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禮倫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貫穿素質(zhì)教育的途徑
鄧禮倫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目前中學語文課的教育正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的變革時期,探索對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是新課改探索的課題之一。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素質(zhì)教育;途徑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素質(zhì)教育,是一項全新的十分有意義的工作,這幾年來,各個學科的教學,都在不同程度做了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下面談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貫穿素質(zhì)教育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聽說讀寫,有效訓練。葉圣陶老先生生前曾多次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緊緊圍繞聽說讀寫來訓練。語文課程學習“交際工具”,是要在語文實踐中學習怎么聽說讀寫的知識,形成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朗讀的訓練,或默讀思考或朗讀體悟等。課堂上應多一些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蛲ハ啾磉_,或安排在小組中進行表達等等,能夠適時地恰當?shù)娜ァ罢f”,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鍛煉。老師要求學生讀書動筆的習慣,記一些課堂中的要點,記下自己的思考以及自己的思考所得,長此下去,學生就會思考了,同時也有了個性。在語文課堂中善于發(fā)掘可寫的因素,有效地激發(fā)寫作的興趣,讓學生進行練筆,而不是為文而文。如教學《火燒云》這篇課文時,我選“霞光”、“色彩”和“形狀”三個點來教學?!跋脊狻敝伢w會變化的快,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霞光變化的快的,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吧省笨梢宰寣W生積累一些寫色彩的詞語,探究這些詞語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靶螤睢笨梢愿惺芑馃贫嘧硕嗖实男螤?,還可以發(fā)揮想象,自己寫寫火燒云還會像什么,在交流中豐富閱讀感受。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訓練不能偏廢,而應在充分認識四者間遷移、互補、同步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將聽說訓練與讀寫訓練有機地結(jié)合,以促進學生語文整體能力的發(fā)展。
2.走出教材,閱讀實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按部就班,拘泥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學生的閱歷淺薄,知識面狹窄,語文能力低下,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有大語文觀,努力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是用教材教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方式。如果教師僅讓學生積累書中日積月累,其中包括名言警句,諺語對聯(lián)等是遠遠不夠的,就要讓學生去到課外書中,網(wǎng)絡中找更多的相關的內(nèi)容,積累起類。才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又如教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向?qū)W生們推薦了《安徒生童話》這本書,讓學生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童話,然后講故事比賽。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這樣遠比硬性的要求學生看課外書效果要好的多。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為紐帶,讓教材中的知識點,輻射到課外,才能引導學生真正走進知識的殿堂;才能走出死教材誤區(qū)。
1.文道合一,相得益彰。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訓練和思想教育應該而且能夠得到和諧的統(tǒng)一。語文教學的過程主要是一個語文訓練的過程,但語文訓練絕不是脫離思想內(nèi)容的單純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而是一個內(nèi)容與形式辯證運動的過程,是語言和思想相統(tǒng)一,語言和情感和諧交融的過程。聽和讀的訓練,實際上是在訓練學生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梢?,在語文訓練中,內(nèi)容和形式、語言和思想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二者統(tǒng)一,相得益彰;二者分離,兩敗俱傷。
在講授教材時,應抓住語言文字,反復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體會文中所蘊涵的哲理,從而感染學生,陶冶情操,做到文道合一。
2.承載人文,樹立觀念。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首先要緊密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有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愛勞動愛人民的教育。通過這些教育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的運大抱負,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原動力。如課文《愚公移山》可以教育學生明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需要大力發(fā)揚這種精神。因為我們的人生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需要這種愚公精神。我們不但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知識,尤其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和責任觀。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對學生心靈的成長,高尚情操的形成是十分有益的。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教師必須深入挖掘?qū)徝李}材,語文教材中美的題材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有展現(xiàn)大自然美,山河美的《春》,有展現(xiàn)人性美的《背影》等。對這些美的題材,在傳導給學生時,應注意引導,因為美是要靠情感去體味去潛移默化的,審美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審美能力,作為學生,限于其知識水平和審美能力,往往覺得抽象,難以捉摸,必須經(jīng)過教師聯(lián)系實際加以催化和升華,才能化才能為具體可感的審美因素,熏陶學生,同時在課堂上對美的內(nèi)容要多引導學生討論,談認識談感受,談體會,使美如清泉流入學生心田,滋潤學生心靈額花朵。
課堂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又是學生活動的地方,課堂教學的氣氛,教師的教態(tài)教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對青少年學生,必須培養(yǎng)他們形成健康堅強樂觀和向上的心理素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熱烈寬松的氣氛,以利于全體學生健康開朗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同時應注意因材施教,對一些內(nèi)向自卑心理素質(zhì)薄弱的學生應多提問,多給鍛煉的機會,多表揚,多鼓勵,以逐步改變其不良心理習慣。另外就是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集體討論,各抒己見,以鍛煉學生的膽量。課堂上熱烈向上,寬松和諧的氣氛有利于形成樂群向上的心理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