狀態(tài)),關于露不露牙或者是露幾顆牙的問題因人而異;耳、鼻、眼睛都保持呼吸的狀態(tài)下上下大牙跟做開合練習,同時需要配合的板背和腹肌,打開上下大牙根,腿打直,肩放松,前胸后背處于舒展的狀態(tài),人體重心在腳掌上;合的時候小腹放,腔體放,但體態(tài)保持,就這樣反復開合練習使腔體的開合和腹肌的收放保持自如、統(tǒng)一,從而達到歌唱時語言和氣息結(jié)合的目的。
(3)阻氣和母音練習:PA、PE、PI、PO、PU,聲樂是語言的藝術,所有的語言都是由五個母音和輔音的構(gòu)成,聲音也是因為氣息在流動過程中受到阻礙形成的,所以歌唱要很好的運用氣息和五個母音。此練習在吸氣的瞬間保持狀態(tài)抿住嘴,腹肌彈跳、發(fā)“PA、PE、PI、PO、PU”練習氣息和發(fā)聲的結(jié)合,使腹肌更有彈性和張力。
(4)“U”通道訓練:A HU A,五度、八度練習,“U”音管練習對任何唱法的學生都是有益無害的?!癠”通道訓練如果僅僅練習單個韻母u在抽象的聲音概念里有可能找你到位置、也可能結(jié)合不好氣息、還可能導致過度用上喉音等等問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加上輔音h效果會更好,就象文字“呼”一樣,在這個練習中五官是開的狀態(tài),鼻梁是挺的,嘴是綽口,著力點都在人中和小腹上,不會導致聲音和氣息的脫節(jié),或是喉部過度用勁的狀態(tài)。此練習我通常采用五度、八度和十度分解訓練,學生程度不同所要完成的難度和聲音效果要求不同
2、培養(yǎng)完整性的歌唱、整體中求局部。
如果演唱不存在問題那他就不是學生,本來音樂理論基礎薄弱、專業(yè)基本功較差就存在演唱中顧慮多,顧此失彼的可能。在我學習和教學中都有過體會,如果在演唱過程中反反復復被打斷,原有的歌唱狀態(tài)完全消失了,顯得支離破碎。倘若老師的耐心再差點,一味的放大學生的缺點和誤區(qū),可能學生對聲樂學習完全喪失信心,覺得在老師心里自己不適合學習聲樂,就象一個癌細胞因子很快的吞噬了學生的學習信念。
3、活在當下、學在當下,學會欣賞、觀摩、認識真實的自己。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可聲樂學習看似簡單其實很感性也很抽象,可能幾年都覺得唱得不舒服,突然一天猛然覺醒什么都明白了。在這樣螺旋似上升的學習進程中,我們要學會活在當下、學在當下,在還沒有唱好的時候不要盲目的下定論“我不是那塊料”,不要自卑,只要堅持正確的練習,一定會有量變到質(zhì)變的收獲。你可以去廣泛聽取別人演唱,也知道某某歌唱家處理很妙,當你自己唱的時候怎么都做不到,有時很沮喪的說是不是方法的問題。
結(jié)論:聲樂教學是抽象的、感性的教學范疇,在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短時間內(nèi)與市場、工作崗位達到零距離標準是沒有過多秒招。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那樣會讓很多學生成為“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