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兩組經過不同"/>
高曉紅
【摘要】 目的:研究在初產婦分娩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24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分娩結果。結果:兩組產婦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情況總體優(yōu)于對照組,沒有1~3分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運用到初產婦分娩的護理中,能夠提高分娩質量,保證新生兒健康,值得推廣。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 初產婦; 分娩方式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8-011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62
分娩是每位女性都要經歷的一種生理現象,但是由于分娩有時會給產婦造成巨大的痛苦,特別對于初產婦,由于沒有生育經驗,很容易出現恐懼和緊張的心理[1]。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對分娩結果有很大影響,所以做好初產婦的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分析對初產婦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2014年1月-2016年1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分娩的24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初產,所有產婦均排除頭盆不稱、有妊娠并發(fā)癥和其他相關并發(fā)癥、胎盤異常、羊水異常、胎兒異常、軟產道和骨產道異常。將其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平均年齡(24.9±2.3)歲,平均孕周(38.6±1.8)周;對照組:平均年齡(24.4±2.1)歲,平均孕周(38.3±1.6)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對產婦進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有胎心監(jiān)測、健康教育、定期巡視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必須為具備專業(yè)心理學知識、具有豐富的助產生育經驗的護理人員。首先,護理人員要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讓產婦知道在妊娠和生產期間哪些行為有益,哪些行為有害,向產婦介紹分娩的相關知識,以及分娩結束后如何正確休養(yǎng),正確耐心解答產婦的疑惑,提高產婦分娩的信心,對自己日?;顒舆M行計劃安排。其次,護理人員要保證產婦病房環(huán)境的舒適和安靜,可以適當的為產婦播放一些輕音樂,指導產婦學會放松,指導產婦進行正確呼吸,為分娩做好準備。然后,由于初產婦沒有過分娩經驗,可能對即將面對的分娩感到恐懼和緊張,護理人員要及時發(fā)現產婦不良情緒并給予有效的疏導,向產婦講解分娩的具體過程,告訴產婦陰道分娩對胎兒的益處,告訴產婦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保證分娩的成功。最后,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增加產婦與家屬特別是配偶相處的時間,使產婦感受到家人的支持,提高分娩的信心,避免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對產婦進行焦慮、抑郁評分,焦慮評分采用SAS評分量表,抑郁評分采用SDS評分量表。另外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情況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得分越高,新生兒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兩組產婦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分娩情況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情況總體優(yōu)于對照組,沒有1~3分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和分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婦很容易因一些不良反應的出現而產生多種不良情緒,不良情緒的長期存在會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以及胎兒的健康,甚至可能影響家庭關系的和諧[2]。初產婦沒有過分娩經驗,加上印象中分娩的巨大痛苦,使得產婦對于需要面對的分娩更加恐懼,因此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不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另外也有多類臨床研究表明,心理和精神因素很可能影響分娩[3]。如果產婦長期處于恐懼和緊張情緒中,會升高機體內多類激素水平,使得子宮收縮乏力,產婦很可能出現產后出血和難產的情況。除此之外,不良情緒的存在會使得胎盤血流量減少,胎心率發(fā)生改變,很容易出現新生兒窒息,因此做好針對初產婦的心理護理干預對于幫助產婦消除不良情緒,提高自然分娩率有重要意義[4-6]。
文獻[7]將產前住院的初產婦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多采用自然分娩,其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本研究對兩組初產婦分別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比較護理效果可知,兩組產婦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情況總體優(yōu)于對照組,沒有1~3分的新生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通過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期間可能出現的不適及應該如何做到正確配合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在正式分娩前護理人員指導產婦掌握正確宮縮以減輕疼痛的方法,指導產婦在分娩期間如何正確配合以促進分娩進程。在分娩期間,護理人員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讓產婦了解自然分娩的優(yōu)點,規(guī)律的子宮收縮有助于胎兒肺泡擴張,自然分娩時產道發(fā)生擠壓能夠將胎兒鼻腔和口腔內的黏液以及羊水擠出以減少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另外也能夠有效減少感染的發(fā)生,促進產婦產后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用于初產婦分娩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焦慮、抑郁心理,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新生兒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琴.產前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心理狀態(tài)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7):35-36.
[2]戎惠娟,劉杰,許艷蕾,等.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活躍期分娩方式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3,35(16):2528-2529.
[3]趙亞輝.心理護理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124-125.
[4]李麗.心理護理用于初產婦分娩護理48例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696-697.
[5]王芳.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2,2(19):244-245.
[6]蔡麗平,李嵐,練潔佳,等.心理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4):1576-1577.
[7]周燕玲.孕期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心理狀態(tài)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2):97-98.
(收稿日期: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