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民
(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福建漳州363000)
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學有效性調(diào)查與分析
侯利民
(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福建漳州363000)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已經(jīng)成為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對漳州高校園區(qū)學生進行隨機調(diào)查,結果表明,思政課教材內(nèi)容存在重復;教師的職業(yè)威信受到?jīng)_擊;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接受度降低。為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應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做好教材內(nèi)容銜接;增強思政課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構建新媒體教學平臺;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增強信服力。
新媒體;高職院校;思政課;有效性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按髮W時代對于青年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意義,往往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人的一生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1]隨著智能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低頭一族”嚴重影響了課堂上聽課的效率。如何增強智能手機背景下的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重要課題。
(一)對象
本次調(diào)查對象為漳州高校園區(qū)學生,隨機發(fā)放無記名調(diào)查問卷300份,有效收回問卷為290份,有效回收率為96.67%。其中男生220人(75.86%);女生70人(24.14%)。其中使用智能手機的為283人(97.59%),僅有2.41%使用的是非智能手機。
(二)方法
1.問卷調(diào)查法
參考借鑒智能手機對思政課教學有效性調(diào)查與分析的相關學術文獻,結合高職院校實際特點,經(jīng)過討論決定調(diào)查問卷的內(nèi)容。具體包括:你知道思政課任課老師的名字嗎?你怎么看待思政課上課的內(nèi)容,思政課堂上你一般在做什么、手機上網(wǎng)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哪種形式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你喜歡哪種上課方式、哪種形式更有效等方面內(nèi)容。
2.訪談法
通過走訪學生、個別訪談,更加深入全面了解智能手機影響思政課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3.統(tǒng)計法
為確保調(diào)查的有效性,對調(diào)查問卷進行有效性篩選并剔除無效問卷后,采用Excel2003等軟件對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
(一)教材內(nèi)容存在重復
課堂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僅有任課老師的努力,是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需有學生的積極回應。由表1可知,在接受調(diào)查高職學生(290人)中:有137人(47.24%)認為思政課的上課內(nèi)容“理論性太強”;由于教材是全國統(tǒng)編教材,很難照顧到高考錄取分數(shù)偏低的“高職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很容易表現(xiàn)為:理論性太強。40人(13.79%)認為思政課的上課內(nèi)容“內(nèi)容陳舊”,88人(30.34%)認為思政課的上課內(nèi)容“高中學過相關內(nèi)容”;現(xiàn)行教材雖較之“98方案”在內(nèi)容和體例上更為科學合理,但仍難免內(nèi)容重復。教材中很多內(nèi)容學生中學都有接觸過,甚至為了考試都會背誦下來,現(xiàn)行教材為保持內(nèi)容的完整性和體系性,內(nèi)容不可避免重復,這是學生對思政課帶上有色眼鏡的一個重要原因。25人(8.62%)認為思政課的上課內(nèi)容“無實際用處”?;ヂ?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學習知識和了解社會的渠道多樣化、便捷化、迅速化。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有些問題比較突出:貪污腐敗、道德失范、社會犯罪等都與思政課所描述的有所出入。學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思政課的說服力不易被學生接受,甚至容易受到質(zhì)疑,認為思政課無用。
表1 怎么看待思政課教學內(nèi)容
(二)教師職業(yè)威信受到?jīng)_擊
在智能手機時代,學生有問題“問百度”,教師的職業(yè)威信受到?jīng)_擊。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時代,每個學生雖然在教室,但足以第一時間了解外部所發(fā)生的事情,即使有疑問時,網(wǎng)上的專家也能及時解惑,這導致任課教師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而思政課教學更不例外。思政課因其“政治性”和“思想性”,其成效很難短時間見效,并難以被量化,很難被重視。學完一學期的課程后,學生甚至連老師的名字都不知道。由表2可知,101人(34.83%)“知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任課老師并能寫出任課老師的名字,189人(65.17%)選擇“不知道”;140人(48.28%)“知道”《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并能寫出任課老師名字;150人(51.22%)選擇“不知道”?!爸馈薄缎蝿菖c政策》任課老師并能寫出名字的為137人(47.24%),選擇“不知道”的人數(shù)為153人(52.76%)。通對比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沒有一門課任課老師名字的“知名度”超過50%的。這對思政課的任課老師的打擊是相當大的。當被問到職業(yè)是講思政課,往往能感受到一種壓抑,思政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和榮譽感偏低;有些教師易產(chǎn)生不平衡心理。思政課老師積極性受到打擊,嚴重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
表2 知道任課老師的名字嗎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教學方法上,由于思政課的政治性和理論性,教學內(nèi)容需嚴格按照教材要求、任課老師只需傳達中央精神,不允許有個人“歪解”,容易造成“照本宣科”,使得理論缺乏感染力,教學缺乏活力。由表3可知,在接受調(diào)查高職學生(290人)中:有36人(12.41%)選擇“老師講”是自己喜歡的上課方式;35人(12.07%)喜歡的上課方式是“老師講+課堂討論”;120人(41.38%)喜歡的上課方式是“老師講+課堂討論+視頻”;99人(34.14%)選擇“老師講+學生課下準備+課堂討論+視頻”是自己喜歡的上課方式。通過對比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僅有12.41%的學生喜歡老師講,其余的學生渴望思政課堂上課手段多樣化,希望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如果有視頻活躍一下課堂氣氛更好。
表3 你喜歡的上課方式?
(四)學生接受度降低
由表4可知,有128人(44.14%)在“認真聽講”;95人(32.76%)選擇“手機上網(wǎng)”;11人(3.79%)選擇“睡覺”;56人(19.31%)選擇“其它”。數(shù)據(jù)表明:僅有44.14%的學生課堂上在認真聽講。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課堂上的“選擇”多樣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缺乏趣味,學生選擇“玩手機”以示反抗,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效果大打折扣。由表5可知,有98人(64.13%)用手機看“新聞類”;35人(12.07%)在看“網(wǎng)絡小說”;25人(8.62%)在看“視頻類”;44人(15.17%)選擇“其它”。64.13%的學生用手機在看“新聞類”說明大學生對感性的、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思政課傳遞的是整個社會的正能量。手機+上網(wǎng)的模式能給學生帶來及時的外部信息,但這些信息魚龍混雜甚至夾雜著各類負面信息。這對思政課的教學有效性沖擊非常大,直接損害的是思政課的信服力。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權威性受到嚴重影響,課堂缺乏師生互動的氛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任課教師只能唱“獨角戲”、搞“一言堂”、和“滿堂灌”,這樣極易造成淺度接受。
表4 思政課堂上你在干什么
表5 手機上網(wǎng)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習近平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錯。人生的扣子從開始就要扣好?!盵2]思政課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至關重要,不能僅追求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其他,更易迷失方向。我們應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和教師這兩個課堂主體,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做好教材內(nèi)容銜接
針對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橫向上做好課程之間內(nèi)容的銜接,避免重復??v向上做好中學與大學之間思政課教材的銜接和配合,增強針對性和層次性。任課教師應根據(jù)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際、高職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重點、難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取舍?!八枷胝谓逃肴〉脤嵭В捅仨氃趦?nèi)容上體現(xiàn)當前的社會關系,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應具有時代性”。[3]把中央最新的精神充實到教學內(nèi)容中,加深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和理解,切實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信心。
(二)增強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
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中,在實地參觀、考察中真正感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理論自信”[4]。思政課教材范圍廣、內(nèi)容豐富,教師應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密切關注社會熱點,針對學生的疑惑,站在學生的角度、靈活運用理論對重點和難點進行形象生動的、有理有據(jù)的推理詮釋。有針對性的進行正面引導。任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加強自己的理論和專業(yè)素養(yǎng),在學生面前建立威信;積極申報各級課題,時刻關注前沿問題,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與教學相結合,深入研究教學規(guī)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技能。
(三)構建新媒體教學平臺
教師應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師生互動,積極探索和嘗試把新媒體引入課堂為思政課堂教學服務。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改變期末考核方式,積極引入論文、演講、微視頻、情景劇等能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形式。由于思政課的特殊性,課件和教案是統(tǒng)一的,但這不代表著不能體現(xiàn)老師個人的風格。由表6可知,在接受調(diào)查高職學生(290人)中:有155人(53.45%)選擇“思政課APP軟件”;42人(14.48%)選擇“思政課微信”;52人(17.93%)選擇“思政課網(wǎng)頁”;41人(14.14%)選擇“思政課微博”。數(shù)據(jù)表明:通過APP軟件學習思政課深受歡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到網(wǎng)絡新媒體的優(yōu)勢,針對不斷變化的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更新思想教育觀念、工具和方法,構建思想教育新平臺,搶占網(wǎng)絡思想教育新陣地”。[5]這就需要任課老師努力適應新的教學工具、學校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進行軟件開發(fā)和采購,積極改善思政課教學條件。
表6 哪種形式有助于思政課的學習
(四)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增強信服力
智能手機時代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更加淡化,這對新時期思政課教學有效性帶來巨大挑戰(zhàn)。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與發(fā)展,課外因素對課堂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暗鞘謾C像一把雙刃劍,過度地使用,會導致手機依賴”。[6]思政課任課教師要善于掌握和利用手機等新媒體工具,為我所用,立足高職學生思想現(xiàn)狀,積極主動開辟新途徑、拓展新領域,創(chuàng)新宣傳方法,傳播正能量。任課教師應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把社會上的熱點引入課堂,積極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方法上注重主體互動。以使學生樂于親近教師,自然而然地受到老師言行的影響。任課教師應該改變思想政治課的傳統(tǒng)印象,努力做到貼近學生、與學生一同學習,共同探討。
[1]李衛(wèi)東,劉誠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38-39.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3]李延生,劉婕.新時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和有效性的思考[J].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1):53-59.
[4]郭華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增強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探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9):42-45.
[5]余藝.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98-100.
[6]甘啟穎.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基本心理需要的關系[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01-102.
(責任編輯:陳虹)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OU Limi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F(xiàn)ujian 363000)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arxist theory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Z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in a random surve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 Content dupli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prestige impact;too few teachers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Moshou stereotyp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multilateral coordination,good teaching materials convergence;enhanc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teaching platform;teacher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enhancing convincing.
new media;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effectiveness
G641;G206
A
1674-2109(2016)10-0096-04
2015-12-21
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思想政治工作專項)A類課題(JAS14977)。
侯利民(1981-),男,漢族,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