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陽(沈陽化工大學,遼寧沈陽 110142)
?
手機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的建設研究
茹陽
(沈陽化工大學,遼寧沈陽 110142)
【摘 要】手機媒體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新載體,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空間和覆蓋面,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同時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高校應敏銳感知時代變化,積極應用手機媒體所提供的如微博、微信等新的載體形式,構(gòu)建基于手機媒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關(guān)鍵詞】手機媒體 思想政治教育 互動平臺
3G時代的到來,手機媒體逐漸成為傳播能力強、影響范圍廣及使用快捷的大眾媒體之一。所謂手機媒體,是以手機為視聽終端、手機上網(wǎng)為平臺的一個個性化信息傳播媒介,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娛樂、傳媒平臺。手機媒體因其交互性、虛擬性、開放性、便攜性及創(chuàng)新性等特征受到人們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歡迎。鑒于手機媒體自身的特點與大學生實際情況的緊密結(jié)合,手機媒體迅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興載體,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模式,在師生溝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手機媒體的特點和功能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gòu)建基于手機媒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已成為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入研討的重要課題。
1.1 運用手機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首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環(huán)境由過去相對單一、相對封閉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開放,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其次新媒體環(huán)境下各種思潮的交錯,使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也使他們的理想信念產(chǎn)生動搖,政治身份淡漠,最終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zhàn);最后,由于目前現(xiàn)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承擔了許多其他工作,使得他們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與工作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1.2 新媒體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
首先,手機媒體技術(shù)在傳播范圍和傳播效果上的優(yōu)勢,能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方式的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手機媒體,以更短時間、更低成本將動態(tài)信息等傳達、發(fā)布到各社團、班級乃至支部,切實提高傳播效率;其次,手機媒介平臺重視互動,強調(diào)受眾的平等參與,有助于激發(fā)青年學生的參與熱情;最后,微博、微信等手機媒介手段的社會應用性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與工作走出校園、發(fā)揮社會效益提供了實現(xiàn)途徑,從而達到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最終目的。
手機媒體的特性使其成為一把“雙刃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揚長避短,為我所用,充分發(fā)揮手機媒體在交流溝通方面的優(yōu)勢,改變傳統(tǒng)交流交往模式,采用學生慣于和樂于采用的方式,進行信息交流互動,以手機媒體搭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平臺,突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動性,既重視普遍性,又突出針對性,點面結(jié)合系統(tǒng)推進。
2.1 利用微信、微博官方平臺,發(fā)揮助學導向的“導航儀”功能
借助手機媒體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建立官方微信、微博平臺,通過設置豐富的欄目,及時在平臺上發(fā)布校園動態(tài)、校園新聞及教育、管理方面的信息,充實和更新內(nèi)容,增強網(wǎng)站對師生的吸引力,為學生提供有關(guān)學習、心理、就業(yè)等方面的咨詢服務,達到傳達信息、引導師生、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通過學生在微信平臺中的即時信息反饋,得知學生到底喜歡什么、想要什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同時,通過微信平臺,可以直接看到聽眾的數(shù)量和學生的各種意見建議、也可以直接為大學生解答難題,掃除了思想政治工作盲區(qū),在手機媒體上實現(xiàn)高校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的有機結(jié)合。
2.2 利用手機微信互動服務群,提高大學生參與度
充分發(fā)揮微信群傳播速度快、覆蓋廣、24小時在線等優(yōu)勢,高??梢試L試在校團委、分團委、班級團支部中建立多個層次分明的三級微信互動服務群,通過微信即時發(fā)送重要會議精神、時事政策、學團動態(tài)并通知會議、安排工作。比如,高校可以嘗試開展大學生“微生活”,既豐富了組織生活內(nèi)涵,也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度,讓大學生思政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2.3 利用微信朋友圈,建立掌上交流互動平臺
建立學團微信朋友圈,緊扣其“短小、快捷”的標簽,發(fā)布即時、快捷的學團動態(tài)信息,分享大家看到、學到的思想政治工作、學團動態(tài)信息,以相對自由或開放的發(fā)言交流感想、表達觀點,在討論中加深對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理解和認同,通過交流互動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加速學團干部快速成長。此外,通過朋友圈,學生處、團委可以直接了解到基層學團工作推進情況、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還可以掌握基層學團干部和學生們的工作生活動態(tài)、思想變化和成長軌跡,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2.4 運用手機媒體拓展校園文化新渠道,搭建校園文化的新平臺
在手機媒體時代,高校要充分重視手機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將手機媒體文化建設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營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獨特個性魅力的手機文化環(huán)境。如以學生班級、社團為依托,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手機媒體文化活動,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 目標于各種手機媒體文化活動中,通過組織各種生動活潑、主題新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如手機短信文化節(jié)、手機攝影大賽、手機DIY、手機音樂大賽等,使大學生在各種活動的參與中得到思想的啟發(fā)和情感的陶冶,從而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手機媒體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新載體,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空間和覆蓋面,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同時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高校應敏銳感知時代變化,積極應用手機媒體所提供的如微博、微信等新的載體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維香.手機媒體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長沙鐵道學院(社會科學版),2011(3).
[2]鄧小玲,柴續(xù)續(xù).利用手機媒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學理論,2012(36).
[3]王豐昌.基于手機媒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
[4]高健.微信平臺在高校共青團活動資源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6).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手機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的建設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為:JGZXQDB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