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龍
(廣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8)
?
湖州沈宗騫家世生平考略
沈海龍
(廣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8)
湖州烏程馬要沈宗騫,中國清中葉重要書畫家、畫論家,當(dāng)下詳其畫及論,乏其生平。據(jù)對明清《馬要沈氏譜》、相關(guān)方志、詩詞匯編及明清筆記等史料歸納梳理可知:他屬湖州馬要沈氏西宅支第十五代,明代名臣大藏書家沈節(jié)甫長子沈淙后裔。馬要沈氏是明清烏程重要大官宦書香世家,族人科舉興盛,著錄豐富,雖屢遭大案,至乾隆朝仍興盛。他生于公元1717年,長壽,晚歲居鄉(xiāng)里廿三灣聽竹堂。乾隆朝眾名公咸仰慕其書畫,為鄉(xiāng)里所崇。遍游吳越,交友廣泛,弟子出眾,啟蒙師極有可能為其堂叔(沈)呂渭或呂時敏。書法宗二王,繪畫及畫論集明以降之大成。
沈宗騫;家世;生平
湖州馬要沈宗騫是清代中期重要書畫家、畫學(xué)理論家,其著作《芥舟學(xué)畫編》是中國畫學(xué)理論集大成的卓越著作①,近代以來為中日畫學(xué)理論學(xué)者所重視[1],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在清代中期名盛一時,后世有贊譽(yù)他是“乾隆朝繪畫第一人”[2]。關(guān)于他的生平研究語焉模糊,錯訛輾轉(zhuǎn)。這里從相關(guān)族譜、方志、筆記、詩詞匯編等資料對沈宗騫的生平、家世等,進(jìn)行資料梳理歸納,以供參考。
沈宗騫屬湖州馬要沈氏家族。馬要沈氏家譜②,所見有萬歷十一年(1583)沈塾《馬要沈氏族譜》七卷,有清代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永思堂印、沈宸奎等《重輯馬要沈氏族譜》十一冊二十六卷,清譜在明譜基礎(chǔ)上增訂?!睹魇贰酚旭R要沈氏三位入科舉人物列傳,明清湖州府志、烏程縣志③載有詳細(xì)馬要沈氏科舉名單及其代表人物小傳,南潯等臨近鄉(xiāng)鎮(zhèn)志也多有錄及。
馬要,現(xiàn)湖州南潯區(qū)馬腰村,此地存洪城古城遺址。光緒七年《烏程縣志》載:“馬要村、新城村俱在縣東南六十里四十五都。”④乾隆十一年《烏程縣志》同?!赌蠞≈尽肪砦遽橄镙d:“一在鎮(zhèn)西南厭二圩,馬要與南潯兩鄉(xiāng)分界處?!雹莓?dāng)時南潯和馬要為兩個鄉(xiāng)鎮(zhèn)[3]273。現(xiàn)今的南潯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之譽(yù)[3]273,《南潯志》引“溫棐忱七里村志”載:“村之西有馬溪,度其里可七里。其南為潯溪,度其里可七里……有夸其先者曰:馬溪世家沈氏有相國焉,潯溪世家朱氏有相國焉,吾里之顯亦家相也。三相國相距凡七里,至今以為謠七里所由稱歟。”*卷六:村莊,第16頁。馬要沈氏在明中期以降是這片地域重要的世家。
馬要沈氏族人著作豐富,族譜記載族人著錄甚夥。以文聞于當(dāng)世及后世的有沈秱、沈節(jié)甫、沈演、沈爾煌、沈祖惠等,*(1)《千頃堂書目》(黃虞稷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載:沈節(jié)甫:《代庖公案》八卷(第742頁),《琬琰廣錄》(第268頁),《西吳琬琰錄》(第274頁),《玩易樓藏書目》二卷(第295頁),《先正由醇錄》(第326頁),《國朝紀(jì)錄匯編》二百十二卷(第138頁),《太樸主人文集》十五卷(第599頁),《沈節(jié)甫奏議》八卷(第742頁),《紀(jì)錄匯編》二百十六卷(第401頁);沈秱《觀頤集》二十卷(第599頁);沈漼《沈文定公集》二十卷(第635頁);沈演《河山集》六十四卷(第635頁)。(2)《明史·藝文志》(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張廷玉等,卷九十九,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載:沈節(jié)甫《紀(jì)錄匯編》二百十六卷(第1433頁),沈秱《觀頤集》二十卷(第1459頁),《沈節(jié)甫文集》十五卷(第1459頁)。(3)王兆鵬、萩原正樹《〈全明詞〉補(bǔ)遺——日本藏稀見明人別集所載詞輯錄之一》,載《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07年,第1期,第28頁?!吧蜓?1566—1638)詞8首,載沈演《止止齋集》卷七十《小詞》,明崇禎間刻本,日本尊經(jīng)閣文庫藏。”(4)光緒《烏程縣志》卷十七人物六(第3頁):“沈爾煌,字翼昭,號鳳宇,節(jié)甫曾孫,康熙壬戌進(jìn)士,官公安縣。工小令,入瑤華集選。與陳維崧、成德王、王士禎歌詩相贈答。爾煌妻亦能詩。士禎賦被園偕隱詩云:君才似秦嘉,閨中有徐淑,閑吟贈婦篇,或歌夜來曲。其風(fēng)趣焉,不可及也。羅志《吳興詩話》?!鼻濉恶R要沈氏譜》載:“爾煌,字鳳于,號碧山,娶潘氏。”后附有詳細(xì)小傳。《清代詩文集匯編(15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61-546頁)影印清康熙本《被園詩集》七卷、《被園文集》一卷,署“吳興沈爾璟鳳于著”?!度逶~·順康卷九》(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5430-5468頁)載“沈爾璟”186首,述:“字冀昭,又字鳳于,浙江烏程人……官湖北公安知縣。著有《月團(tuán)詞》?!辈⒆⒚髟~錄自“《瑤華集》”。故此沈爾璟為沈爾煌。(5)錢仲聯(lián)《清詩紀(jì)事·乾隆朝九》(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484-5489頁),載沈祖惠一首?!白趾缰郏K吳江人。乾隆十七年壬申進(jìn)士。官江西高安縣知縣,有《三秦游草》一卷、《洞庭湖游草》一卷、《拾存草》二卷、《經(jīng)進(jìn)草》一卷?!薄吧蚝缰巯壬越?jīng)學(xué)為制藝,有子榮河能傳其業(yè),十五歲卒?!鼻羼R要譜卷十九(第4-5頁):“祖惠,字屺望,號虹舟……子一,榮河。”后附有詳細(xì)小傳。(6)《湖州詞征三十卷》(朱祖謀,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6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卷二十八錄沈秱兩首。(7)《國朝湖州詞錄六編》(朱祖謀,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6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卷一錄沈爾煌八首、沈爾煜一首。其中以今存沈節(jié)甫大型元明善本叢書《紀(jì)錄匯編》為代表。
家族富裕,僅沈演一戶,“尚書富甲江左”*楊鳳苞《沈簡討傳》,見《秋室集》,卷四,《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7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5-56頁。。
明代馬要沈氏從七世開始,至明崇禎,又隨南明魯王*楊鳳苞《沈簡討傳》。,科舉仕宦繁盛。入清順康乾,至沈宗騫的十五世,進(jìn)士及第仍連綿,族人著錄豐富,為明清典型科舉大官宦書香世家,其中以十、十一世為盛,以沈節(jié)甫及其子漼、演為代表。西宅支明清兩代卷入幾宗大案[3]277。如,沈漼[4]、沈演,一時重臣,漼為閹黨,為后世所詬*詳見《明史》卷二百十八“沈漼傳”,附沈節(jié)甫、沈演傳。張廷玉等《明史》(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卷九十九,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第3199-3201頁。另外,三人做官時的事跡散見《明史》其他多處。。南明魯王復(fù)社反清通海謀叛案,發(fā)生在沈宗騫高祖、曾祖輩,沈演養(yǎng)子沈榮、孫子重熙(繼子沈楘之子)等遇難。*楊鳳苞《沈簡討傳》。順治丁酉科場案發(fā)生在沈宗騫曾祖輩,西宅多戶受牽連,沈演后代受禍最大,其家傳至十五世無嗣。整個家族縱向來看,清代前中期雖比整個明代差,但也于乾隆五十八年修家譜,出現(xiàn)進(jìn)士舉人,也出現(xiàn)大畫家沈宗騫。[3]278
芥舟的嫡系十世祖沈節(jié)甫,編大型元明善本叢書《紀(jì)錄匯編》二百一十六卷一百二十三種*《叢書集成初編目錄》,“紀(jì)錄匯編”條,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7-18頁。,編《玩易樓藏書目錄》二卷,并建有“玩易樓”藏書,可見其家藏書之豐厚;又編《由醇錄》收書十三種三十七卷,匯編儒家的鄉(xiāng)約、家訓(xùn)、禮儀、修身等教義,適合作傳統(tǒng)家庭的家訓(xùn)族規(guī)讀本。*參見李正輝《明萬歷二十四年刻本〈由醇錄〉考論》,載《蘭臺世界》,2014年,第14期,第135-136頁。同時沈節(jié)甫也是明中期湖州大學(xué)者文化社團(tuán)“逸老續(xù)社”成員*參見郭紹虞《明代的文人集團(tuán)》,張燕瑾、趙敏俐《20世紀(jì)中國文學(xué)研究論文選·明代卷》,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2010年,第55頁。,交游廣泛。沈節(jié)甫仕途生涯成功,聲譽(yù)佳好,藏書豐厚,家訓(xùn)嚴(yán)格尚正統(tǒng),朋友圈廣泛,給予他這房的興盛打下很好的基礎(chǔ)。也可見沈宗騫家學(xué)源淵的深厚,儒家正統(tǒng)的家風(fēng)。不難理解他書畫宗二王、繪畫宗清初四王正統(tǒng)文人畫的審美意識[5-14]。
清譜“十五世·西宅·沈宗騫”條載:“字熙遠(yuǎn),號芥舟。娶溫氏??滴醵∮衔逶率迳A⑿昼孀愉?。入烏程學(xué)。載府志。”“載府志”為手抄字,其余為印刷字,乾隆湖州府志無沈宗騫(下稱芥舟)條,同治府志有,知手抄字系同治府志出版后所補(bǔ)。無卒年,時年(1793)76歲,尚在世。同時,所見芥舟畫作《山水》橫批[15]署款:“乾隆乙卯(1795)夏六月作于研圃之君子蘭前,芥舟時年七十有九。”另一幅畫署款:“嘉慶丁巳(1797)春二月仿高尚書筆,沈宗騫,時年八十有一?!?部分沈宗騫畫作查自雅昌藝術(shù)網(wǎng)(全球最重要中國藝術(shù)品文物拍賣網(wǎng)絡(luò)基地,里面物品均為全國各大拍賣公司文物)的拍賣文物,此處圖作的拍賣編號是0183,下同。兩幅圖署款與族譜所載吻合??芍嬷凵诠?717年農(nóng)歷五月十五(新歷6月23日),屬雞,夏至第二日。
至于卒年,除清馬要譜成書年份,還有兩條文獻(xiàn)供參考。
《蜀岡紀(jì)游圖》*拍賣編號0688,水墨紙本長卷。落款:“黃鶴山樵……戊辰六月,芥舟沈宗騫?!绷硪粍t《山水圖》載*拍賣編號0310,水墨紙本立軸。:“丁丑冬夜挑燈閑話到清絕處,偶拈此以寄興,便覺筆墨間亦少塵氣,若欲與作家抗衡,則我豈敢。硯灣圃者芥舟呵凍書。”上文“仿高尚書”落款嘉慶丁巳年(1797),這里兩幅畫作落款:戊辰(1808)六月,丁丑(1757或1817)??芍螒c年間,芥舟還在作畫。
據(jù)上述,芥舟生于1717年,或至1817年還在進(jìn)行繪畫創(chuàng)作,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
至于晚年主要居住地,《墨林今話》載:“居烏程之硯山灣,自號研溪老圃。草堂數(shù)椽,環(huán)以水竹,紙窗木塌,圖史羅列,翛然隱士廬也?!?蔣寶齡《墨林今話》,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9,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第073-098頁。記載芥舟生平的重要文獻(xiàn)材料,主要有馮金伯《墨香居畫識》、蔣寶齡《墨林今話》、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錄》等所錄條目。蔣寶齡在《墨林今話》卷一有篇自序,提到:“秀水張浦山征君先著畫征一書,南匯馮墨香廣文,搜采群言又成……爰就平生所見,以補(bǔ)其缺?!睋?jù)此知《墨林今話》撰寫,以張浦山《國朝畫征錄》和馮金伯《墨香居畫識》為重要參考文獻(xiàn)。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錄》所錄費(fèi)丹旭題識,作于光緒己亥年(1839)年間。乾隆二十三年和同治府志、光緒《烏程縣志》“沈宗騫”小傳多有重疊,信息少。故此處以《墨林今話》為主,其他文獻(xiàn)為輔?!赌纸裨挕飞蜃隍q條如下:“吳興沈芥舟,文學(xué)。宗騫曩以書畫遍游吳越,雅負(fù)盛名。居烏程之硯山灣,自號研溪老圃。草堂數(shù)椽,環(huán)以水竹,紙窗木榻,圖史羅列,翛然隱士廬也。書法兼二王,畫兼山水人物,刻意入古,功力甚深。一時名公咸重之。著有《芥舟學(xué)畫編》四卷,痛斥俗學(xué),詳論正法。足為畫道指南。生平杰作有《漢宮春曉》《萬竿煙雨》二圖,為賞鑒家所寶。有神品之目《萬竿煙雨圖》,今在聞川計二田家,筆墨秀潤華滋,在子久、思翁之間。晚年則純用焦墨矣。芥舟藏有方方壺墨竹一幀,有金華宋學(xué)士士濂跋,誠為墨寶。后因其子聘張君芑堂之女,以此為聘。后為有力者刻一石易去。見陳無軒《湘管齋寓賞編》?!?后為墨竹品評語,不錄)芥舟畫作落款、《芥舟學(xué)畫編》自序,有“研灣老圃”“研灣老人”字樣。另一幅畫款識提到:“深柳讀書堂。乾隆甲辰(1784)夏四月,芥舟沈宗騫。鈐?。荷蜃隍q印(白),鑒藏?。杭以诔幧綖?朱)。”*雅昌編號0995,設(shè)色紙本立軸。崇禎、光緒《烏程縣志》所載,無硯山,有峴山。硯山灣可能是峴山臨水處。同治府志“沈宗騫”條*卷十八,人物傳·藝術(shù),第41頁。標(biāo)明該條參考《輶軒錄補(bǔ)遺》《墨香居畫識》《墨林今話》。載:“世居馬要一洲,水道迂曲。曰廿三灣?!背?硯)山和廿三音形均相似,硯山灣最有可能即馬要廿三灣。
“一時名公咸重之”,這里的文獻(xiàn)比較多,此處“名公”從帝師、其他名臣到江南名士。而芥舟的啟蒙師極可能是他的堂叔沈渭,后博取百家。弟子則集中在烏程境內(nèi)。
(一)求學(xué)
除早年師承外,古代畫家重“傳移模寫”,臨摹前代優(yōu)秀畫家的畫作,是一門日常功課。另外,文人水墨畫書畫同源,相互促進(jìn),書法練習(xí)也是古代畫家一門日常功課。還有綜合文化素養(yǎng),給予畫作以持久生命力、書卷氣。
1.啟蒙師
呂學(xué)字時敏號海山,善寫照,更精人物山水。康熙時……制屏為贈……寸人豆馬山川草木躍躍欲活,懸諸吳市東南,行者咸駭嘆……曾為貝子某寫群仙圖恭?!]為畫院長,固辭不就……其寫照之妙如此。無子,繼子渭,字名世,沈文定公漼曾孫,能傳其筆法,名噪一時。*《南潯鎮(zhèn)志》卷十三,人物二,“呂學(xué)呂渭赫坤”條。
這條文獻(xiàn)末尾,《南潯鎮(zhèn)志》編者標(biāo)明參考《研北居瑣錄》,此書作者是清初南潯人范穎通*《南潯鎮(zhèn)志》卷十三,人物二,“范鍇”條。同見該書卷卅二,著述二。,“研北居,在南柵,為居士范穎通著書處?!?民國《南潯志》卷九,宅第第一。范穎通住處和馬要沈氏鄰近,又時間段吻合,可信。馬要沈氏清譜十四世西宅部分載沈渭:“渭,字名臣,康熙己未(1679)十一月初一生?!笔皇郎驖y后兩代單傳,至十四世有四子,沈渭排第四,是芥舟的嫡系堂叔(芥舟父對南生于康熙乙卯〔1675〕)。*卷十四,第4頁。沒載沈(呂)渭卒年。沈漼曾孫過繼給呂時敏,并能傳其筆法。呂時敏擅長寫照,精于人物畫(由上述知芥舟也善寫照,精于山水),傳于沈渭。所以,芥舟繪畫的啟蒙老師極有可能是堂叔沈渭(呂渭)或呂時敏,從而得呂時敏衣缽。
而在清初已成名的烏程老畫師有:
嚴(yán)英,字臥山,烏程人。善山水松竹,尤工小米法……晚歲倦游,結(jié)廬依墓以老。
張御乘,字駕六,號適圃,烏程人。工翎毛樹石……于古今名家外別出一奇……名動京師……歸隱苕之清塘門外。*以上兩條文獻(xiàn)見乾隆李堂府志卷二十五藝術(shù)。
李堂府志成書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芥舟時年41,載于府志的烏程名畫師嚴(yán)氏、張氏,加上呂氏父子,他們善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晚歲歸隱鄉(xiāng)里。若不是芥舟直接的繪畫師傅,也從另一個側(cè)面見烏程清初繪畫整體水平,生長于其間的芥舟是否受益于鄉(xiāng)里的繪畫藝術(shù)底蘊(yùn)呢?
2.臨摹功課
所見芥舟畫作題名落款,他“仿”歷代諸名家甚多,例如:唐李成、韓滉,五代荊浩,宋代筆意,元趙孟頫、高克恭、管道升、吳鎮(zhèn)、黃公望、王蒙、倪瓚,明沈周、董其昌,等等。*[唐]庚午春三月仿李營丘(按:李成)筆意。硯灣沈宗騫。(雅昌編號1417)沈芥舟仿韓滉七才子圖。(雅昌編號0285)[五代]乾隆辛丑春壬正月擬洪谷子(按:荊浩)筆作溪山隱讀圖。硯灣老圃沈宗騫。(雅昌編號0273)予嘗見巨然雪卷,亦如營邱遺法,但不以粉填空處。試擬之,無分合者。芥舟騫。(雅昌編號0381)[宋]嘉慶元年六月下浣,沈宗騫寫宋人意。(雅昌編號2204)[元]乾隆丁酉長夏芥舟沈宗騫仿松雪翁(按:趙孟頫)筆。(雅昌編號0925)仿高尚書(按:高克恭)。芥舟。(雅昌編號0438)仿天水夫人(按:管道升)遺法,芥舟沈宗騫。(雅昌編號0708)甲寅春二月,仿梅道人(按:吳鎮(zhèn))筆。芥舟沈宗騫。(雅昌編號1129)仿大癡道人(按:黃公望)筆。芥舟道人沈宗騫。(雅昌編號2884)庚辰冬日仿黃鶴山人(按:王蒙)鐵網(wǎng)珊瑚筆意,騫。(雅昌編號0381)芥舟仿云林(按:倪瓚)。(雅昌編號0456)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仲冬月上浣。仿元人筆意。芥舟沈宗騫。(雅昌編號0830)[明]家白石翁(按:沈周)題自畫云山圖。芥舟騫。(雅昌編號0381)唐李升善沒骨山水,董思翁(按:董其昌)當(dāng)仿之,秀潤古雅,灼灼如芙蕖出水,又如美女靚妝,當(dāng)牖明麗欲絕,惜不能再得華亭妙腕也。辛卯孟秋芥舟沈宗騫。(雅昌編號0034)此外,《芥舟學(xué)畫編》里對清中期以前的各代名家繪畫理論和各個歷代名畫師有精細(xì)而宏大的歸納評述,并在該書自序提到“從鑒藏家縱觀前輩遺跡”[16]70。
3.書法功課
清人對芥舟的書法藝術(shù)有過概括:“小楷章草及盈寸大字,皆具古人神致魄力。”*見《墨香居畫識》“沈宗騫”條。此外,他還參與整理出版清初金石名家王澍的《淳化秘閣法帖考正》(乾隆三十三年冰壺閣刻本,清王澍撰、沈宗騫臨帖、陳焯較畫)和《虛舟題跋》*陳焯《竹云題跋跋》,見吳勝注評《王澍書論》,南京: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08年,第522-523頁。。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所制《淳化秘閣法帖》十卷,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第二、三、四卷為歷代名臣書,第五卷是諸家古法帖,第六、七、八卷為王羲之書,第九、十卷為王獻(xiàn)之書,收羅之富空前。[17]足見芥舟書法博取古代眾名家,并見其對二王臨摹之功力。
和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相對應(yīng)。芥舟的繪畫創(chuàng)作,長卷和扇面“刻意入古”“功力甚深”[18]。這反映芥舟藝術(shù)創(chuàng)作“師古”“崇古”的傾向,而他書法所師法的古人以二王為尊。從他所仿的名家及《芥舟學(xué)畫編》論述可見,是文人山水畫的正統(tǒng),以南派為主,北派兼之。
4.綜合藝術(shù)素養(yǎng)
在《芥舟學(xué)畫編》中隨處可見他用寫作、下棋、書法等其他傳統(tǒng)文藝種類的創(chuàng)作同繪畫創(chuàng)作進(jìn)行類比。如,“千巖萬壑,幾令流覽不盡。然作時只須一大開合,如行文之有起結(jié)也。至其中間虛實處,承接處,發(fā)揮處,脫略處,隱匿處,一一合法”(布置)[16]70,“作畫之道,大類奕棋。低手扭定一塊,所爭甚小,而大局之所失已多。國手對奕,各不相爭,亦各不相讓,自始迄終,無一閑著”(布置)[16]80,“老杜詩‘元?dú)饬芾煺溪q濕,蓋善言用墨者矣’”(用墨)[16]78,“如學(xué)行文,先于虛字口氣輕重轉(zhuǎn)折之間,都已明白,布置色澤,自然水到渠成矣”(作法)[16]85,“倪云林詩云:‘?dāng)M將爾雅蟲魚筆,寫出喬林古木圖?!w言生動流活之趣,如蟲魚也,亦即余所論似嫩之妙諦也”(神韻)[16]88,“畫與詩皆士人陶寫性情之事,故凡可入詩者,皆可入畫。然則畫而俗,如詩之惡,何可不急為去之耶”(避俗)[16]89,“畫雖藝事,古人原借以為陶淑心性之具,與詩實同用也”(避俗)[16]90,等等。
綜上述,芥舟家學(xué)、家風(fēng),烏程鄉(xiāng)里的繪畫底蘊(yùn)及其啟蒙師,還有他后來對歷代眾家繪畫作品和畫理的熟悉,可見到芥舟對傳統(tǒng)多種文藝種類的熟悉,藝術(shù)理念崇尚南派正統(tǒng)。也難怪連國外文藝?yán)碚摷叶几袊@道:“巴克桑德爾就曾十分驚嘆于十八世紀(jì)中國文人沈宗騫(Shen Tsunghsien)對國畫圖像中的運(yùn)筆、印跡和線條等的精到體會。他同時斷言,唯有沈宗騫這樣的個體或者讀者方能達(dá)到這樣細(xì)致入微的理悟水平,因為這些人身居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之中。”[19]
(二)乾隆朝名公仰慕
“一時名公重之”,芥舟在當(dāng)時全國范圍內(nèi)影響力大,諸多乾隆朝的重臣名士對他甚是仰慕。
周煌?!妒T觀瀑圖卷》[20],芥舟在乾隆己丑三十四年(1769)所繪。卷首落署:“奉為海山師傅,皇十一子?!庇≌聻椤坝垃w之印”。拖尾詩落署分別有“皇六子”(乾隆第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劉鏞、翁方綱、鐵保齊名的清代書畫家四大家之一)、“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皇次孫”(乾隆長子永璜的次子綿恩)。以永瑆、永瑢、永璇等為代表的清代中期愛新覺羅皇室書畫藝術(shù)造詣頗深*李理:《愛新覺羅家族全書8·書法攬勝》,“永瑆”“永瑢”“永璇”條,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68頁。,且有封建時代的皇室身份。
周煌(1714—1785),字景垣,號海山。1769年時提督浙江學(xué)政,1779年充四庫全書館總閱,1782年任上書房總師傅(嘉慶帝師),乾隆御賜紫禁城內(nèi)騎馬。*王鑒清《涪陵縣續(xù)修涪州志》卷十一人物一鄉(xiāng)賢,民國十七年(1928),第4-5頁,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網(wǎng)·數(shù)字方志。芥舟繪這幅圖時,周煌任浙江學(xué)政。上面的拖尾詩是周煌調(diào)任京城后,諸皇子所補(bǔ)??梢?,芥舟繪畫為周煌所賞識,后周煌將這幅畫帶上京城,也為乾隆諸皇子所見。
錢大昕,曹秀先?!皣L見賞于曹地山、錢辛楣諸巨公。”[18]曹地山即四庫全書總裁曹秀先,錢辛楣即清樸學(xué)大家錢大昕。
李堂。時任湖州知府“肻庵先生倩馬腰沈芥舟茂才宗騫繪《六客圖》。極筆墨之妙。六客者,協(xié)戎昆明趙際斯國盛、征士秀水張浦山庚、吉士歸安孫潛村見龍、編修歸安沈篙師榮仁、編修桐鄉(xiāng)鈕駕騏仙汝騏及先生也?!?戴璐《吳興詩話》卷十六,《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70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63-264頁。戴璐是馬要沈氏的曾外孫,見清譜首序。知府宴請五位高官名士,請芥舟將這次宴會情形繪圖留念??梢姡骸袄蠲\庵太守尤禮敬之。”*同治府志“沈宗騫”條。
此外,有一些芥舟所繪的水墨手卷,后紙往往有眾多名士題款。
《瑤池仙境圖》*雅昌編號828。,芥舟作于乾隆戊戌年(1778),后紙有阮元、翁方綱跋。阮元書題畫詩,而翁方綱跋提到:“沈宗騫畫,予昔在梁太常家觀得一卷?!苯又且欢钨澝乐o。此處梁太常是否為翁氏同期名公梁同書?
1768年芥舟為進(jìn)士、阜平縣知縣朱笠亭所繪小像,除芥舟摯友陳焯外,還有十四位乾隆年間科班名宦題跋,其中包括錢大昕。*“《松風(fēng)管弦圖》。圖為十六世族祖笠亭公所藏(公名琰,字桐川,自號樊桐山人,乾隆丙戌進(jìn)士,官直隸阜平縣知縣),畫者沈宗騫(字芥舟,浙江歸安人,諸生),乾隆戊子冬,沈君為公寫小像,至乙未六月,公自為補(bǔ)景,立于萬松深處。引云東逸史詩句,以松風(fēng)管弦名圖,引首隸書五大字,書者徐堅(字孝先,江蘇吳縣人)。題者:陳焯(字無軒,號映之,浙江烏程人,廩貢生,官鎮(zhèn)??h訓(xùn)導(dǎo)。集《蘭亭序》四言八韻)、沈初(字云椒,浙江平湖人,乾隆癸未榜眼,由編修官至戶部尚書,謚文恪。七絕五首)、宋葆淳(字芝山,山西安邑人,乾隆癸卯舉人,官解州學(xué)正。七古一首)、徐天柱(字擎士,號西灣,浙江德清人,乾隆己丑榜眼,官編修。七律四首)、張書勛(字酉峰,江蘇吳縣人,乾隆丙戌狀元,由修撰官至中允。七古一首)、王學(xué)渟(字莘園,浙江錢塘人,乾隆丙戌進(jìn)士,官四川大邑縣知縣。水龍吟詞一首)、潘庭筠(字德園,浙江錢塘人,乾隆戊戌進(jìn)士,由編修官至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五古一首)、汪永錫(字曉園,浙江錢塘人,乾隆甲戌傳臚,由編修官至內(nèi)閣學(xué)士。七古一首)、陸費(fèi)墀(字丹叔,浙江桐鄉(xiāng)人,乾隆丙戌傳臚,由編修官至禮部侍郎。七古一首)、陳樽(字古衡,號酌翁,浙江海鹽人,乾隆丙戌進(jìn)士,官四川新津縣知縣。五古一首)、董襄(字濟(jì)泉,號苕庵,浙江烏程人,嘉慶丁卯舉人。五律二首)。公卒后(按公卒于阜平縣署,在乾隆四十五年,時年六十有八),其子青逵族祖(按青逵公名春暹,國子監(jiān)生)。于嘉慶中,以遺像乞人補(bǔ)題,題者錢大昕(號曉征,號竹汀,江蘇嘉定人,乾隆甲戌進(jìn)士,由編修官至少詹事。五律一首)、徐大榕(字惕庵,江蘇武進(jìn)人,乾隆壬辰進(jìn)士,由戶部主事官至山東濟(jì)南府知府。七古一首)、唐仲冕(字六枳,號陶山,湖南善化人,乾隆癸丑進(jìn)士,由江蘇知縣官至陜西布政使。七古一首)、王循(字北谷,湖北石首人,仕履未詳。七古一首)?!币娭炫韷邸栋矘房灯绞译S筆》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34-235頁。
還有一幅芥舟手卷《乘風(fēng)破浪圖并諸家題詠》*雅昌編號1383,設(shè)色絹本手卷。“乾隆甲申(1764)長至前三日,芥舟沈宗騫寫于旭升書塾。”引首:“乘風(fēng)破浪圖。茶山錢維城?!本砗笥欣钶徕?、張九鈞、楊大琛、顧震、汪廷鉞、王增、李治運(yùn)、明中、高樹勛、錢大昕、焦瑾、唐若瀛、李格、張旸、陳鳳舉、任敘典、曹秀先、梁征、馮浩、張錫谷、王承淮、王淑娟、沈灝、熊常錞、王統(tǒng)仁、楊殿邦、玉輅、侯篤、趙元中等題跋。該帖釋文,提到著錄《三邕翠墨簃題跋》四卷,李葆恂撰,有民國十一年(1922)《義州李氏叢刻》本。此畫釋文是否錄在李書,待考。,里面陸續(xù)有包括錢大昕、曹秀先等三十多位乾、嘉、道、咸名士題跋。
這些長卷題跋里,錢大昕、曹秀先、翁方綱、阮元等是芥舟仰慕者,有些題跋有時并不單是沖芥舟而去,不過也從另一個側(cè)面見他畫作的檔次,及過目名公之多,流傳之廣。
“我們不能不懷疑,他(芥舟)可能是先從寫真這個專業(yè)起家的。因為在那時,寫真畫在吳興、蘇州一帶是作為使用繪畫盛行很久的。豪紳士夫之流,經(jīng)常為了種種聚會(詩文結(jié)社、親朋盛會等),請寫真家畫行樂圖,以及詩文出版的小影插圖、紀(jì)念性質(zhì)影像等。所以當(dāng)時的寫真家,畫件很多,生活得很好。如果沈氏確實精通寫真的話,是可以安定生活的;同時也可能接近一些豪紳士族?!?史怡公《沈宗騫傳略》,見《芥舟學(xué)畫編》,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9年。這個推測有一定道理。不過芥舟家族是大官宦世家,雖不如明中期鼎盛,也還很有家底,不必顧慮生活安定與否。且他的學(xué)畫啟蒙老師極有可能是他“名噪一時”的堂叔。整個家族入清后中舉人也多,不必靠繪畫創(chuàng)作才能接近豪紳。
同時,除乾隆朝名公仰慕芥舟外,他在鄉(xiāng)里也備受推崇。
《吳興詩話》載:德清人士徐事愈,性至孝,徐的父親晚年得了目疾,眼眶四周流膿,百藥無效。徐事愈于是每天早上用舌頭為其父舔凈眼眶周邊的膿。不久后,徐父的眼疾痊愈。此事為鄉(xiāng)鄰所稱道。徐事愈的兒子為紀(jì)念這件大孝之事,教育后代,請沈芥舟繪《晨窗舔目圖》。*戴璐《吳興詩話》卷十,第233頁。
芥舟曾為鄉(xiāng)里德高道士作“青山賣藥圖”*雅昌編號1904,水墨紙本手卷?!岸∮霞纹?1777)六日芥舟沈宗騫作”,“青山賣藥圖。澉水東三里有青山,蒼翠郁盤。宋志云:澉浦之主山也。山麓有醫(yī)靈道院,院前水能愈疾,人多汲之,蓋山鐘靈氣使然。公超煉師心存利濟(jì),常往來是,因?qū)賲桥d沈君芥舟作照,余為題其卷端,曰:青山賣藥圖。時乾隆戊戌秋日,張宗本?!焙蠹埳蛏兄摇埧?、陳樽、吾祖望、胡光龍、方夢魅、黃仙根、陳夢墀、陸以謙、吳登稼、朱丕烈、吳東發(fā)、朱瑞椿、翟元、章光曾、張宗軾、張燕昌等湖州十七位名士為退谷煉師畫像題詩,署年自乾隆戊戌(1778)至嘉慶癸酉(1813)。,前紙題跋述創(chuàng)作緣起:海鹽澉水青山為當(dāng)時道教圣地,此山中的一位有善行的道師,為四周鄉(xiāng)民所敬仰,家鄉(xiāng)士人邀芥舟作“青山賣藥圖”,后有十七位當(dāng)?shù)孛款}跋,中有張燕昌。
芥舟為表揚(yáng)孝道、紀(jì)念得道名師的主題畫,可見芥舟在當(dāng)時道德聲譽(yù)、繪畫技藝為鄉(xiāng)里士人圈、民眾所認(rèn)同。
(三)鄉(xiāng)里的摯友和徒弟
上述名公更多是芥舟的崇拜者,見其在世時影響力,而他的徒弟、摯友,更直接和他的藝術(shù)養(yǎng)成、傳承有關(guān)。芥舟的徒弟記載較多,摯友方面有直接文獻(xiàn)可考的是陳焯(無軒)、張燕昌(芑堂)等。此外,芥舟晚歲隱居時,和當(dāng)時鄉(xiāng)里的文士交游廣泛,如嚴(yán)光祿等。其他摯友有迮朗*見迮朗《三萬六千頃湖中畫船錄》卷三十二,黃賓虹、鄧實編《中華美術(shù)叢書》初集第十輯,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61頁?!笆搪迳瘛睏l:“吾友沈芥舟嘗以龍眠白描法寫洛神?!薄巧叫?見《墨林今話》,第073-205頁?!皡切闵健睏l:“吳晚青山秀,字人虬,震澤貢生。善山水,亦長寫生。與吳興沈芥舟交善,曾索芥舟寫《硯灣耦耕圖》,又寄芥舟有句云:‘吳興吾好友,詩化互磨錯。時來信宿淹,床聯(lián)晚青閣。’生平詩稿甚富,身后遂散佚。吳枚庵懷舊集選存數(shù)首,非其至也。畫亦罕傳。”、張燕昌*《芥舟學(xué)畫編》,“用筆”,第74頁:“吾友張文魚論書,嘗有結(jié)心之言。”、戴璐、朱辰應(yīng)*朱辰應(yīng)《虛舟題跋序》,見《王澍書論》,第524頁。等。
烏程人陳焯和芥舟交往文獻(xiàn),有時人所見的追憶,有兩人合作的書畫題跋文字,有兩人合作整理的書籍,例如:戴璐《藤陰雜記》載:“陳無軒焯,肄業(yè)成均,館虎坊橋韓城王公邸……余于乙卯至齋,壁有沈芥舟《瀟湘八景》?!盵21]
有一幅沈畫、陳書所制的《山林幽趣圖》里有兩人的題跋,敘述了這幅畫創(chuàng)作的緣起和經(jīng)過,題跋釋文如下*釋文參考李慧芹《清·沈宗騫〈山林幽趣圖〉》,見《山東文物叢書:書畫》,濟(jì)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第332-334頁。又《山林幽趣圖軸》,載《藝苑掇英》,1981年,第24期,第21頁。此外沈畫陳書作品還有乾隆辛卯年陳書、沈畫制《洛神》書畫冊。見雅昌編號0733。:
吾友無軒陳二復(fù)作閩游,余以未及候送悵然,作此畫以當(dāng)揖別。乾隆辛卯(1771)二月五日芥舟沈宗騫。(中上)
悵望前綏數(shù)后塵,飛鴻留爪畫圖新,層巒疊嶂羊腸路,仿佛霞關(guān)下劍津。越七日花朝題于德清道中,映之。(左上)
瘦沈有畫癖,日可數(shù)十幅,興到贈無軒,孤過拔俗。吾友穆庵鑒別真,略去其跡觀其神,寢食可忘不忘此,往往嘆想書來頻,無軒豈是吝惜人,靳固不與亦戲也。此畫難酬君愛多,云山萬疊勞如何?壬辰(1772)四月廿五日浮玉山人陳映之題于南浦書院鐵遂巖。(右上)
陳焯去福建辦公,芥舟來不及相送甚是悵然,贈畫以抒懷。陳焯字里行間放得開,也可見兩人平日相處的頻繁(“書來頻”)與真摯。“瘦沈”“日可數(shù)十幅”若不是朋友間戲言、典故,可得知芥舟的體型及其對繪畫創(chuàng)作的熱忱。
兩人合作整理出版王澍兩本重要著作,陳焯私宅請芥舟創(chuàng)造壁畫,平時書畫交往、言談之詳記,足見兩人甚是親密。
陳焯編著有《湘管齋寓賞編》,該書成書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為《學(xué)畫編》成書次年,為書畫著錄類著作,收錄陳焯所見唐代到明代的書畫作品140多件,陳焯對收錄的每幅作品都做了詳細(xì)的介紹,如畫作的尺寸、款式、題記、印章、原文等,并在每件作品尾作題跋語,說明該作品的藏家或藏地,是一部極其詳細(xì)的書畫著錄書。*參見《中國畫學(xué)著作考錄》“湘管齋寓賞編”條,第548頁。對照芥舟的《芥舟學(xué)畫編》,兩部著作成書僅隔一年,一部為詳盡的書法題跋錄,一部為集大成的畫論著作,兩書都做了很細(xì)致的研究整理工作,資料可以互通有無,兩者具有互補(bǔ)性。另外,芥舟的另外一個朋友、烏程隔壁吳江人迮朗在《學(xué)畫編》成書之后,相繼出版了幾本畫論著作。其中有一部《繪事瑣言》(迮自序于1797),是體例完整內(nèi)容詳盡的關(guān)于講解筆墨紙硯顏料等繪事器用諸物的畫學(xué)著作。*參見《中國畫學(xué)著作考錄》,“繪事瑣言”條,第558頁。一部為研究對象畫作、一部為畫論、一部為繪畫器用,三部書合起來,恰好是一部經(jīng)典而完整的畫學(xué)系列叢書。
張燕昌,字文漁,號芑堂,又號金粟山人,海鹽人清代書畫、金石名家。張燕昌是芥舟親家,也是陳焯摯友。
《墨林今話》載:“歸安陳無軒……與海鹽張芑堂征君交最契?!焙竺媸菑堁嗖乃囆g(shù)生平評述。*卷五,第073-147頁。
由上文知,張氏在芥舟畫后面的題跋見多幅畫作,芥舟還曾給燕昌繪過小像:
日前偶從書坊得原刻《逸事》一冊,有乾隆虎子沈廷芳序,錢人龍跋,金粟逸人小像頁,沈芥舟畫,蔣元龍贊,皆匯刊本所無。*轉(zhuǎn)引自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第8卷)》(39·029),“張芑堂逸事”,第166頁,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
若從古代門當(dāng)戶對來看,兩家是親家,身為書畫名家的張燕昌請芥舟為他繪自畫像,可見芥舟和張燕昌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影響力在當(dāng)時起碼是一個檔次。陳焯刻印《淳化秘閣法帖考正》《虛舟題跋》時,請芥舟臨摹、楷之,而不是請張燕昌,這從另一個側(cè)面見到芥舟比之芑堂,在書畫造詣上,抑或過之。
此外,芥舟在鄉(xiāng)里詩畫文士交游頻繁。如:
《聽竹堂訪沈芥舟宗騫》
近市僧廬靜,平疇小徑通。春生雁湖水,香散菜花風(fēng)。
有客帆初下,高樓座不空。相思今幾載,握手兩衰翁。*阮元、楊秉初輯,夏勇整理《兩浙輶軒錄》,第9冊卷36,“嚴(yán)光祿”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459頁。
此外如《過大云庵訪壽峰上人值沈芥舟宗騫、曹種梅秉鈞、楊耕香煥在座即同夜話》一首,也透露出同樣的消息。*《兩浙輶軒錄》,第7冊卷28,“薛廷文”條,第1913頁。
桐鄉(xiāng)嚴(yán)光祿搭船訪芥舟,來到芥舟住處——聽竹堂,屋內(nèi)座無虛席,兩個上了年紀(jì)的老朋友,隔了好些年才見面,噓寒問暖。可知芥舟晚年歸居鄉(xiāng)里的家屋叫“聽竹堂”,屋里來訪朋友多。若嚴(yán)氏詩沒用典故,寫實的話,聽竹堂是高樓,不是小茅屋。后詩薛氏講述他去大云庵訪高僧,碰到芥舟和幾個朋友也在,于是幾個朋友在寒冬里秉燭夜談??梢娊嬷酆彤?dāng)時鄉(xiāng)里文士交游密切。
從上述眾名公的仰慕,鄉(xiāng)人的推崇、追溯,所臨摹出版王澍兩部遺著,與張燕昌的比較中,隱約可推測芥舟在他活著的清代中期,不僅是“名重一時”[18],甚或“以書畫雄于時”*《吳興詩話》卷十六,第263-264頁。。
文獻(xiàn)所見芥舟的弟子集中在湖州府境內(nèi),計有溫純、溫一貞、陸楷、莘開及其妻徐湘生等。*“溫純,字一齋,號春湄,室號墨妙樓、亦頗簃,烏程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生,嘉慶十三年(1808)卒,年四十五。貢生,官處州訓(xùn)導(dǎo)。嗜搜覓秘籍,好儲古人法書、名畫、名印。善詩、古文辭,工書畫,兼精篆刻。自幼喜畫,得沈宗騫授法,少嘗從梁同書游,遂精書畫。書篆、隸、真、草皆能。畫精山水,運(yùn)筆落墨,混灝淵茂,力追董、巨,時稱吳興第一手。其手自臨摹古印數(shù)百方,故兼善鐵筆。著有《亦頗簃論書》《亦頗簃論畫》《墨妙樓鐵筆》《墨妙樓詩稿》?!薄吨袊媽W(xué)著作考》,第574頁?!皽匾回懀钟衷?,一字又賢,號也癡,室名臥癡樓,烏程人,乾隆十四年(1749)生,道光十年(1830)卒,年八十二。少為諸生,鄉(xiāng)試屢挫,遂棄舉業(yè),以詩書畫自娛。學(xué)書畫于沈宗騫。書以行草著稱。畫工六法,寫山水沉郁蒼秀,晚自成一家。生平不輕為人作,老益勤學(xué),神明不衰。著有《書畫管見錄》《也癡題跋》《臥癡樓詩稿》?!薄吨袊媽W(xué)著作考》,第563頁?!瓣懣鍏桥d人,字振之,號梅圃,工寫山水、人物、花卉。與同郡莘開,皆為沈芥舟弟子。開歿,無子,為之經(jīng)紀(jì)后事。友誼可嘉?!睂O濌公《中國畫家人名大辭典》,上海:神州國光出版社,1940年,第422頁?!拜烽_,清烏程人,字季張,號芹圃。工書、善畫,其畫山水、花卉、及寫真,無一不佳。尤精墨竹。為沈宗騫入室弟子,其配徐湘生,亦善繪事。倡隨之雅,人爭羨之。家貧,賣書畫以自給。年為五十須鬢皓白,竟以勞卒。藝林惜之?!薄吨袊嫾胰嗣筠o典》,第373頁。
溫純《虛舟題跋補(bǔ)原跋》記:“皆芥舟師所手書也。純自幼與師往復(fù),每于讀書之暇臨摹舊跡,不置而去,非求是于是書為有得?!?《王澍書論》,第526頁。溫純?yōu)轳R要鄰里南潯輯里村人,溫純從小在芥舟家里學(xué)畫,甚為親近。芥舟去世后,溫純收集并重刊芥舟遺作《虛舟題跋》。溫純較能傳承芥舟筆法(并得“梁同書”傳藝),他在鼎盛期被里人譽(yù)為“吳興第一手”,惜未滿五十即去世。其原配嚴(yán)氏和繼配吳氏具有畫名。*《墨林今話》,第073-167頁。
溫一貞,馬要人,“其先由輯里遷潯馬要,沈芥舟宗騫,一貞姑夫也。以書畫雄于時,從之游?!?《南潯鎮(zhèn)志》卷十三,人物二。芥舟無子,過繼長兄之子沈洄為嗣,其妻溫氏,即溫一貞姑母。和溫純相似,溫一貞從小隨芥舟生活、學(xué)畫,并陪同芥舟在吳越間游歷。
芥舟游吳越時,有兩三入室弟子從游,可能就有溫純、溫一貞和莘開,幾人中,莘開尤得芥舟稱許,芥舟撮合入室女弟子徐湘生嫁給莘開,莘開先于徐氏去世。徐湘生,南潯人,未成年即師從芥舟,蔣寶齡撰寫《墨林今話》時,她尚在世,年八十還能繪仕女、細(xì)筆山水畫,其書畫詩具佳,一時雅士爭羨之。*《墨林今話》卷六,第073-169頁。參考錢泳《履園叢話》,卷十一下,畫學(xué)·畫中人,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302頁。
芥舟號研灣老圃,莘開號芹圃,陸楷號梅圃,兩人同學(xué)于芥舟門下,莘開去世后,沒后代,陸楷為他料理后事。
此外,烏程人費(fèi)丹旭的先輩族人和芥舟有交往?!跋仁宕蟾改洗骞珦?jù)先輩傳聞謂先生著作宏富,讀書之余猶以筆墨自娛,見古書畫,縱談竟日,略無倦色……己亥冬十一月,后學(xué)費(fèi)丹旭謹(jǐn)識?!?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錄》,“沈芥舟水墨寫意士女冊”,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十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第407頁。費(fèi)丹旭不稱芥舟為師,只稱后學(xué)。沒提及他叔叔費(fèi)南村是否見過芥舟,只是據(jù)費(fèi)南村的先輩傳聞芥舟的日常生活。
所見芥舟入室弟子不多,多是鄉(xiāng)里人,重要男弟子多有不壽,他游吳越時由這幾位男弟子陪同,但他入室弟子們在后世文獻(xiàn)里所載不多,聲望遠(yuǎn)不如芥舟,在傳承芥舟書畫藝術(shù)方面沒能再找到確切的再傳弟子。芥舟為后世所熟知的,是他的畫論《芥舟學(xué)畫編》和他的留傳畫作。這雄于時的書畫家生平所載不詳,或許和他師徒的傳承有關(guān),也或許和他晚年歸隱有關(guān),或許是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在清代晚期所受的多種滅絕性戰(zhàn)亂有關(guān)。
綜上所述,沈宗騫,字熙遠(yuǎn),號芥舟,晚號研灣老圃,烏程縣學(xué)庠生,生平主要載同治府志、《墨香居畫識》《墨林今話》,晚年居烏程馬要村廿三洲聽竹堂。他是湖州烏程官宦書香世家——馬要沈氏西宅支第十五世孫,名臣沈節(jié)甫長子沈淙后裔,生于康熙丁酉年(1717)五月十五日,至嘉慶年間仍在書畫創(chuàng)作,原配南潯七里村溫氏,繼子沈洄,兒媳是海鹽張燕昌女。
馬要沈氏是明清大官宦書香世家,七世至十五世,明中期至清中期進(jìn)士連綿,其中以西宅支為最多,鼎盛期在明中期十、十一世孫,以沈節(jié)甫及其三子淙、漼、演為代表。同時是書香世家,傳世著作以沈節(jié)甫所編大型善本叢書《紀(jì)錄匯編》為代表,家族藏書豐厚。明中期沈漼投靠閹黨、明清之際南明魯王案、清初順治丁酉科舉等重案,對馬要沈氏家族創(chuàng)傷極大,但仍是鄉(xiāng)里重要的世家。
芥舟以書畫為生涯,早年以人物畫聞于世,晚年純用焦墨作水墨畫。書畫博取百家,擅長多種書畫樣式,書法宗法二王,繪畫宗法南派正統(tǒng),兼融北派,所著畫論《芥舟學(xué)畫編》卓越于世。清代乾隆期眾名公如周煌、曹秀先、錢大昕、翁方綱、阮元、李堂等對芥舟甚是仰慕,湖州鄉(xiāng)里文士也對他甚為推崇。芥舟交游廣泛,生平摯友文獻(xiàn)所載有陳焯、張燕昌、嚴(yán)光祿等。從這些名公推崇、摯友交往中,可見芥舟以書畫雄于一世,為清中期杰出的書畫家、畫學(xué)理論家。芥舟的師承,推測他早年師承湖州清代前期烏程畫家呂時敏及其繼子呂渭,后遍覽、臨摹歷朝百家書畫優(yōu)秀作品,終成大家。文獻(xiàn)所見弟子有溫純、溫一貞、莘開、徐湘生、陸楷等,然皆不能很好傳承芥舟的藝術(shù)衣缽。他的主要傳世著作有《芥舟學(xué)畫編》,參與臨摹出版王澍的《淳化閣帖考正》,參與編纂并手書《虛舟題跋》三個版本。
[1]陳正宏.京都所得《芥舟學(xué)畫編》套印書版零片考[M]//東亞漢籍版本學(xué)初探,上海:中西書局,2014:247-262.
[2]錢浚.沈宗騫的山水畫冊及其他[J].東南文化,2000(6):40-43.
[3] 周揚(yáng)波.從士族到紳族——唐以后吳興沈氏宗族的變遷[M].杭州: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09.
[4] 王克文.湖州人物志[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1990:133-134.
[5] 王大衛(wèi).以沈宗騫的形神論看中國人物畫的造型問題[D].西安美術(shù)學(xué)院,2005:16.
[6] 陳莎莎.文人士大夫階層與文人畫產(chǎn)生之關(guān)系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7:4-11.
[7] 杜雅娟.沈宗騫《芥舟學(xué)畫編》繪畫美學(xué)思想探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4:1.
[8] 張雙錫,高朝英.沈宗騫的《苗民嫁女圖》[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1):49-51.
[9] 常熟市博物館.沈宗騫山水冊頁[J].東南文化,2000(6):30-39.
[10] 繆宏波.沈宗騫的繪畫理論[J].中國花鳥畫,2005(2):77-79.
[11] 萬新華.沈宗騫的山水畫觀[J].美苑,2007(2):46-52.
[12] 易菲.簡論沈宗騫的繪畫美學(xué)思想[J].武漢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10(6):6-10.
[13] 王大衛(wèi).宏約深美包古孕今:對沈宗騫人物傳神論的再認(rèn)識[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1(9):26-27.
[14] 崔子慶.試論清代畫學(xué)理論家沈宗騫的藝術(shù)成就[J].大眾文藝(學(xué)術(shù)版),2013(21):85-86.
[15]沈耀耀.淺論沈宗騫《芥舟學(xué)畫編·山水卷》——兼說青浦博物館藏沈宗騫《山水》橫披[G]//上海市青浦區(qū)博物館.五秩風(fēng)華:上海市青浦區(qū)博物館建館五十周年紀(jì)念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8:157.
[16]沈宗騫.芥舟學(xué)畫編[G]//潘耀昌.中國歷代繪畫理論評注·清代卷(下).武漢:湖北美術(shù)出版社,2009:70.
[17]宋廓.肅本淳化閣法帖[J].西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2(4):101-102.
[18]馮金伯.墨香居畫識[G]//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7.臺北:明文書局,1985:72-113.
[19]丁寧.綿延之維——走向藝術(shù)史哲學(xué)[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277.
[20]石門觀瀑圖卷[G]//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繪畫卷·歷史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6-191.
[21]戴璐.藤陰雜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2-123.
[22]王澍.虛舟題跋[G]//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八).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822-823.
(責(zé)任編輯:紫 嫣)
On the Family Life of Shen Zongqian of Huzhou
SHEN Hai-long
(Guang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Co., Ltd, Nanning 530028, China)
Shen Zongqian of Ma Yao, Huzhou (known as Wu Cheng in Qin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calligrapher,painter and art critic in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 . At present, much is known about his paintings and art criticism, but little about his life.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vailable, such as the Genealogy of the Family of She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cal chronicles, selections of poems and short sketches compiled of the two said dynasties, he belonged to the fifteenth generation of the west-chamber branch of the family of Shen in Ma Yao, Huzhou, a descendant of ShenCong, eldest son of Shen Jiefu who was a distinguished Ming official and an avid book collector. The family of Shen of Ma Yao boasted a long line of distinguished officials and revered scholars. Many people of the family succeeded in the imperial exams and wrote a great many books. Despite frequent involvement in major criminal cases, the family maintained its prosperity till Emperor Qianlong′s time. He was born in 1717 and lived a long life. In later years, he lived in the comfort of his home village, contentedly listening to the bamboos. In the age when Qianlong was on the throne, his paintings were admired by dignitaries far and wide and he was the pride of his hometown. Earlier, he had traveled to Wu and Yue (Jiangsu and Zhejiang at present) and made many friends. Many of his disciples also grew famous. His first teachers may well have been his uncle Lv Wei and his stepfather Lv Shimin. In calligraphy he took the two Wangs as his models and his paintings and art criticism epitomized what was the best in these two fields of endeavor.
Shen Zongqian; family life; biography
2016-05-14
沈海龍(1987—),男,廣西合浦人,廣西人民出版社編輯,碩士,主要從事古代美學(xué)研究、古文獻(xiàn)整理。
K825.72
A
2095-0012(2016)05-0108-10
①“此書于歷來畫論中,可稱卓越之作”。見謝巍編《中國畫學(xué)著作考錄》,“芥舟學(xué)畫編”條,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第554頁。
②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家譜樹”膠卷在線瀏覽查詢(https://familysearch.org):明譜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微卷1306940號,藏于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清譜微卷1127406號,藏于紐約哥倫比亞大學(xué)東亞圖書館。
③參考的方志有:《湖州府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李堂本,同治十三年〔1874〕宗源瀚本)、《烏程縣志》(崇禎十年〔1637〕徐樸本,乾隆十一年〔1746〕羅愫本,光緒七年〔1881〕潘玉璿本)、《南潯鎮(zhèn)志》(同治二年〔1863〕汪曰禎本)、《南潯志》(民國十一年〔1922〕周慶云本)。崇禎《烏程縣志》來自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91年版,其余來自“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網(wǎng)·數(shù)字方志”在線查閱。
④卷四:村鎮(zhèn),第21頁。
⑤“分鄉(xiāng)墐”條,第9-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