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民
【摘 要】近幾年由于一些高中校園學生中毒、踩踏、暴力等安全事件的不斷出現(xiàn),使得高中平安校園建設面臨新的挑戰(zhàn)。高中生作為高中校園的主體,在構建平安校園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構建平安校園管理機制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完善平安校園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不斷開辟高中平安校園建設的新途徑,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的環(huán)境。
【關鍵詞】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機制
隨著我國高中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高中學校數(shù)量和在校生人數(shù)已居世界前列,截止到2012年底我國高中(不包括中等職業(yè)學校)數(shù)量為14205所,在校生人數(shù)4595.3萬人,占我國人口總數(shù)的3.4%。高中校園作為高中生成長生活的主要場所,其安全現(xiàn)狀直接關系到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開展和學生的成長成材。為此,筆者提出解決校園安全問題,必須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機制,通過完善制度、創(chuàng)新模式等方面來實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建設平安校園的管理目標。
一、以生為本,構建平安校園管理機制
(一)樹立生本理念是建設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機制的基礎。
高中生是高中學校的主體,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機制建設遵循以生為本原則,符合“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平安校園菅理機制建設中,“以生為本”理念要求學校管理者具有三個方面的認識:
第一,把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當作平安校園管理建設的首要工作。平安校園管理機制建設要以人為本,更要在管理者和教師中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變革上升為核心份值觀。
第二,解決學校管理者與學生的角色沖突問題。大多數(shù)學校管理者已經習慣只把學生當作單純的管理對象,常常以管理者的權威身份監(jiān)控和評估與學生間的沖突行為,讓學生被動式地服從管教。不管學校里發(fā)生什么事件——無論是火災、食物中毒或斗毆,學生都是被處理的對象,他們總是處于被動接受指責、評判或保護的—方,卻沒有機會參與校園安全管理。這種不考慮學生思想實際,帶有強迫性的教育和管理或許能暫時解決眼前的問題,但被動性的管教方式會使學生缺乏主體角色意識和主動行為能力。
第三,把在校高中生納入平安校園管理機制的主體范圍。高中學校在安全防范和處理系統(tǒng)中,要把在校高中生納入平安校園管理的主體范圍,擴大平安校園管理的主體力量,以有效預防和處置高中校園安全問題。
(二)完善制度,創(chuàng)新模式是建設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機制的重要保障。
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常抓不懈”的平安校園意識,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學校安全工作的實際,建立機構健全、職責明確、制度完備、措施得力的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機制。
二、完善平安校園學校管理制度
(一)加強管理班子自身建設。完善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管理隊伍隊伍作風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樹立起“領導干部為師生服務,全體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完善的平安校園管理機制是學校各項工作運轉良好的先決條件。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成立平安校園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定期檢查與督促及不定期抽查為輔助,共同維護校園穩(wěn)定。
(二)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學生工作任重道遠,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分管學生工作的德育副校長、學生科應從思想上強化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理念。深人學生宿舍、班級、食堂,通過調查、實地走訪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注重對學生的人性化管理。 大力倡導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實施人性化管理,體現(xiàn)人性關懷。教師要尊重學生,堅決杜絕歧視、諷刺、挖苦學生和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發(fā)生;要堅持持因材施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從嚴治教,加大對教師從教行為的約束和管理力度,樹立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師風。
(四)加強學生會干部、學生班團組織隊伍建設。目前,高中學生管理中應充分調動學生會干部、班委會、團支部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管理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自我管理??筛鶕闆r適當建議學生信息聯(lián)絡員制度。充分發(fā)揮學生班干部、團員與學生聯(lián)系緊密這一優(yōu)勢廣泛搜集、信息,及時反饋給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或所在年級的分管領導,以便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更好地提高處理安全問題的效率。
三、創(chuàng)新高中平安校園管理模式
(一)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因此,高中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在高中生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在校園設置心理信箱,健全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的工作機制,為每一位在校生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檔案,在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學會正確對待成長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學會正視心理問題,善于通過正常渠道去進行心理調適與治療,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二)深入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活動。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在各種教學和日常活動中適時的進行安全教育,收集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學生。高中學??梢酝ㄟ^邀請專家和公安、消防部門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知識競賽、組織觀著錄像,發(fā)放安全知識手冊,制作宣傳版報等多種形式,生動形象地對學生進行預防火災、擁擠踩踏、交通、溺水、網絡安全、教育實習等方而的安全教育。組織開展緊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練,提高學生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三)加強與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聯(lián)系,構建聯(lián)動機制。通過高中學校與政府職能部門聯(lián)合,對學校周邊的網吧、旅館、餐廳、娛樂場所等進行摸底排查和綜合治理,消除安全隱患,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完善平安校園管理制度,應加強對學生的日常教育與管理,不斷創(chuàng)新平安校園管理模式,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維護校園的安全與穩(wěn)定,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項目基金: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學2014年度立項課題《示范性高中平安校園建設和管理的案例研究》(課題批準號:XJK014BZXX013)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世明.淺談中學校園安全面臨的新情況與對策[J].西藏教育,2007,第8期
[2]中小學校園安全應急預案[J].吉林教育(現(xiàn)代校長),2006,第3期
成長·讀寫月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