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中連接詞的使用特征研究
        ——以though的使用為例

        2016-11-28 07:22:50施建剛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本族語連接詞主句

        施建剛,邵 斌

        (浙江財經(jīng)大學 東方學院,浙江海寧 314408;浙江財經(jīng)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中連接詞的使用特征研究
        ——以though的使用為例

        施建剛,邵 斌

        (浙江財經(jīng)大學 東方學院,浙江海寧 314408;浙江財經(jīng)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英語連接詞是實現(xiàn)語篇連貫的手段之一,而中國學習者在連接詞的使用上呈現(xiàn)出非母語特性。以中國學習者口語中though的使用特征為例,對比三個口語語料庫,研究發(fā)現(xiàn)與本族語者相比,中國學習者回避使用連接副詞though,過多使用位于主句前的從屬連詞though,從屬連詞though和并列連詞but同時使用的偏誤較為普遍。研究表明,中國學習者對連接詞用法的掌握有欠全面,本研究借助語言差異和標記程度差異理論,從母語遷移的角度分析了其原因。

        英語口語;語料庫;中國英語學習者;母語遷移

        一、引言

        與漢語不同,英語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即語句的銜接和邏輯關系主要依靠連接詞來實現(xiàn)(連淑能,2010:73)。Leech和Svartvik(1994)認為,使用連接詞是實現(xiàn)語篇與語義連貫的重要銜接手段之一,會對語言交際產(chǎn)生重要影響。掌握連接詞的使用規(guī)律,無疑能有效提高交際效率。然而,英語連接詞數(shù)量大,種類多,用法復雜,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難點。因此,在對銜接手段進行宏觀研究的基礎之上,有必要從微觀角度對某種特定銜接手段進行研究,甚至是具體到更微觀的某類或某個連接詞的使用(Halliday & Hasan,1976)。吳曉春、楊忠和都平(2011)指出,目前中介語語篇中連接詞研究大多局限于對書面語語篇中的連接詞使用進行整體描述,針對個別連接詞進行分析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本文以典型的英語連接詞though為例,以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為基礎,運用語料庫統(tǒng)計方法,將中國學習者口語中though的使用與英美本族語者口語語料庫中though的使用相對照,以期揭示中國學習者在連接詞使用方面的非母語特征,并借助語言差異和標記程度差異理論,從母語遷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二、though的用法及其相關研究

        英語連接詞though的主要用法如例(1)至(4)所示。

        (1)Though he is poor, he is satisfied with his condition.(Quirk et al.,1985:642)

        (2)She had never heard of him, though she did not say so.(Biber et al.,1999:87)

        (3)His food is rather a problem. He looks fit,though.(Quirk et al.,1985:641)

        (4)This time, though, she nodded.(Conrad,2004:71)

        在例(1)和(2)中,though用作從屬連詞(subordinator),引導的狀語從句分別位于主句的前后。而在例(3)和(4)中,though則作為連接副詞(linking adverbial),起到語篇組織與連接的作用(Quirk et al.,1985)。Biber等(1999:850)基于語料庫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though在口語體中多被用作連接副詞,且多出現(xiàn)在句末,如例(3)所示,偶爾也出現(xiàn)在句中,如例(4)所示。

        從語義功能來看,從屬連詞though表示主句和從句間的讓步意義關系,連接副詞though是對比或讓步關系的標記。后者也可用來表明讓步的邏輯關系,因此與從屬連詞though關聯(lián)緊密。Quirk等(1985:641)甚至把連接副詞though視為從屬連詞though所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的縮略形式,即例(3)可以看作是(5)的縮略。

        (5)His food is rather a problem. He looks fit,though(his food is rather a problem).

        以往的國內(nèi)外研究一般基于學習者語料庫對英語連接詞的整體進行研究。譬如,Granger和Tyson(1996)將母語為法語的學習者的英語作文語料庫與本族語者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法國學習者整體上少用連接詞。Altenberg和Tapper(1998)發(fā)現(xiàn),母語為瑞典語的英語學習者在寫作中也比本族語者少用連接詞。國內(nèi)學者的研究通?;诓煌闹袊鴮W習者語料庫,結(jié)合二語習得理論和規(guī)律,并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描述中國學習者使用連接詞的特點。其研究發(fā)現(xiàn)趨于一致,即與本族語者相比,中國英語學習者在書面語和口語中過多使用連接詞,但連接詞的種類偏少(羅一,2003;趙蔚彬,2003;莫俊華,2005;初良龍、趙成發(fā),2011;劉芹、苗艷,2011)。但也有學者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中國學習者在寫作中過少使用大部分連接詞(潘璠、馮躍進,2004)。就連接詞though的使用而言,吳志芳(2007)基于BROWN,LOB語料庫和BNC口語子庫,從多角度對though,although兩詞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though的總體使用頻率高于although,且更廣泛地用在口語中。尤澤順(2010)以BROWN和CLEC語料庫做對比,發(fā)現(xiàn)連詞though位于主句之后是英語的無標記性用法,位于主句之前則是標記性用法;中國學習者過多使用其標記性用法,而本族語者更習慣使用其無標記性用法。

        綜上所述,國內(nèi)外不乏基于學習者語料庫對連接詞使用特征的研究,甚至也有對though的個案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1)以往對though的研究多聚焦其從屬連詞的功能,而對其連接副詞的功能較少涉及;(2)以往對though的研究多聚焦于書面語,對其在口語中的使用較少涉及;(3)以往對though的研究多為定量描述,而定性解釋相對較少。本文以中國學習者口語語料庫與英美本族語口語語料庫相對照,綜合考察中國學習者口語中though的使用特征,并對比中國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其使用上的差異。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兩點:(1)基于語料庫對though在學術口語中的使用特征進行定量描述,以往研究較為少見;(2)細致探索中國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口語中though的使用差異,并結(jié)合語言差異與標記程度差異,考察母語對二語習得產(chǎn)生的影響,以往研究也付之闕如。本文的研究為中國學習者口語中的連接詞使用提供詳細的個案信息,這對于認識連接詞全貌具有啟發(fā)意義。

        三、研究設計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對比研究,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1)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中though的總體使用情況如何?(2)與本族語者口語相比,中國英語學習者在though的使用上呈現(xiàn)哪些差異?(3)產(chǎn)生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么?以中國學生英語口語語料庫(Spok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以下簡稱SECCL)為考察對象,將其與英國學術口語語料庫(British Academic Spoken English,以下簡稱 BASE)、密歇根學術英語口語語料庫(Michigan Corpus of Academic Spoken English,以下簡稱MICASE)相對比。三個口語語料庫的文本構(gòu)成、語料年份與總庫容如表1所示。BASE由英國的華威大學和雷丁大學共同建設,語料均來自于這兩所大學的授課與研討,可以反映英國本族語者使用學術口語的基本狀況。MICASE的語料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課內(nèi)外各種學術活動,適合用來分析美國學術口語的特征。SECCL由南京大學主持建設,語料來自于全國英語專業(yè)學生四級口試中的隨機樣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英語學習者對學術口語的應用情況。這三個口語庫語體一致,語料年份接近,容量大體相當,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表1 BASE,MICASE與SECCL三個語料庫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首先使用 AntConc 3.3.5w軟件檢索含有though的語段,對其不同用法以及在句中處于不同位置的頻數(shù)和頻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歸納其使用的總體特征;之后比較中國英語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though的使用上所呈現(xiàn)的差異,歸納中國學習者口語中though的使用規(guī)律與特征;最后依據(jù)語言對比和二語習得相關理論,對中國學習者though的使用特征進行分析和解釋。

        四、檢索結(jié)果和分析

        1 though的總體頻率

        在三個語料庫中分別檢索,經(jīng)逐行觀察后,最終從BASE,MICASE和SECCL中獲得though的有效頻數(shù)分別為408,738和232。though在三個語料庫中的總體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though在三個語料庫中的總體分布及差異顯著性水平

        表2顯示,在英國學術口語中,從屬連詞though的比例為60.54%,連接副詞的比例為39.46%;在美國學術口語中,從屬連詞though的比例為40.51%,連接副詞的比例為59.49%。而在中國學習者口語中,though幾乎全用作從屬連詞,比例高達99.14%??ǚ綑z驗顯示,從屬連詞though在三個口語語料庫中的頻率差異并不顯著,但連接副詞though在各個語料庫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0)。這說明英國本族語者比美國本族語者明顯地少用連接副詞though,這一特征導致英美本族語者在 though的整體使用頻率方面也存在顯著差異;而中國學習者基本不使用連接副詞though,造成其對連接詞though的整體使用也明顯偏少,與本族語者的差異具有顯著性。

        2 從屬連詞though的使用

        在英語中,從屬連詞though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既可置于主句之前(initial position),也可置于主句之后(final position),但本族語者更偏好后者,即從句位于主句后是典型的、無標記性用法(Quirk et al.,1985;Biber et al.,1999)。對從屬連詞though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的不同位置進行統(tǒng)計,我們得到其在三個語料庫中的分布,如表3所示。

        表3 從屬連詞though在三個語料庫中的分布及差異顯著性水平

        表3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BASE和MICASE語料庫中,位于主句后的從屬連詞 though的比例都比位于主句前的要高,這與Quirk 等(1985)及Biber等(1999)的結(jié)論一致。但在中國學習者語料庫中大部分情況下從屬連詞though位于主句前??ǚ綑z驗結(jié)果顯示,當though位于主句之前與之后,SECCL與兩個本族語語料庫之間都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0)。這表明對于從屬連詞though,中國學習者過多使用其標記性的用法。此外我們在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在使用從屬連詞though時產(chǎn)生了偏誤。這種偏誤集中體現(xiàn)在從屬連詞though和并列連詞but在句中同時出現(xiàn),如例(6)所示。

        (6)Eh ... though it’s a wonderful plan but I think perhaps... it’s not a better way for us to continue our study abroad at this moment? (SECCL)

        經(jīng)統(tǒng)計此類誤用共有 87處,占到了位于主句前though的頻數(shù)的52%,在SECCL各個年份、各種任務類型的文本中普遍存在。這類偏誤造成了句式雜糅,不符合英語語法習慣。

        3 連接副詞though的使用

        吳志芳(2007)在調(diào)查BROWN和LOB語料庫后發(fā)現(xiàn),在書面語體中連接副詞though位于句中的頻率遠遠高于句末,而Biber等(1999)則認為,連接副詞though在口語體中更常出現(xiàn)在句末,這或許是因語體不同所致。我們檢索了連接副詞though的位置分布及頻率,如表4所示。

        表4 連接副詞though在三個語料庫中的分布及差異顯著性水平

        表 4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英美學術口語中連接副詞though位于句末的比例都在 80%以上,說明句末though在本族語者口語體中占絕大部分,這與 Biber等(1999:891)的發(fā)現(xiàn)一致。從使用頻率來看,與英美本族語者相比較,中國學習者在句中和句末連接副詞though方面都呈現(xiàn)出明顯使用不足的傾向。我們認為,這是中國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在口語中對though使用中的最大差別,即本族語者較多使用連接副詞though,而中國學習者基本不用。我們還發(fā)現(xiàn)英美本族語者口語中對連接副詞的使用也存在差異,即美國本族語者使用較多。此種差異可能是因為 BASE與MICASE語料庫的文本構(gòu)成差異所致。BASE語料以授課和研討為主,顯得更為正式或更易反映出書面語體的特征,故少用連接副詞though。而MICASE還包括其他課內(nèi)外活動,則更為接近日??谡Z語料,故多用連接副詞though。因英美本族語者對though使用的差異并非本文探討的重點,故本文在此從略處理。

        總體而言,中國學習者使用連接詞though的頻率遠遠低于本族語者,此種顯著性差異主要是因中國學習者回避使用連接副詞though所導致。中國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從屬連詞 though的總體使用上并無顯著差異,但中國學習者比本族語者過多使用位于主句之前的從屬連詞though。中國學習者同時使用從屬連詞though與并列連詞but的偏誤較為普遍??傊袊鴮W習者在though的使用上呈現(xiàn)出變化少、不靈活、較呆板、錯誤多的特點,使得語篇不夠連貫,體現(xiàn)出有別于本族語者的非母語特性。

        五、結(jié)果討論

        1 母語遷移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語言遷移一直是二語習得領域極受關注的重要課題。早期的對比分析假說(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認為,母語遷移的制約因素是語言差異。二語習得中與母語規(guī)則相似的就易學,反之則難學,二語習得中的困難可以通過對比分析母語與二語的語言差異來預測(Lado,1957)。Odlin(1989:27)認為,遷移是指“目的語和其他任何已經(jīng)習得的(或沒有完全習得的)語言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所造成的影響”。母語遷移表現(xiàn)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假如母語與目的語的相似之處促進了目的語的習得則為正遷移,體現(xiàn)在錯誤減少和較快習得目的語的某些規(guī)則。負遷移即母語干擾,是指當母語規(guī)則不符合目的語習慣時,母語阻礙了目的語某些規(guī)則的習得,導致偏誤的出現(xiàn)(Ellis,2008)。Odlin(1989)指出,母語負遷移的結(jié)果表現(xiàn)為過少使用(又稱回避)、過多使用和使用錯誤等。

        后來的認知學的遷移制約論則把語際的標記性(markedness)視為遷移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將母語遷移研究納入了認知研究的范疇。語言類型學的標記理論(Greenberg,1966)通過跨語言的比較分析進行研究,借助類型普遍性來判斷和區(qū)分語言成分是有標記或是無標記的?;诖?,Eckman(1977:321)提出了標記性差異假說(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把二語習得過程中的困難程度和困難區(qū)域與語言之間的差異和標記程度聯(lián)系起來。不同于母語,而且比母語標記性更強的目的語區(qū)域是學習者的困難所在,比母語標記性更強的目的語區(qū)域的相對難度與標記的相對程度成正比,不同于母語,但標記性比母語弱的目的語區(qū)域不會造成學習上的困難。

        2 though使用差異的原因探討

        上文的語料庫檢索結(jié)果表明,中國學習者在使用though時,出現(xiàn)三個偏差:一是回避使用連接副詞,二是過多使用在主句前的從屬連詞,三是將其與并列連詞but同時使用。究其原因,本文認為這是母語遷移的結(jié)果,下文通過語言差異與標記程度差異相結(jié)合的途徑進行探討。

        首先,中國學習者基本不使用連接副詞though,其原因在于英語表示對比關系的結(jié)構(gòu)與漢語相對應的結(jié)構(gòu)差異較大,使學習者采取了回避策略。比較例(3),(4)和(7)可以發(fā)現(xiàn),連接副詞though表示對比關系時常位于句末或句中,而漢語中表示對比關系的“不過”、“但是”、“然而”通常作為連詞且位于句首。在漢語中,例(7)一般不會以(8)和(9)的方式表達。

        (7)不過這其中部分原因一定是雙方的寬恕和感激。(LCMC_E①)

        (8)* 這其中部分原因,不過/但是/然而,一定是雙方的寬恕和感激。

        (9)* 這其中部分原因一定是雙方的寬恕和感激,不過/但是/然而。

        由此可見,漢語的這些詞并沒有連接副詞的用法。當學習者表達對比關系時,往往回避使用可能會引起困難的結(jié)構(gòu),譬如將though置于句末或句中,而傾向于選擇與漢語表達習慣相類似的結(jié)構(gòu),譬如將however或but置于句首(His food is rather a problem. However / But, he looks fit.)。這表明母語在此造成了一種負遷移,即母語和目的語的差異導致學習者難以習得目的語中的結(jié)構(gòu)。

        教材和教學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種回避現(xiàn)象。Selinker(1972)認為,訓練遷移(transfer of training)是建構(gòu)中介語的認知過程之一,教師和教材對語言項目的錯誤展示會導致學習者對目的語作出錯誤的假設。Conrad(2004)對美國四種最新出版的、代表語法教學最新進展的二語教材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供母語非英語的學習者使用的教材與本族語語料庫中的實際語言使用有所脫節(jié)。在口語中起到重要交際功能的連接副詞though在教材中被忽略了,甚至有些二語教材建議學習者在口語交際中使用however或on the other hand這兩個在學術語體中更常用的連接副詞來表達對比關系。同樣的情況在我國的教學實踐中也同樣普遍存在,這使得在學習者的認知中,并無though的連接副詞用法,即便課外接觸少量的真實語料也不足以引起學習者的注意。

        其次,中國學習者過多使用在主句前的從屬連詞though是由于英語主從復合句的標記性強于漢語相應的結(jié)構(gòu),使學習者遷移了無標記的母語結(jié)構(gòu)。從語言類型學角度,Diessel(2001)將語言分為左分支結(jié)構(gòu)語言和右分支結(jié)構(gòu)語言。在左分支結(jié)構(gòu)語言中,主句這一基本結(jié)構(gòu)一般位于句末(head final),從句通常向左延伸,比如漢語。根據(jù)彭宣維(2000)的統(tǒng)計,在《中國當代文學名著選讀》中,從句先于主句的主從復句占 88.92%,而主句先于從句的僅占 11.08%,即前者出現(xiàn)頻率更高,更為常用,也更為自然,是無標記的。在右分支結(jié)構(gòu)語言中,主句一般位于句首(head initial),從句通常向右延伸,比如英語。但語義與篇章語用等因素也會對主從句的位置分布產(chǎn)生影響,在英語中也會出現(xiàn)從句在前、主句在后的用法(Wiechmann & Kerz,2013)。中國學習者不了解或難以判斷英語讓步狀語從句何時應該在前,何時應該在后,相對于漢語,英語的相應結(jié)構(gòu)是有標記的。標記性差異假說認為,目的語結(jié)構(gòu)相對于母語中對應結(jié)構(gòu)的標記程度決定了母語遷移發(fā)生的可能性,當母語結(jié)構(gòu)無標記、而目的語中對應的結(jié)構(gòu)有標記時,就可能發(fā)生遷移;當母語結(jié)構(gòu)有標記,而目的語中對應的結(jié)構(gòu)無標記時,遷移的可能性則很小。因此,本文認為中國學習者過多使用主句前的從屬連詞 though是因為當英語結(jié)構(gòu)有標記時,易求助于母語知識和規(guī)則而導致無標記母語結(jié)構(gòu)的遷移。

        最后,中國學習者同時使用從屬連詞though和并列連詞 but,表明學習者在口語表達時借助了母語的幫助,錯誤地將母語形式和結(jié)構(gòu)運用于目的語中。Wang和 Wen(2002)在研究中國學習者二語寫作中母語的使用情況時發(fā)現(xiàn),學習者二語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個連續(xù)體,低水平學習者先用母語遣詞造句,之后翻譯成目的語,而高水平學習者則直接使用二語遣詞造句。在語篇的謀劃和觀點的組織上,學習者更傾向于借助母語。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學習者口語表達的過程,即學習者會在口語表達的某些階段使用母語。漢語中表達讓步關系的連接詞“雖然……但是……”、“盡管……還是……”通常成對出現(xiàn)。受到母語類似表達方式的影響,學習者直接把漢語的結(jié)構(gòu)翻譯成“though … but …”??谡Z的特殊性造成可供學習者在母語與目的語之間轉(zhuǎn)換的時間更短,無法顧及目的語的一些規(guī)則,也不可能返回做修改,導致表達讓步關系時though和but同時出現(xiàn)的偏誤較多。

        眾多實證研究表明,母語遷移是二語習得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而本研究中學習者回避使用連接副詞though,過多使用though從句在主句之前的位置,同時使用從屬連詞though和并列連詞but正是英漢語言差異和標記程度差異共同作用下的母語遷移的結(jié)果。

        本文認為,中國學習者口語中連接詞though的使用基本能夠反映其使用連接詞的普遍特點,即學習者并未考慮語篇銜接和語體差異,多用、少用甚至誤用連接詞,與本族語者連接詞的使用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中國學習者對其它連接詞的掌握也存在類似問題,如忽略 however用在句末或插在主語后的用法,忽略therefore的句中用法等。簡言之,中國學習者對英語連接詞的使用掌握不夠全面,或是總體使用不足,即學習者缺乏語篇意識;或是對其用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是對其在書面語和口語中的差異渾然不覺,即缺乏語體意識。本文限于篇幅,對其他個案無法一一詳述,尚留待以后進一步的研究。

        六、結(jié)語

        本文基于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與英美本族語口語語料庫,對中國學習者though在口語中的使用特征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在口語中回避使用連接副詞though,在though作為從屬連詞的情況下,中國學習者過多使用其在主句前的位置,從屬連詞though和并列連詞but在句中同時出現(xiàn)的偏誤較為普遍。這些非母語特性導致中國學習者口語表達不地道,語篇銜接不連貫,這是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因此,在口語教學中,教師應側(cè)重講授英漢語言差異、口語和書面語的語體差異以及口語語篇連貫性,運用本族語者口語語料庫向?qū)W習者展示真實語境中本族語者使用連接詞的典型的習慣用法。同時也要對比學習者口語語料庫,將其中連接詞使用的典型錯誤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其引以為鑒,提高其語篇意識以及語體意識。

        注釋:

        ① LCMC是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肖忠華教授與Tony McEnery教授主持創(chuàng)建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它選取了15個文體類型,語料平衡,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的特征。

        [1] Altenberg, B. & M. Tapper. 1998. The Use of Adverbial Connectors in Advanced Swedish Learners’ Written English[A]. In S. Granger (ed.) 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C]. London: Longman.

        [2] Biber, D. et al.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3] Conrad, S. 2004. Corpus Linguistics, Language Vari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A]. In J. Sinclair (ed.) How to Use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4] Diessel, H. 2001. The Ordering Distribution of Main and Adverbial Clauses: A Typological Study[J]. Language, (2): 433-455.

        [5] Eckman, F. 1977. 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 Language Learning, (2): 315-330.

        [6] Ellis, R. 2008.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Granger, S. & S. Tyson. 1996. Connector Usage in the English Essay Writing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EFL Speakers of English[J]. World Englishes, (1): 17-27.

        [8] Greenberg, J. 1966. Language Universa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eature Hierarchies[J].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9]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0]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1] Leech, G. & J. Svartvik. 1994.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2] Odlin, T. 1989. Language Transfer: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Quirk, R.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4]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 209-231.

        [15] Wang Wenyu & Wen Qiufang. 2002. L1 Use in the L2 Composing Proc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16 Chinese EFL Writer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1): 225-246.

        [16] Wiechmann, D. & E. Kerz. 2013. The Positioning of Concessive Adverbial Clauses in English: Ass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Discourse-pragmatic and Processing-based Constraints[J].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 1-23.

        [17] 初良龍, 趙成發(fā). 2011. 工科院校學生英語議論文寫作中轉(zhuǎn)折連接詞使用研究——基于自建語料庫的分析[J].外語界, (5): 9-15.

        [18] 連淑能. 2010. 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 劉芹, 苗艷. 2011. 基于語料庫的中國理工科大學生英語口語連詞使用研究[J]. 外語界, (5): 16-23.

        [20] 羅一. 2003. 研究生英語論文中連接副詞使用情況調(diào)查[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 59-62.

        [21] 莫俊華. 2005. 中國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使用因果連接詞的語料庫研究[J]. 外語教學, (5): 45-50.

        [22] 潘璠, 馮躍進. 2004. 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寫作中連接詞用法的語料庫調(diào)查[J]. 現(xiàn)代外語, (2): 157-162.

        [23] 彭宣維. 2000. 英漢語在語篇組織上的差異[J]. 外語教學與研究, (5): 329-334.

        [24] 吳曉春, 楊忠, 都平. 2011. 中介語語篇中的邏輯連接詞使用研究述評[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 126-130.

        [25] 吳志芳. 2007. 對though與although的語料庫對比研究及教學啟示[J]. 瘋狂英語(教師版), (2): 44-47.

        [26] 尤澤順. 2010. 連詞Though的標記性/無標記性用法:來自語料庫的證據(jù)[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 88-93.

        [27] 趙蔚彬. 2003. 中國學生英語作文中邏輯連接詞使用量化對比分析[J]. 外語教學, (2): 72-77.

        (責任編輯:于 濤)

        H314.2

        A

        1008-665X(2016)2-0040-06

        2015-09-19

        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語篇中的邏輯連接詞特征研究”(Z15JC075)

        施建剛,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語料庫語言學

        邵斌,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詞匯語義學

        猜你喜歡
        本族語連接詞主句
        盤點主從復合句中的時態(tài)
        連動結(jié)構(gòu)“VP1來VP2”的復句化及新興小句連接詞“來”的形成
        賓語從句考點梳理(二)
        Wheelchair basketball stars
        《本族語和非本族語科技寫作中的詞塊:語料庫方法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述評
        Non—Native Educators i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述評
        亞太教育(2015年23期)2015-08-12 02:30:07
        英漢本族語者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語理解度的對比研究
        論英語反意問句中附加問句與主句的可分離性
        英語連接詞:傳統(tǒng)與反思
        外語學刊(2010年4期)2010-01-22 03:33:52
        英語連接詞的顯功能初探
        外語學刊(2010年4期)2010-01-22 03:33:50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人妻av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成影院| 亚洲av国产精品色a变脸| 99久久免费视频色老| 男女爱爱好爽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在线视频播放观看免费|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日韩丝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黄片av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欧美专区在线| 亚洲黑寡妇黄色一级片|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69口爆吞精在线视频喝尿|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ooo| 青青手机在线视频观看| 女色av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你懂的视频网站亚洲视频|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y| 欧美激情肉欲高潮视频|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