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貞
(山西省太原市省畜牧獸醫(yī)學校030024)
現(xiàn)代良種肉雞的繁育技術
王旭貞
(山西省太原市省畜牧獸醫(yī)學校030024)
現(xiàn)代良種肉雞繁育體系可分育種和制種兩部分。育種部分包括品種資源場、核心育種場和配合力測定站;制種部分包括曾祖代場 (原種場)、祖代雞場 (一級繁殖場)、父母代雞場(二級繁殖場)。
主要是收集、保存雞的品種、品系,包括國外引進品種和國內優(yōu)良地方品種,并且進行繁殖、觀察和研究其生產性能和遺傳性狀,發(fā)掘可以利用的基因,為育種場提供選育和合成的新品種。
主要是提供適應生產需要的品種或品系,選育或合成具有一定特點的專門化高產品系并進行雜交組合試驗,篩選出雜交優(yōu)勢強大的配套組合供生產上使用。
主要是進行配合力測定,即按測定站規(guī)定的測定方案,經過隨機抽樣,進行品系間雜交效果的測定,以確定哪個雜交組合的雜種雞生產性能最佳。
經配合力測定后即可按最優(yōu)組合進行品系配套,逐級制種,繁殖商品雜交雞。
原種場為制種體系的中心,主要是對育種場提供的配套系進行純繁,并對原種配套系的純系進行保種和選育提高。
主要是引種、制種與供種。將原種場提供的配套祖代單性雞,進行雜交生產父母代種雞,供應二級繁殖場。
由祖代場引進配套合格的父母代種雛,按固定模式進行制種,并保證質量向商品代場供應雞苗或種蛋。
主要是向社會供應商品肉雞。
雜交繁育體系根據參與雜交配套的純系數目分兩系配套、三系配套、四系配套,五系配套?,F(xiàn)代商品雜交雞以四系雜交制種最為普遍,參見附圖。
應用生物技術,在DNA分子水平上對遺傳變異作進一步認識與描述,形成一種由基因型推斷表型的選擇方法,再進一步闡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可以加速育種進程,進行早期選種。另外利用基因轉移技術,制備轉基因雞,改善雞的生產性能,提高雞的抗病性。目前轉基因雞制作的方法有精子載體法、顯微注射法等。
經過五十多年的選育,肉雞37d體重達到2kg以上,飼料轉化率達到1.65的高生產水平。但隨著生長速度的提高,肉雞免疫力、抗應激能力下降,發(fā)病率、死亡率和用藥量增加,嚴重影響肉雞產品的安全?;谌怆u安全生產的需要,抗病性、抗應激性、存活率、肉品質等是未來育種的重點、難點。
附圖 四系配套商品雜交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