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趙振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方法 選取2012年8月~2015年6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康復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3.33%、總有效率90.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康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心血管疾?。怀R?guī)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3.0.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臨床上較為嚴重且多發(fā)的疾病,主要包括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末梢氣道疾病等,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與發(fā)病率,由于在治療期間存在肺外效應,從而易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其中心血管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2]。因此,本院選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別實施康復治療和常規(guī)治療,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5年6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120例患者影像學、心電圖、肺功能檢查結果顯示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四肢功能障礙、骨關節(jié)疾病患者,②具有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難治性心律失常患者,③孕婦、精神病患者、哺乳期婦女。觀察組男40例,女20例,年齡60~70歲,平均年齡為(65.23±0.21)歲。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61~71歲,平均年齡為(66.21±0.4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采用平喘、祛痰、舒張氣管、止咳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康復治療(①健康宣教;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疾病健康知識宣教,講解康復治療對疾病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患者對疾病治愈的信心,②日常鍛煉;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病情,為患者制定有氧運動訓練計劃,陪同患者每日外出活動,步行時間為30 min/d,在患者運動時,應將患者心率控制在170次/min以下,③藥物治療;遵醫(yī)囑定時給予患者服用藥物,告知患者堅持服用對疾病的重要性,使患者養(yǎng)成定時服用藥物的習慣)。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總有效率。顯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癥狀有效緩解;無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1.67%,(P<0.05)。見表1。
2.2 兩組療效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76.67%,(P<0.05)。見表2。
3 討 論
據(jù)相關研究顯示,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3-4]。本研究中,我院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別采用康復治療和常規(guī)治療。
康復治療包括健康宣教、日常鍛煉、藥物治療等三個方面,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不僅能有效調節(jié)患者呼吸流速,還能避免患者外周氣道過早陷閉,改善患者的氣體交換能力與臨床癥狀,同時還能改善患者氣流受限情況,阻止患者疾病進一步惡化,對患者生活質量、運動耐力、肺功能、病情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5-7]。因此,康復治療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最為理想的治療方式[8]。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1.67%,并且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76.67%。
綜上所述,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泳儀,勞妙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J].當代醫(yī)學,2015,21(14):80-81.
[2] 文珍付.美托洛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5):209-210.
[3] 羅泳儀,勞妙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J].當代醫(yī)學,2015,21(14):80-81.
[4] 王鳳瓊,劉加芳,賴 英,等.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緩解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1,23(1):31-32.
[5] 宋 艷.呼吸康復治療對社區(qū)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健康研究,2014,2(4):363-365.
[6] 蔡愛寧,孫勝波,秦春新,等.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氣儲備功能的影響[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4,12(4):307-308.
[7] 陳 瑤,江 平,馬麗敏,等.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復治療[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2,19(5):476-477.
[8] 陳麗莉.綜合性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緩解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心理醫(yī)生,2015,21(11):69-7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