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娜
河北省圍場縣第一幼兒園
?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意義和渠道
肖麗娜
河北省圍場縣第一幼兒園
學前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人們往往認為孩子到一定的年齡會說話。以為說話能力是天生的。其實嬰幼兒語言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必須具備幼兒自身的物質基礎和所處社會的客觀需要。然而學前期是人都的一生中掌握語言的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幼兒口語發(fā)展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幼兒語言的模仿能力最強,詞匯量的擴大最快,口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也很迅速。這一時期如果能得到良好的語言教育和訓練,不但幼兒學前就能自如的運用口語表達自己的見聞、意愿、情感等,而且也為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可促進兒童認識能力的發(fā)展。
語言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嬰幼兒在掌握語言之前,要認識一個物體的特征,必須對該物體的各個部分和各個特征逐一進行詳細的感知。教師借助語言,可以幫助幼兒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名稱、形態(tài)、習性、特征:幫助幼兒區(qū)別相類似的事物等等。作為人事世界的重要工具,語言不僅可以使幼兒直接認識事物,而且還能使其間接地、概括的認識事物。幼兒認識范圍不斷擴大,認識內容不斷加深,幼兒的語言也就愈加豐富。同時,語言發(fā)展的過程,往往也是認識豐富和深化的過程。幼兒語言的迅速發(fā)展,必定會促進其認識能力的充分發(fā)展。
2.可促進幼兒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語言交際能力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核心。隨著幼兒各種需要的增加和開始學會說話,他們與周圍人的交際更加頻繁。在交際中不僅促進了身心的將抗發(fā)展,而且還逐步向成人學到一些社會化行為的經驗。這些經驗的獲得,既有助于活潑開朗的性格形成,又促進了語言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口語能力強,喜歡與人際交際,敢在集體面前說話,就容易獲得交際中成功的體驗,這有提高了幼兒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積極性。交際中吸取的知識和語匯,又可使他們獲得較高的水平的交際能力。如此良性循環(huán),逐漸使幼兒喜歡交際,善于交際,他們就容易適應集體生活,為以后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3.可促進兒童智力的發(fā)展。
語言不僅使人們交際的工具,而且是人們進行思維的工具。沒有語言就不可能進行抽象的思維,在由這節(jié)感知、表象進入分析、綜合、判斷、概括等抽象思維的過程中,語言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帶領幼兒認識周圍的事物時,在傳授知識技能時,在解釋行為規(guī)則時,在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時,都必須伴以語言。幼兒理解了這些語言,同事也就掌握了這些知識和道理,鍛煉和發(fā)展了思維的能力。
4.可為兒童學習書面語言大好基礎。
學前期語言教育主要指口頭語言??陬^語言和書面語言由于發(fā)出的器官(聲帶,手)接受器官(耳,眼)傳遞渠道(聲波,書面材料)的不同,在人類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寫作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獨白能力低,也就是口頭作文能力或者說口語表達能力差。學前階段成人如果能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的口頭組詞、組句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孩子現想現說,有條有理的說,可以促進孩子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邏輯性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說進行學前語言教育、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正是為幼兒學后學習書面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
1.通過直接感知,在認識周圍事物中發(fā)展幼兒語言。
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獲得周圍的一切知識,繼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語言的發(fā)展提高了幼兒的認識能力,而認識范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因此,要注意發(fā)展語言交往能力緊密與認知能力發(fā)展相結合。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fā)展幼兒語言。冬天,讓幼兒去接雪花,觀察雪花的形狀,看雪景,幼兒可以觀察到雪花有六個瓣,是一片片,一團團飄落下來的,美極了。然后可向幼兒提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兒說:“像雪白的棉花?!庇械恼f:“像白糖?!庇械恼f:“像厚厚的毯子?!薄跋覃}?!贝禾?,觀察綠油油的麥苗;夏天,欣賞荷花;秋天,采摘樹葉。這樣,既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擴展幼兒的經驗,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提供發(fā)展語言的條件。
幼兒園的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劃分。個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只是、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而語言是連接各科領域的重要工具,各科教育教學內容的進行離不開語言,反過來,語言又促進了幼兒行為、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fā)展過程;而思維的發(fā)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發(fā)展幼兒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在培養(yǎng)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單讓幼兒具有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學習舉一反三,會依照原有的語言范例,填換內容,表達新的意思,從而具有口語表達能力。在實際觀察中,幼兒得出了結論,豐富了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動手、動腦,發(fā)展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分析比較和判斷的能力。教育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經常保持主動、積極的情緒,使之求知欲旺盛,愛動腦筋思索,能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事物間的聯(lián)系中,初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概括,發(fā)展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