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偉
【摘要】目的 探討股骨近端骨折并存心血管疾病圍手術期治療方法。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圍手術期綜合管理,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并對患者進行術后隨訪,分析患者的恢復情況。結果 患者在圍手術期均未發(fā)生任何意外事件,平均住院時間為(22.1±3.5)天;術后12個月隨訪期間,死亡5例;實施DHS和DCS內固定術的患者15例均愈合,實施空心釘內固定術的患者13例中,骨折愈合8例,骨折愈合狀況不佳5例;進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和股骨頭置換的患者12例假體均無松動,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狀態(tài)良好。結論 對股骨近端骨折并存心血管疾病進行手術治療時,需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做好術前準備,并選擇適合患者的麻醉方法,提高手術質量,同時加強術后處理質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股骨近端骨折;心血管疾?。粐中g期
【中圖分類號】R683.4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3.0.02
股骨頭、股骨頸和股骨轉子是股骨近端的的幾個關鍵部分。股骨近端的骨結構不僅要承受患者的身體應力,還要承受人體的運動時的剪式應力,因此在受到外力沖擊時容易出現(xiàn)骨折[1]。同時,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程度明顯,并且常伴有心血管疾病,所以其圍手術期的治療方式成為了骨科臨床上的一個重點問題。筆者選擇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圍手術期綜合管理,效果明顯,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確診為股骨近端骨折,同時符合心血管疾病診斷標準。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3~85歲,平均年齡(68.2±2.4)歲;骨折類型:股骨頸骨折18例,股骨頭骨折14例,轉子下骨折8例。
1.2 方法
在進行手術治療前對所有患者進行詳細的病史采集工作,同時進行多種輔助檢查。對患者的自身病情和心臟功能進行評分,選擇合適的手術和麻醉方式。術后對患者進行相應的鎮(zhèn)痛治療,并進行持續(xù)性心血管疾病治療,具體的圍手術期治療方法如下所示。
1.2.1 術前準備、麻醉選擇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合并心血管疾病,因此在治療前應對患者的心血管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危險因素,并制定預期情況危險情況的應對策略。在股骨近端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圍手術期治療過程中,冠心病患者的的死亡率極高,因此在術前停用抗凝藥物后,仍需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用藥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手術選擇方式確定患者的麻醉方式。在進行麻醉工作前,麻醉師應盡量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使患者維持穩(wěn)定狀態(tài),避免因緊張、焦慮等狀況使患者心動過速,進而出現(xiàn)血壓升高現(xiàn)象,增加手術的危險性。麻醉、手術過程中應嚴格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確定供氧量,嚴格把控輸血量。
1.2.2 手術過程
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應盡量使用簡單的操作方法,把握好操作的力度,避免出現(xiàn)因操作不熟練而延長手術時間的情況。若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因血容量供給不足而導致血壓降低,應立即為患者補充血容量;若患者因精神緊張致使血壓升高,應立即進行鎮(zhèn)靜治療;若患者出現(xiàn)肺水腫或者急性左心衰癥狀,則應為患者及時注射速尿;若因注射不全出現(xiàn)局部身體反應或者血壓升高情況,麻醉師需盡快改變麻醉方式;若患者手術時出現(xiàn)了嚴重的血壓不穩(wěn)定情況,則應對其進行電復律操作,若心室出現(xiàn)顫動,則應立即停止手術。
1.2.3 術后監(jiān)管
心血管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重點關注點是術后監(jiān)管工作。護理人員需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術后生命體征,在患者接受治療后的1周內可進行抗凝治療,盡量指導患者每天進行短期的坐臥鍛煉,并為患者按摩下肢。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和股骨頭內固定的患者可早期扶拐進行鍛煉,減少患者出現(xiàn)下肢靜脈血栓、褥瘡的概率。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并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促進骨折愈合。
2 結 果
患者在圍手術期均未發(fā)生任何意外事件,平均住院時間(22.1±3.5)天;術后12個月隨訪期間,死亡5例(心梗2例,腦血管意外3例);實施DHS和DCS內固定術的患者15例均愈合,實施空心釘內固定術的患者13中,有8例患者骨折愈合,5例患者骨折愈合狀況不佳;進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和股骨頭置換的患者12例患者假體均無松動,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狀態(tài)良好。
3 討 論
股骨近端骨折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臥床行患肢牽引工作,患者需長時間住院治療,并且療效差,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較高。同時患者在骨折愈合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髖內翻、膝關節(jié)僵硬等情況[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在治療股骨近端骨折時現(xiàn)多采用內固定治療,例如DNS、DHS等,使患者的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良好,提高患者骨折愈合速度[3]。但若患者同時伴有心血管疾病,其心血管代償能力有限,因此在圍手術期極易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在本研究中,根據(jù)患者的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圍手術期綜合管理方法,患者在圍手術期間并未出現(xiàn)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并且在治療后的隨訪期內,無一例患者因骨折死亡,且實施DCS和DHS內固定術的患者骨折愈合率高達100%,實行置換術的患者的假體無松動現(xiàn)象。
綜上所述,對股骨近端骨折并存心血管疾病進行手術治療時,需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做好術前準備,并選擇適合患者的麻醉方法,提高手術質量,同時加強術后處理質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何 莉,曾仙梅,曾 琳.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康復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20(18):108-109.
[2] 蔣 忠,沙 蕉,王 磊,趙秀華,楊 昀.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治療策略[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3,02(27):144-145.
[3] 肖文煥,陳慶元,姜景堯,吳重祥,仲崇光,王天乒,王文凱.中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方式的選擇[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4,10(31):1041-1042.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