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 云 梅 子
推進工地標準化走向常態(tài)化
文/ 陳 云梅 子
標準化建設隧道洞口
洞內施工規(guī)范化
為積極推進市政工程標準化常態(tài)管理,中鐵五局貴州公司貴陽軌道交通二號線1標項目部以“打造精品工程、創(chuàng)建五局品牌”為目標,全面推行工地標準化建設常態(tài)管理,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為公司在軌道交通建設市場上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和經濟效益作出了積極貢獻。
加強組織領導,從機構設置上推進標準化管理。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黨工委書記、副經理和總經濟師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標準化建設工作小組,對項目部標準化施工進行常態(tài)化管理,確保了項目標準化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制度建設,從管理基礎上推進標準化管理。項目部制定了包括綜合管理、施工安全、工程質量、勞務隊伍、財務管理、物資管理及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辦法,并編制成《項目管理文件匯編》一書,編制了《項目標準化管理手冊》,將整個項目管理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體系,使一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強規(guī)劃設計,從大臨建設上推進標準化管理。進場初,項目部就積極組織對整個標段地形地貌進行實地勘察,通過科學計算、合理安排、總體部署,很快規(guī)劃出了現場駐地、鋼筋加工棚、設備保養(yǎng)中心等大臨工程建設占地選址。各項大臨工程按照標準化進行建設,達到了實用性強、功能齊全、外觀整潔、場面大氣的效果,為后期施工生產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加強隊伍建設,從勞務組織上推進標準化管理。在實施勞務隊伍組織化管理過程中,項目部嚴格按照局和公司關于勞務隊伍和勞務工“五同、六納入”的管理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嚴把勞務隊伍進場關。項目部所用的勞務隊伍是從公司公布的合格隊伍名單中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并按程序報請公司審批通過;使用的勞務隊伍證照齊全,資質滿足分包要求;項目部與使用的勞務隊伍都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和《安全責任書》。
——對進場勞務工全部實現實名制登記。勞務隊伍與勞務工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并留存合同文本。項目部財務部通過實名制代辦和發(fā)放勞務工工資卡,勞務工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領取各自的工資卡,項目部對勞務工工資卡發(fā)放過程進行影像資料采集,確保每一名勞務工能獲得相應的勞動薪酬,有效杜絕勞務工工資拖欠事件的發(fā)生。
——狠抓勞務工思想教育、安全和技術交底培訓。項目部堅持對進場的勞務人員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guī)、企業(yè)形勢任務以及規(guī)章制度、職業(yè)道德、團隊精神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對進場勞務工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yè);根據項目施工進程及時進行安全質量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通過播放安全教育視頻動畫、PPT以及現場演示等進行培訓講解,使勞務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培訓的知識。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共舉辦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各工序與工種作業(yè)安全培訓等各類培訓61期次,培訓人數達1 751人次,技術交底和培訓60期,培訓人數達1 379人次,并做到培訓記錄資料齊全。
加強安全質量監(jiān)控力度,從過程控制上推進標準化管理。項目部認真貫徹各項安全規(guī)則,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堅持管生產的同時必須管安全,針對本項目安全質量管理存在的隱患,除嚴格執(zhí)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貴陽市相關規(guī)定和業(yè)主要求及公司的標準化文件體系外,還采取了以下措施:
其一,做好現場安全防護工作?,F場作業(yè)人員按要求配備安全防護用品;對框架橋四周進行封閉圍擋,高邊坡進行噴漿防護;孔樁施工系好安全帶,孔口覆蓋,做好臨邊防護,豎立警示牌;車輛段土方轉運車輛嚴格控制車速和渣土裝載量,規(guī)定車輛的行車路線,嚴格禁止空車、重車在場內亂串亂跑;現場放炮嚴格控制藥量,防止對周圍居民房屋和其他公共設施造成損害;隧道作業(yè)嚴格按相關要求進行,做好超前地質預報、超前支護等工作,確保施工生產安全。
其二,對隧道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定位管理。項目部在麥架隧道洞口設置了門禁系統(tǒng),一車一擋,一人一卡;同時,項目部為進場的所有管理人員和作業(yè)人員定了自動感應芯片,芯片內包含進場人員基本信息,系統(tǒng)定位功能。所有進場人員必須攜帶個人專屬芯片進場,系統(tǒng)會根據攜帶的芯片記錄進出場時間,準確定位進場人員在隧道內所處的具體位置,隨時掌握進出洞作業(yè)人員情況。
其三,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與獎罰兌現結合。根據公司和項目部相關文件要求,對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進行逐級包保,項目部經理與項目部副職及各部門負責人簽訂《安全質量包保責任書》,項目部與作業(yè)班組長簽訂《班組長安全質量責任書》,把安全質量管理責任由項目部向勞務隊伍層層分解到每一個勞務工人,實現考核獎罰到作業(yè)工序。每月為一個考核周期,考核后及時兌現,并由項目部監(jiān)督發(fā)放。
其四,集中培訓與個別疏導結合。勞務工進場施工前先集中進行安全質量知識、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及作業(yè)要點培訓;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與動態(tài)風險評價,使所有進場勞務工人對施工中存在的危險源認知與熟悉,能夠主動控制和避讓危險源。對個別工人培訓后仍對施工中存在危險點熟視無睹的現象,進行單獨模擬演示講解,增強安全意識。
其五,加大安全質量自查自糾力度。項目安質部、工程部定期或不定期對現場施工安全和分項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并加強對監(jiān)控量測點的量測和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同時,項目部還開展領導帶班檢查制度,每周有一名或多名領導班子成員帶隊,項目部各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對施工現場所有工點進行全面排查,堅決杜絕有損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事項發(fā)生。
加強文明施工建設,從社會效益上推進標準化管理。項目部進場后編制了安全文明標準化樣板工地創(chuàng)建規(guī)劃書,按創(chuàng)省級“安全文明樣板工地”標準來規(guī)范施工現場,以預防和減少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做到文明施工。項目部對施工區(qū)域實行封閉式管理,防止施工對行車、行人造成干擾。同時,項目部在麥架隧道內安裝了自動降塵噴淋系統(tǒng),當洞內空氣污染指數達到設定值時就會自動進行噴淋降塵,有效調節(jié)了洞內空氣質量,節(jié)約了人工灑水成本,確保了進場作業(yè)人員身體健康。
加強工藝控制,從現場作業(yè)上推進標準化管理。在麥架隧道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對現場施工工藝嚴格按照標準化進行嚴格控制:
——在隧道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安全步距,二襯距掌子面的安全距離:Ⅲ級圍巖嚴禁超過120 m,Ⅳ級圍巖嚴禁超過90 m,Ⅴ、Ⅵ級圍巖嚴禁超過70 m。仰拱距掌子面的安全距離:Ⅰ、Ⅱ、Ⅲ級圍巖不宜大于90 m,Ⅳ級圍巖不宜大于50 m,Ⅴ、Ⅵ級圍巖不宜大于40 m。
——對初支系統(tǒng)施工過程的控制,鋼拱架架立過程中用儀器進行精確對位,嚴格控制鎖腳錨桿錨固長度及焊接質量;噴射混凝土施工首先由試驗室根據現場原材料試驗、施工回彈量做好配合比的調試,噴射混凝土由拌和站運至施工現場,采用自動上料一體式噴漿車進行噴漿施工,最后再由人工進行局部修補。
——對仰拱、二襯施工控制,仰拱面統(tǒng)一規(guī)劃排水槽和路面排水坡度,做好混凝土的搗鼓和收面。小邊墻和二襯接縫的處理對于防水和外觀尤其重要,澆筑前精確測量定位,要求順直及外露部分均勻,施工后要對小邊墻接觸面進行鑿毛處理。二襯臺車每澆筑兩模后需定期進行打磨,二襯澆筑過程中試驗室做好塌落度實驗分析,控制好混凝土的活躍性。
節(jié)日慰問勞務人員
項目部實施標準化作業(yè)取得了較好成績,主要得益于做到“五個到位”:
思想理念到位。標準化管理不能流于形式,不是在口頭上說說,而是要內化到管理者和現場作業(yè)人員的內心深處,才能將標準化工作落到實處。
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到位。項目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進場初就成立了標準化建設工作小組,編制了《項目標準化管理手冊》,促使大家各司其職、按章辦事,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
合理規(guī)劃到位。項目部能夠把控全局、統(tǒng)籌安排,在技術上提前做好各項規(guī)劃,注重前期的施工總體部署和施工總平面布置,堅決做到一次成型、一步到位,為后期加快施工生產進度提供了保障。
現場管理到位。項目部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在施工生產中堅決做到“安全第一”,確保了其他工作穩(wěn)步推進。
五是推進標準化管理常態(tài)化到位。文明施工標準化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必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成效。為此,項目部要求現場文明施工、標準化施工必須保持常態(tài)化,要做到天天都一樣、檢查與不檢查一樣。施工環(huán)境好了,工人們的心情也舒暢了,安全質量也就有了保障。如此一來,現場也就不怕任何檢查了,大家由以前懼怕檢查的心態(tài),變?yōu)樘谷幻鎸?,從而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p>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