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穎
近十年國內口譯教學研究綜述
邢 穎
本文綜述近十年來國內口譯教學的研究成果,從總體上指出其不足之處,并對口譯教學研究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做出展望。
口譯教學 綜述
筆者查閱了近十年國內出版的口譯教學專著以及中國知網上關于口譯教學的論文,選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專著和八篇發(fā)表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在此進行詳細討論。
(一)借鑒國外口譯(教學)理念
自20世紀80~90年代至今,釋義派口譯(教學)理論一直是國內口譯教學研究的經典話題?!癊SIT模式與中國的口譯教學”(張吉良,2008)借鑒了釋義派培養(yǎng)專業(yè)口譯員的教學理論,根據(jù)國內譯員成長的單語環(huán)境和市場需求等,提出在我國口譯教學中,教師應在傳授口譯技能的同時,適當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除釋義派理論外,還有文章研究情境構建口譯(教學)理論在口譯課堂上的應用(劉育紅/李向東,2012)等。
(二)教學方法在口譯教學中的應用
有學者提出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于口譯教學,并進行探索性實驗(文軍/劉威,2007)。這種教學方法運用一系列具有明確目標的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做中學”。王洪林(2015)基于“翻轉課堂”理念進行口譯教學實驗。它提倡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以及師生、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協(xié)作,從而完成知識構建。
(三)口譯教學的跨學科研究
跨學科研究口譯教學,較多的是從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角度開展的?!瓣P聯(lián)理論視閾下的口譯認知過程與口譯教學探究”(孫利,2013)從認知角度說明口譯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尋找關聯(lián)語境的過程,所以口譯教學應該注重過程而非結果,要重視百科知識的培養(yǎng)及對聽力理解的強化。還有學者認識到了口譯教材內容陳舊、仿真性低等問題,提出建立面向教學的口譯語料庫(王斌華/葉亮,2009)。
(四)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口譯教學研究
大多數(shù)研究口譯教學的專著或論文是針對專業(yè)口譯譯員培養(yǎng)的,比如《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劉和平,2011)等。但是近年來,隨著面向不同學生群體的口譯課程的開設,針對不同學生的口譯教學研究逐漸增多。其中有對翻譯專業(yè)碩士口譯課程設置的反思(朱珊/劉艷芹,2015)還有學者大膽提出面向理工科學生開設英語口譯課,并進行教學實驗(韓戈玲/陳麗莉,2011)。此外還有大量研究高職口譯教學的論文。
首先大部分研究都以介紹要傳授的口譯技能為主。但既然是口譯教學,除了研究口譯訓練的內容,還要研究適宜的教學方法。應該“口譯”和“教學”并重,兼顧內容和教學方法。目前的口譯教學研究大部分是針對英語的,有關小語種的較少。在研究一種教學方法在口譯課堂上的應用時,應該考慮到該方法存在的弊端。比如“形成性評估”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但可能會加重部分學生的心理壓力。利用現(xiàn)代化設備進行口譯教學,也需要考慮到其中的問題。比如用網絡課程平臺進行教學,學生一般不在教室里上課,就要思考如何為其營造出課堂氛圍。雖然現(xiàn)在已經有不少針對各種學生群體的口譯教學,但是有一點似乎受到了忽視。翻譯(口譯)專業(yè)的學生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翻譯(口譯)實踐為主,而另一種則是以研究翻譯(口譯)理論為主的。但是目前幾乎沒有針對后者的教學研究,所以還應適當顧及這一方面。
口譯工作涉及很多專業(yè)領域,如政治、經濟和法律等。這就要求譯員不但要掌握雙語知識、百科知識,還要熟悉至少一個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如何培養(yǎng)復合型的口譯人才也可能會成為口譯教學研究的重點。
口譯教學研究將更加有針對性。一方面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另一方面是針對不同的語種。小語種是我國和非英語國家交流的重要工具,目前很多高校都紛紛開設小語種專業(yè),那么針對小語種的口譯教學研究也必然會增加。
隨著各學科的發(fā)展,口譯教學研究的跨學科性也會越來越強。比如信息技術必定會成為口譯教學的重要媒介;其他學科的發(fā)展也會促進口譯教學的研究。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教學法的發(fā)展也會促進口譯教學方法的改進;翻譯理論,尤其是口譯理論的發(fā)展,也會影響口譯教學研究。
本文從四個方面重點介紹了口譯教學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當前口譯教學研究的不足之處,即忽略教學方法的應用、較少涉及小語種、有時沒有考慮到某種教學方法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弊端、忽視以研究為主的口譯教學。最后對口譯教學研究的發(fā)展方向做出預測,提出今后口譯教學研究會更加有針對性和跨學科性,更加注重培養(yǎng)復合型的譯員。教學方法和翻譯(口譯)理論的發(fā)展,也將對口譯教學研究起促進作用。
[1]韓戈玲,陳麗莉.面向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口譯教學實踐研究[J].外語界,2011(1):72~79.
[2]劉和平.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1.
[3]劉育紅,李向東.基于情境建構的口譯教學觀研究[J].中國翻譯,2012(4):45~48.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邢穎(1993-),女,漢族,北京人,文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