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車載作用下矮塔斜拉橋拉索疲勞性能研究
陳澤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以國內某矮塔斜拉橋為研究背景,在假定“疲勞車”交變應力作用下,利用MIDAS/Civil對該橋模型進行車輛荷載移動時程分析,得到恒載及活載共同作用下拉索的時變應力;依據(jù)疲勞線性累積損傷理論,證明了僅在車載作用下矮塔斜拉橋拉索的應力幅非常小,能經歷規(guī)范規(guī)定的200萬次循環(huán)荷載作用而不會發(fā)生疲勞破壞。
橋梁;車輛荷載;部分斜拉橋;斜拉索;疲勞性能
與其他斜拉橋相比,矮塔斜拉橋的塔高降低一半以上,梁的剛度增大,其受力特點是斜拉索承擔約30%的荷載。因此,斜拉索在車載、風載等活載的共同作用下容易產生疲勞損傷,當損傷累積達到一定程度時將會發(fā)生疲勞破壞。由于條件限制,該文僅對車載作用下國內某矮塔斜拉橋拉索的疲勞性能進行研究。
某五跨四塔矮塔斜拉橋,橋跨布置為128 m+3 ×210 m+128 m。其主要技術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公路-Ⅰ級設計荷載;設計行車速度100km/h;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主橋橋型布置見圖1。
圖1 主橋橋型布置示意圖(單位:m)
采用MIDAS/Civil建立該橋模型,全橋結構分為主墩、基礎、主塔、主梁、斜拉索五部分,斜拉索在主塔上的連接以剛性連接進行建模;主梁上為了更好地模擬車輛荷載,結構中選擇以無重量及剛度為無窮大的虛擬梁進行連接。全橋由782個節(jié)點和839個單元組成(見圖2)。
圖2 大橋有限元模型
2.1車載作用下拉索的時變應力
斜拉索常年裸露在外,在車載、風載等活載作用下易發(fā)生疲勞破壞。這里只對拉索疲勞影響最大的車載進行研究。當車輛按照一定的速度駛過橋面時,其對斜拉索產生的作用隨著時間改變。要輸入全部橋面節(jié)點隨時間改變的荷載,工作量非常大,且不必要。該文要研究的是車載作用下拉索的疲勞問題,只要按拉索的內力影響線在其受力較大的橋面節(jié)點位置輸入車輛時變荷載即可。該橋是對稱的,故選取1、2號主塔的斜拉索(單元號576~639)為研究對象。1、2號主塔斜拉索單元號見圖3,拉索內力影響線見圖4和圖5。
圖3 1、2號主塔斜拉索單元號示意圖
圖4 576號單元內力影響線
圖5 639號單元內力影響線
根據(jù)單元內力影響線,1、2號主塔斜拉索影響最大的位置為各跨跨中位置,并且塔根處車載對斜拉索內力的影響極小,可不考慮。因此,只需輸入各跨跨中位置附近各橋面節(jié)點的時變荷載。
為簡化起見,把1輛主車簡化成1個集中荷載,1輛重車簡化成2個集中荷載。將主車和重車組成一列車隊,該車隊中重車數(shù)為1輛,各主車之間的距離為20 m,并勻速(v=20 m/s)行駛(見圖6)。
圖6 簡化車輛荷載示意圖(單位:荷載為k N,其他為m)
該橋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考慮橫、縱向折減系數(shù)(分別為0.55、0.97)和動力系數(shù)μ,各個數(shù)據(jù)乘以0.55×0.97×(1+μ)×2=0.55×0.97×1.05×2= 1.12即可將其轉換為六車道車輛荷載。通過各橋面節(jié)點的時程函數(shù)將車輛隨時間變化的荷載作為節(jié)點動力荷載輸入模型,對模型進行移動時程分析,得到斜拉索在該車列經過橋面時的時變應力。1、2號主塔上斜拉索的時變應力見圖7~10。
圖7 1號主塔左側斜拉索時變應力曲線
圖8 1號主塔右側斜拉索時變應力曲線
圖9 2號主塔左側斜拉索時變應力曲線
圖10 2號主塔右側斜拉索時變應力曲線
2.2恒載及活載共同作用下拉索的時變應力
以上斜拉索的時變應力只考慮了車載的作用,而車載對斜拉索應力的影響不是最大的,最主要的是恒載作用。把荷載作用下的常幅應力與車載作用下的交變應力疊加,可得到斜拉索的疲勞交變應力。選取對疲勞影響最大(應力幅最大)的602號斜拉索進行研究,其應力時程曲線見圖11。
圖11 602號斜拉索應力時程曲線
當一列車隊經過橋面時,602號斜拉索的損傷度見表1。因沒有詳盡的斜拉索在不同應力比下模擬試驗的S-N曲線,根據(jù)GB 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6.2.1條的規(guī)定,對于無連接處的主體金屬,其參數(shù)C=1 940×1012、β=4,則根據(jù)N= C/(Sa為應力幅;m=β=4)可得到破壞循環(huán)次數(shù)Ni。
表1中模擬的是一列車隊中只有1輛重車,實際上重車的數(shù)量在一列車隊中是隨機的。使用MATLAB軟件隨機生成1組均值為2、標準差為3的數(shù)列,除去該數(shù)列的負數(shù)隨機數(shù),取該數(shù)列前100個隨機數(shù)列作為一列車隊中重車數(shù)量的隨機數(shù)列,得該100列車隊中重車總數(shù)為144輛,含有重車的車列為72列。當前100列車隊駛過橋面時,602號斜拉索的損傷度見表2。
按照疲勞線性累積損傷理論,當?shù)?00列車之后的車列駛過橋面時,各個車列對斜拉索的損傷度可以按前100次總損傷度的1%來計算。設總的車隊列數(shù)為N,則第100列車隊以后602號斜拉索的損傷度總和為(N-100)×(2.58×10-11)/100。按照疲勞破壞的極限狀態(tài)方程,取累計損傷度a= 1,則可求出602號斜拉索能夠經歷的車隊列數(shù):
表1 一列車隊經過橋面時602號斜拉索的損傷度
表2 前100列車隊經過橋面時602號斜拉索的損傷度
在假定“疲勞車”交變應力作用下,該矮塔斜拉橋拉索最少能經歷1012次應力循環(huán),遠遠超過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2×106次應力循環(huán),不會發(fā)生疲勞破壞。表明僅在車載交變應力作用下,矮塔斜拉橋拉索的應力幅非常小,也說明矮塔斜拉橋設計時拉索應力強度按0.6σu(拉索的抗拉標準強度)設計合理。
[1] 楊美良,李波,張建仁.車輛荷載作用下部分斜拉橋拉索疲勞可靠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
[2] 何震.部分斜拉橋車載疲勞研究及索塔錨固分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3] 劉揚,楊剛,馬寧,等.車輛荷載下長山大橋斜拉索以及塔梁墩連接處疲勞分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5,41(2).
[4] 邱敏,高寧妥,覃巍巍,等.三官漢江矮塔斜拉橋索塔節(jié)段模型試驗研究[J].預應力技術,2014(5).
[5] 孫向東.江肇高速西江大橋寬幅脊梁矮塔斜拉橋設計[J].公路,2010(5).
[6] 劉沐宇,涂開智,孫向東,等.基于疲勞可靠度矮塔斜拉橋拉索容許應力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31(14).
[7] 朱殷橋,姚國文.鋼絞線腐蝕疲勞試驗方法與損傷評定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4(2).
[8] 鄭萬山,唐光武,鄭罡,等.蘇通大橋斜拉索拉彎疲勞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0(4).
[9] 胡曉.隨機車流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橋振動響應分析[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13.
[10] 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
U448.27
A
1671-2668(2016)05-0156-03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