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婭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qū)職業(yè)中學
?
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的必修模塊
陳 婭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qū)職業(yè)中學
本文主要闡述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特點,教師必須熟悉新課程標準,研讀新教材,才能在教學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才能上好信息技術課。
新課程;信息技術基礎;信息素養(yǎng)
自從河北省實施新課程標準以來,教材的變化很大。為了上好高中信息技術課,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必須要轉變觀念,熟悉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設計思想。教師要主動地去熟悉新課標,研讀新教材。那么,在此主要分析一下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必修模塊的內容。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包括必修與選修兩個部分,共包括六個模塊。
必修部分只有一個模塊《信息技術基礎》。選修部分包括《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初步》五個模塊。每個模塊2學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每個學生必須修滿4學分。也就是說除了必修模塊的《信息技術基礎》,還至少要從選修模塊中選一門來學習。
必修模塊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相銜接,是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礎,是學習后續(xù)選修模塊的前提。選修部分強調在必修模塊的基礎上,關注技術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的融合建構,是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繼續(xù)。總體的思路是在必修模塊下對信息技術的各個領域進行總體的概述,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所涉及到的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后通過后續(xù)的選修課程,對信息技術內容分五個模塊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研究,以期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取得全面了解與部分專長相結合的效果。教材從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探討如何在問題解決、主題活動、探究性學習等形式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探討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挖掘技術思想與文化思想。
那么,什么是信息素養(yǎng)呢?在現(xiàn)代社會的信息環(huán)境中,學習者的信息素養(yǎng)是指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善于處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
新課改前的信息技術課,注重的是計算機技能的學習。而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課,要求的是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即學習者不僅能夠靈活的使用信息工具,有創(chuàng)造性、有目的的使用信息工具。更重要的是用所學的信息技能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中的遇到的問題。作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去設計各種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任務,引領學生運用所學技能去完成任務。當獨立的信息技能綜合到信息問題求解過程中去的時候,它們便具有了新的更為豐富的意義,學習者也會在問題求解過程中逐步形成真正的信息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
作為新課程標準信息技術的必修模塊的《信息技術基礎》,教材是以信息為主線,課程圍繞信息與信息技術展開的。
首先是第一單元:認識信息世界,在本章中,要求學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與作用、信息素養(yǎng)。了解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fā)展趨勢。在技術要求方面,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文字處理軟件加工信息,熟練利用演示報告制作軟件制作演示文稿。利用因特網瀏覽、查找信息。在主題活動中,涉及到的軟件主要有WORD、POWERPOINT,其它還有FLASH、幾何畫板等。
第二單元:有效獲取信息。本單元分為三節(jié),核心內容是信息的獲取。第一節(jié)(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內容包括:信息的獲取、信息的數字化。要求了解文本、聲音、圖像和視頻等信息的數字化方式,掌握將非數字化信息轉換為數字化信息的方法。第二節(jié)(網上獲取信息的策略)的主要內容包括:因特網提供信息的方式,網上獲了信息的方法及信息安全。第三節(jié)(甄別信息的方法)主要內容為信息的甄別與信息道德。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要使學生學會用批判性的思維方法甄別信息。在技術要求方面,本單元要求掌握文本、聲音、圖像、視頻信息的數字化方式及其常用工具,WWW服務、電子郵件服務、FTP服務、BBS和博客等因特網常用服務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及查詢技巧。信息安全策略和防護措施。
第三單元:科學管理信息。第一節(jié)(探討信息管理)通過對身邊信息的管理(如通信錄管理、文件管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體驗不同信息管理方法的特點。第二節(jié)(走進數據庫)體驗數據庫技術對于存儲、管理大量數據并實現(xiàn)高效檢索的優(yōu)勢。涉及到的軟件是Access。第三節(jié)(構建數據表)是選學內容,是Access較深入的學習。
第四單元:加工表達信息。本單元從歸納總結信息的表達方式出發(fā),總結利用文本、圖表、圖像和音頻視頻表達信息的不同特點,并以利用網頁集成各種媒體信息表達的方式為例,通過創(chuàng)作電子作品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遵照一定的規(guī)范加工信息,表達思想。第一節(jié)(策劃表達方式)首先比較信息的表達方式,之后引出用網頁表達信息,并策劃網頁的主題、風格等,這是創(chuàng)作網頁的起始環(huán)節(jié)。第二節(jié)(創(chuàng)作電子作品),從表達的目的出發(fā),通過實踐讓學生體驗用網頁的形式表達信息的創(chuàng)作過程。第三節(jié)(嘗試程序開發(fā))從實現(xiàn)表達的信息技術原理出發(fā),分析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一些小案例試驗來解釋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從更本質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層面上讓學生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在技術要求方面。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文本、圖表等媒體的一般加工技術,圖像、音頻等媒體的簡單加工技術;使用網頁制作軟件制作網頁的技術,簡單網頁特效的實現(xiàn)技術和利用代碼與編程進一步提高網頁效果的小技巧,測試和發(fā)布網頁的簡單技術。
縱觀整個教學大綱,教材是將各種具體的技術應用分散到選修課程里去了,在必修課中,我們只需要對各種軟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有一個概念上的認識。要深入學習,只能到相應的感性選修模塊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