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順華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52-01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課堂上的情境若構建得好,學生就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思路開闊,解答問題速度快,師生教學配合好;反之,則學生情緒低沉,精神不振,思路不暢,解答問題遲鈍,師生教學配合差。小學數(shù)學教學是小學教學體系中一門非常重要的教學課程。因此,了解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使用提問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具體策略,以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就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的現(xiàn)狀
1.1提問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師提問的內容過于簡單不具有提問的目標性和針對性,對提問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充分地認識掌握不好問題的重點和方向。再加上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難易程度上控制不好做不到對問題的正確引導,削弱了小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興趣。
1.2學生對提問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小學生不愿意參與回答問題這個過程,害怕回答錯誤受到教師的責備,被同學看不起。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會覺得回答的問題對學習來說沒有什么促進作用導致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提問的效果較低。
1.3對問題沒有及時進行評價。很多教師在提問之后段有指出學生的答案是對是錯,沒有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及時的評價池沒及時地對錯誤的答案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長時間得不到及時的評價就會對回答問題失去興趣。
2.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使用提問教學的重要意義
積極運用提問教學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課堂提問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而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后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思考,增強了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回答問題時有鍛煉了表達能力,這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的建議
3.1練好發(fā)問的基本功。發(fā)問是提問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發(fā)問的方式直接決定了學生思考的方向和方式。因此,教師在發(fā)問的時候應該要做到提問的時候發(fā)音要準確、問題要說清楚,不要讓學生有誤聽,而且要準確地使用數(shù)學語言,生活化的語言盡量不要在課堂上出現(xiàn),保持教學的嚴謹性。此外,教師還要把握提問的時機,太早的話學生還沒有理解過來,太晚了就成了"馬后炮"失去提問的意義。如"比較分數(shù)大小"這一節(jié)這時,教師可以講一個有關分數(shù)的小故事:貓媽媽捉到了一只大魚帶回家之后,對兩個孩子說"這條魚的是哥哥的是弟弟的。"哥哥聽了之后直說不公平要重新分。于是貓媽媽說"那你們換過來吧"。這時學生議論起來這樣的分法不公平。老師可以問:"你們?yōu)槭裁从X得不公平呢?"這個問題如果在貓媽媽第一次分魚的時候問就不太好"交換一下"之后,引起了學生的熱情,這才是提問的好時機,
3.2待答。待答就是教師發(fā)問之后,等待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應該掌握好待答時間的長短,其中包括兩次等待的時間。第一次是教師提問完之后,等待學生的回答不要立刻重復問題或者找其他同學回答。第二次是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不要立刻給予評價稍微等待一下學生可能會有更好的回答?;蛘?,為自己的觀點找更多的支持證據(jù)等等。總之,等一等提問效果會更好。如一位教師在講完:"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之后給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0.1和o.10這兩個小數(shù)哪個大哪個???"學生便開始爭論起來但是教師并沒有說哪一方是對的哪一方是錯的。只是問道"你們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觀點嗎?"這樣一問學生便開始積極想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有的學生分別以0.1和0.10畫了兩個正方體結果它們是一樣大的.還有的學生認為0.1就是一個十分之一,0.10是十個百分之一,結果還是十分之一。還有的學生用了其他證明方法。
對小學數(shù)學教師來說,有效的提問教學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活躍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地認識提問教學的重要性并確保提問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