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語料庫的《一九八四》譯者風格對比研究

        2016-11-28 07:22:48李克莉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虛詞譯本語料庫

        李克莉

        (浙江財經(jīng)大學 東方學院,嘉興海寧 314408)

        基于語料庫的《一九八四》譯者風格對比研究

        李克莉

        (浙江財經(jīng)大學 東方學院,嘉興海寧 314408)

        采用語料庫語言學方法,基于自建語料庫對《一九八四》董樂山和劉紹銘兩個中譯本的譯者風格進行研究。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對兩個中譯本的標準類符形符比、詞表、平均詞長和形合度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征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礎(chǔ)上輔以實例進行對比評價和定性分析,進而揭示兩位譯者在詞匯和句子層面不同的翻譯風格。本研究為《一九八四》中譯本的對比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一九八四》;語料庫語言學;董樂山;劉紹銘;譯者風格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語料庫語言學被廣泛應用于翻譯研究的諸多方面,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是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Mona Baker(2000)開創(chuàng)了語料庫譯者風格研究的先河,隨后國內(nèi)外眾多學者都運用語料庫從實證主義角度去考察譯者風格。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相關(guān)理論和方法日臻完善,研究視角不斷擴大,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成果斐然,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學者通過自建小型語料庫來進行譯者風格對比研究(徐欣,2010;劉澤權(quán)、陳冬蕾,2010;楊柳、朱安博,2013)。和大型語料庫的建設相比,自建小型語料庫建庫周期短,針對性強。此類研究通過對不同譯本進行定量分析,用數(shù)據(jù)直觀地反映出不同譯者的詞匯豐富度、用詞特點、句法特征等,為傳統(tǒng)的描述性譯本研究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持,同時還可以用來探討翻譯語言的整體特征。

        本文的研究對象《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國著名作家George Orwell(2006)的傳世之作,被譽為世界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和反極權(quán)的政治諷喻小說之一。本研究以《一九八四》的兩個中譯本——董樂山譯本(奧威爾,2011)和劉紹銘譯本(奧威爾,1998)為研究對象,運用語料庫語言學手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以標準類符形符比、詞表、平均詞長和形合度等數(shù)據(jù)為考察對象,并輔以實例進行對比評價和定性分析,揭示出兩位譯者不同的翻譯風格,進而探討數(shù)據(jù)背后影響兩位譯者翻譯風格的社會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

        二、研究對象

        本文使用的語料庫為英文原作語料庫和《一九八四》兩個中譯本的譯文語料庫,并以蘭卡斯特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LCMC)小說子庫作為參照庫。選擇董譯本和劉譯本為研究對象,主要基于以下兩個原因。首先,《一九八四》出版于1949年,由于中國當時的政治原因,董樂山的譯本《1984年》于1979年才在內(nèi)地首次內(nèi)部發(fā)行,公開發(fā)行則遲至1997年。由于董樂山在譯界享有盛譽,其譯本又是《一九八四》在中國內(nèi)地的首個中譯本,故該譯本一直被視為經(jīng)典譯作。國內(nèi)學界有不少研究都圍繞董譯本展開,譬如從多元系統(tǒng)理論、操控論、意識形態(tài)、翻譯適應選擇論等角度,多采取描述性的分析方法,選取典型例句來分析董樂山的翻譯風格、翻譯策略和翻譯選擇。然而,以往的研究方法多拘泥于傳統(tǒng)模式的欣賞點評,主觀性較強,而從語料庫翻譯學視角對董譯本進行宏觀定量描述的研究則付之闕如。其次,在眾多港臺譯本中,劉紹銘的譯本影響力較大。作為香港散文五大家之一的劉紹銘(2000:135)把《一九八四》視作改變自己一生的書籍,促使他在1984年翻譯《一九八四》的原因之一竟然是“不滿大陸版譯文”。他曾這樣評價當時的大陸譯本:“就當時查得資料所知,此書有三個譯本。比對之下,發(fā)覺一來刪節(jié)的地方不少。二來譯文以訛傳訛?!保▌⒔B銘,2009)

        同是學貫中西,譯著頗豐的兩位翻譯大家,作為大陸和港臺譯本的代表,董譯本和劉譯本在譯者風格方面到底存在哪些差異?目前學界已有少數(shù)研究從微觀層面對兩個中譯本展開對比分析,考察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對兩個譯本遣詞造成的影響。但上述研究視角比較單一,且未見使用語料庫方法。本文基于語料庫對兩譯本進行宏觀分析,將為《一九八四》中譯本對比分析提供新的研究視角,促進其研究更深入、更全面地展開。

        三、語料庫參數(shù)

        形符(tokens)數(shù)是指語料庫中所有單詞的總數(shù),相同的形符被稱為類符(types),也就是不同的詞形總數(shù)。若兩個語料庫容量相當,可使用類符形符比(也稱為型次比,即type/token ratio,簡稱TTR)來反映語料庫中詞語的豐富度,高比率意味著用詞豐富。若兩個語料庫的容量相差巨大,一般使用標準類符形符比(也稱為標準型次比,即standard type/token ratio,簡稱STTR),即每千字的類符形符比。STTR值越大,該語料庫的用詞越豐富,反之則說明該語料庫詞匯范圍較窄,詞匯變化較小。

        詞表(wordlist)即類符統(tǒng)計列表,可以直觀反映出類符總數(shù)、每個類符的頻數(shù)和頻率。通過詞表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如不同譯本高頻詞的使用情況可以反映出翻譯語言的總體特征,而低頻詞能反映出不同譯者個性詞的使用情況,從中可以考察譯者的遣詞風格(楊柳、朱安博,2013:79)。

        平均詞長(mean word length)多指英語文本中類符的長度,以字母數(shù)為單位。平均詞長不僅能體現(xiàn)譯本用詞的復雜程度,還可以體現(xiàn)譯者的用詞習慣和風格。常見英文文本多由2~5個字母的單詞組成,平均詞長為4個左右。若平均詞長低于4,則意味著語言較淺顯簡潔;若高于4,則說明語言較深奧復雜。

        形合度(hypotactic level)這一概念由胡顯耀和曾佳(2009)提出,他們把虛詞的使用頻率在總詞頻中所占的比例稱為形合度。他們認為,英文小說中譯本的句法顯化程度可以通過比較形合度來獲得。漢語由于缺乏形態(tài)變化,句法形式化主要通過虛詞體現(xiàn)。因此,比較虛詞在總詞頻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得到不同中譯本的句法顯化程度,從而判斷譯文是趨于形合抑或意合。形合借助語言形式手段,即詞匯手段和形態(tài)手段來實現(xiàn)詞語或句子的銜接,而意合則借助詞語或句子所含意義的邏輯聯(lián)系來實現(xiàn)詞或句子的連接。語言不同,句法形式化程度也不同。英語屬于形合語言,形式化程度較高;而漢語屬于意合語言,形式化程度較低。如果中譯本的形合度較高,說明譯文較頻繁使用虛詞,更貼近源語而偏離譯語,翻譯策略傾向于異化;而如果中譯本的形合度較低,則說明虛詞使用量較少,譯文更貼近于譯語,翻譯策略傾向于歸化。要計算兩個中譯本的形合度需要對譯本進行詞性標注,并統(tǒng)計虛詞數(shù)量。

        四、統(tǒng)計結(jié)果分析

        1 標準類符形符比

        英文以空格作為天然的分隔符,而漢語詞語之間沒有分隔,這就給國外研發(fā)的語料庫檢索軟件造成了識別障礙。如果要對漢語語料進行語料分析,得到TTR及wordlist等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必須首先對漢語語料進行分詞處理。本文使用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shù)研究所研發(fā)的ICTCLAS 5.0對董譯本和劉譯本的漢語語料進行分詞處理,然后使用Wordsmith Tools 4.0軟件,以每1 000詞作為計算基數(shù),得到了關(guān)于兩譯本的標準類符形符比(STTR),如表1所示。

        表1 兩譯本的標準類符形符比(STTR)

        從表1可以看出,董譯本的形符數(shù)多于劉譯本,而類符數(shù)則少于劉譯本,董譯本的STTR值(46.29)小于劉譯本(49.44)。對數(shù)似然率結(jié)果顯示,該平均差(-3.15)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LL=64.79,p=0.000)。由此可見,劉譯本的詞匯范圍較寬,而且詞語更富于變化。例如:

        (1)

        Oranges and lemons, say the bells of St Clement’s,

        You owe me three farthings, say the bells of St Martin’s,

        When will you pay me? say the bells of Old Bailey,

        When I grow rich, say the bells of Shoreditch.

        董譯:圣克利門特教堂的鐘聲說,橘子和檸檬,

        圣馬丁教堂的鐘聲說,你欠我三個銅板,

        老巴萊教堂的鐘聲說,你什么時候歸還?

        肖爾迪區(qū)教堂的鐘聲說,等我發(fā)了財。

        劉譯:橘子與檸懞,吟著圣克萊門特的鐘;

        你欠我三法新,響著圣馬丁的鈴;

        幾時還我?哼著老貝利的鈴;

        等我闊了,答著肖迪奇的鐘。

        上例中兩個譯本都較準確地表達了原文的含義,實現(xiàn)了理解上的忠實對等。兩個譯本的類符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say和bell的翻譯上。董譯本在四句中均譯為“說”和“鐘聲”,而劉譯本則使用了不同的詞匯,在詞語的變化上比董譯本更豐富。兩種譯文的差異與兩位譯者的翻譯策略以及當時的翻譯思潮直接相關(guān)。董樂山1979年前后翻譯并發(fā)表《1984年》時,大陸譯界推崇的翻譯標準依舊是嚴復的“信、達、雅”三原則。馬會娟和管興忠(2006:35)指出:“改革開放前后,中國譯界長期徘徊,沒有超出對信達雅原則的認識水平和探討高度?!碑敃r“信、達、雅”原則對譯界的影響可以從許淵沖、張培均、劉重德等人的文章中略見一斑。受到當時翻譯思潮影響的董樂山(1987:37)也特別強調(diào)對原文的理解和忠實再現(xiàn),指出“翻譯工作者的首要職責就是把原文忠實地介紹給譯文的讀者”。例(1)中原文say和bell多次重復,故董樂山為忠實于原文,在翻譯時不增不改。這可能就是造成其譯本中類符數(shù)較少,詞語缺乏變化的主要原因。而劉紹銘的翻譯少了忠實的羈絆,他曾說:“假如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盡其情性,發(fā)揮個人獨特的風格,那么,文學作品的翻譯,應該得到相同的待遇?!保▌⒕钢?,1991:1061)劉紹銘在忠實順達的基礎(chǔ)上更傾向于二次創(chuàng)作,這應該就是造成其譯本中類符數(shù)較多,詞語更富于變化的主要原因。

        2 詞表

        Baker(2000:245)認為,如同手拿一個物體一定會留下手印,譯者完成翻譯活動時也一定會留下個人的痕跡。不同譯者受個人語言習慣、特定時期語言規(guī)范、文學思潮、翻譯取向等因素影響,會呈現(xiàn)不同的語言表達,這些差異首先表現(xiàn)在詞語選擇上。詞表中的高頻詞、低頻詞及平均詞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譯者的遣詞風格和習慣,可以將它們稱作個性詞。肖忠華(2012:67)指出,對于哪些詞屬于高頻詞,可以根據(jù)語料庫的大小而定。前人研究顯示,基于百萬詞級大型語料庫的研究一般將大于0.1% 的詞匯歸為高頻詞,如肖忠華(2012)等;基于十萬詞級自建小型語料庫的研究一般將大于 1%的詞匯定義為高頻詞,如徐欣(2010)、楊柳和朱安博等(2013)。鑒于本研究的兩個中譯本都不足十萬詞級,我們將大于1%的詞匯定義為高頻詞,將只出現(xiàn)一次的詞匯定義為低頻詞。利用Wordsmith Tools 4.0分別作出兩個譯本的詞表,進一步計算兩譯本中高于 1%的高頻詞頻次與比例(高于 1%的詞語頻次除以總頻次)和只出現(xiàn)一次的低頻詞頻次與比例,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兩譯本高頻詞和低頻詞統(tǒng)計

        對數(shù)似然率結(jié)果顯示,兩譯本高頻詞和低頻詞的比例平均差(2.91,-0.5)都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LL=215.33,p=0.000;LL=30.74,p=0.000)。高頻詞可以反映文本的詞匯特征和文本的難易程度。高頻詞比例越高,說明詞匯使用越不豐富,譯文難度越低,可讀性越高。如表2所示,就高頻詞比例而言,董譯本高于劉譯本,說明董譯本詞匯變化度較低。這也印證了前文表1中STTR值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董譯本的STTR值低于劉譯本,用詞沒有劉譯本豐富,詞匯缺少變化,重復率高。董譯本和劉譯本的低頻詞比例分別為3.7%和4.2%,劉譯本的低頻詞數(shù)量多于董譯本。低頻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譯者用詞的個人傾向和時代印記。例如:

        (2)And then suddenly the life would go out of them and they would sit round the table looking at one another with extinct eyes, like ghosts fading at cock-crow.

        董譯:但是突然之間,他們又泄了氣,于是就圍在桌子旁邊坐著,兩眼茫然地望著對方,很像雄雞一唱天下白時就銷聲匿跡的鬼魂一樣。

        劉譯:可是過了不久,他們什么勁也沒有了,木然圍著臺子坐著,你瞪著我,我瞪著你。他們是面臨絕種的動物,是雞鳴前就得消失的幽靈。

        董譯本去簡求繁,將原本簡單的“雞鳴”一詞譯為“雄雞一唱天下白”,應該是受到了“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的影響。Olohan(2004:153-167)發(fā)現(xiàn)“影響譯者文體的因素包括文化中介的需要、讀者的期望、意識形態(tài)以及編輯與修改等”。顯然特定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在董樂山的詞語選擇上留下了痕跡。

        3 平均詞長

        Wordsmith Tools 4.0軟件在統(tǒng)計詞頻時會自動計算出各長度詞的使用頻率,漢語文本借助漢語分詞系統(tǒng)ICTCLAS 5.0進行分詞后,也可以統(tǒng)計出各長度詞的使用頻率,兩譯本詞長分布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兩譯本詞長分布統(tǒng)計

        由表3可以看出,兩譯本以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和三音節(jié)詞居多。統(tǒng)計結(jié)果印證了肖忠華(2012:68-69)關(guān)于雙音節(jié)詞、三音節(jié)詞在漢語譯文中使用比例更高的論斷。兩個譯本中還出現(xiàn)了不少五音節(jié)、六音節(jié)和七音節(jié)詞語,這是因為原文中的人名和地名等專有名詞多按照英文單詞音譯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兩譯本中四音節(jié)詞的使用,董譯本和劉譯本中四音節(jié)詞的數(shù)量分別為939和1 162,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四音節(jié)詞多為漢語的四字格成語。兩譯本的四字格成語數(shù)量分別為520和658,對數(shù)似然測試結(jié)果顯示,該數(shù)量差(-138)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LL=19.66,p=0.000),說明劉譯本比董譯本使用了更多的四字格成語。例如:

        (3)There was something that he lacked: discretion,aloofness, a sort of saving stupidity.

        董譯:賽麥有著他所缺少的一些什么東西:謹慎、超脫、一種可以免于患難的愚蠢。

        劉譯:可是這個人不知怎的就是有點問題,他粗心大意,不懂得“若即若離”和“大智若愚”這兩句話所包含的處世之道。

        對于英譯漢中漢語四字成語的使用,董樂山持反對意見。他曾指出:“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叫作‘發(fā)揮漢語優(yōu)勢’,就不是一種科學的提法。我不懂什么叫‘漢語優(yōu)勢’,如果是濫用中文成語,什么‘南柯一夢’,‘黃梁美夢’,‘寅吃卯糧’等等,一部外國文學作品成了中文陳詞濫調(diào)的堆砌,這就不可取?!保ǘ瓨飞剑?987:4)董樂山注重對原文的忠實,這種求真的態(tài)度使得他在翻譯時較少使用四字成語。但劉譯本中四字成語的使用也并非“中文陳詞濫調(diào)的堆砌”,劉紹銘(2010)也曾指出:“成語可用,但得有個限度。單以評論文章的標準來講,成語出現(xiàn)太多就有‘喧賓奪主’之病。”之所以使用更多的成語還是他的翻譯策略使然。在例(3)中,他沒有按原文的語序和結(jié)構(gòu)去譯述,而是將前半句的否定含義和后半句的句意相結(jié)合,使用三個成語,既不失原意,也合乎漢語規(guī)范。

        4 形合度

        要計算兩個中譯本的形合度,需要對譯本進行詞性標注,并統(tǒng)計虛詞數(shù)量。目前大陸學界對于英語實詞和虛詞的劃分意見較為一致,認為英語的實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虛詞主要包括代詞、介詞、連詞、助動詞、冠詞等。而漢語語言學家對漢語實詞和虛詞的劃分標準和類型至今仍持有不同意見,其中副詞和代詞的爭議最大。我們采納了呂叔湘和朱德熙(2013)的觀點,將名詞、動詞、形容詞歸為實詞,語氣詞、連詞、代詞、數(shù)詞、介詞、量詞、副詞、助詞、處所詞、方位詞等歸為虛詞,這個分類標準也是眾多大陸學者所普遍采納的。根據(jù)分類標準,我們使用ICTCLAS 5.0進行了詞性標注,將兩譯本中虛詞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并計算了各類虛詞的頻率,如圖1所示。

        圖1 兩譯本虛詞數(shù)量及頻率對比

        通過檢索和統(tǒng)計,董譯本和劉譯本的形合度分別為 41.8%和 39.9%,對數(shù)似然率結(jié)果顯示,該平均差(1.9)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LL=45.33,p=0.000)。中譯本形合度較高,使用較多的虛詞,在句法上傾向于異化翻譯策略;形合度較低,使用較少的虛詞,則傾向于歸化翻譯策略。檢測結(jié)果說明,董譯本的形合度較高,在翻譯策略上更趨向于異化,而形合度較低的劉譯本則傾向于歸化翻譯策略。這也反映出兩位譯者對于翻譯行為的不同看法。董樂山(1987:37)認為:“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能稍許摻雜個人主觀的成分。他既不能嫌原文表達太多樣而任意簡化(說得不客氣一些,這是偷懶),也不能因原文用詞晦澀而擅自解釋(這是把讀者當阿斗),更不能把平淡的原文譯得詞藻華麗(這是賣弄自己)?!彼鼜娬{(diào)對原文的忠實性,在翻譯策略上以異化為主,有時也兼顧歸化。劉紹銘(2012)則認為:“譯者要‘引進’譯本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外國作品,得先在這本作品做些‘歸化’的功夫。”例如:

        (4)Actually the idea had first floated into his head in the form of a vision, of the glass paperweight mirrored by the surface of the gateleg table.

        董譯:這一念頭當初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是由于折疊桌光滑的桌面所反映的玻璃鎮(zhèn)紙在他的心目中所造成的形象。

        劉譯:最先令他動這個念頭租下這房子的,是那塊水晶玻璃:他腦中老是升起這個鎮(zhèn)紙放在折疊桌子上所生出的溫馨感受。

        胡顯耀和曾佳(2009:78)指出,翻譯文本中形合的客觀作用是使譯文趨向于更貼近原文而偏離譯語。上例中形合度較高的董譯本在句式上和原文幾乎保持了一致,而且使用了較多助詞“的”來體現(xiàn)原文中各種限定修飾成分,是典型的異化翻譯策略。而形合度較低的劉譯本則采取了歸化翻譯策略,按照譯入語漢語的行文習慣,進行了詞語添加和較大的句式調(diào)整。

        兩譯本在虛詞方面最大的差別體現(xiàn)在語氣助詞的使用上。根據(jù)統(tǒng)計,原文的語氣詞頻次為154個,董譯本為976個,劉譯本則高達1 452個。對數(shù)似然率結(jié)果顯示,兩譯本的語氣詞頻率差異具有較高的統(tǒng)計顯著性(LL=105.62,p=0.000)。語氣助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詞類一起來表示陳述、感嘆、疑問等語氣。語氣詞的添加可以使譯文更加清晰和連貫,語言表達也更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劉澤權(quán)、陳冬蕾,2010:11)。例如:

        (5)Winston caught scraps of conversation as he approached.

        ‘“Yes,” I says to ’er, “that’s all very well,” I says.“But if you’d of been in my place you’d of done the same as what I done. It’s easy to criticize,” I says, “but you ain’t got the same problems as what I got.”’

        ‘Ah,’ said the other, ‘that’t jest it. That’s jest where it is.’

        董譯:溫斯頓走近的時候聽到了她們談話的片言只語。

        “‘是啊,’我對她說,‘這樣好是好,’我說?!贿^,要是你是我,你就也會象我一樣。說別人很容易,’我說,‘可是,我要操心的事兒,你可沒有?!?/p>

        “啊,”另一個女人說,“你說得對。就是這么一回事?!?/p>

        劉譯:溫斯頓走近她們時,聽到其中幾句。

        “‘是呀,’我跟她講,‘說來容易呀!’我說?!绻闶俏遥氵€不是跟我一樣做。批評別人可容易呀!’我說,‘可是你的問題跟我的不一樣呀!’”

        “呀,對啦!”另一個接嘴道,“可不是,正是這樣!”

        例(5)中采用異化翻譯策略的董譯本使用了兩個語氣詞,和原文幾乎保持一致。而劉譯本運用了歸化翻譯策略,根據(jù)漢語拉家常語境和女性用詞特征,又額外添加了五個語氣詞,試圖更接近目標語漢語的行文習慣。

        五、結(jié)語

        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和實例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董樂山和劉紹銘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翻譯風格。在詞匯方面,劉譯本的STTR值和低頻詞比例高于董譯本,而董譯本的高頻詞比例則高于劉譯本,說明劉譯本的詞語重復率低,詞匯更富于變化。而平均詞長統(tǒng)計結(jié)果說明劉譯本比董譯本使用了更多的四字成語。在句法方面,董譯本的形合度高于劉譯本,說明董譯本更多地受到了英語原文的影響,使用了較多的虛詞,表達更貼近英語原文,翻譯策略傾向于異化。劉譯本則沒有受到英語原文的影響,使用了較少的虛詞,譯文更貼近漢語的行文習慣,翻譯策略傾向于歸化。上述詞匯和句法方面的差異主要源于兩位譯者對于翻譯行為的不同看法。董樂山更強調(diào)意思理解的準確性,在翻譯策略上傾向于異化,將原作的意圖直接表達出來,盡量將原文不增不減忠實地介紹給譯文的讀者。劉紹銘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chǔ)上更傾向于根據(jù)漢語的行文習慣,對譯文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以迎合漢語讀者的審美習慣,更多地采取了歸化翻譯策略。

        翻譯從根本上說就是一個社會文化活動,必將會受到規(guī)范的制約。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因素、意識形態(tài)等都會無形地影響著兩位譯者的翻譯策略和翻譯目的。本文的目的不是去比較兩個譯本孰優(yōu)孰劣,而是洞悉兩位譯者的翻譯風格及其形成的深層原因。采用語料庫翻譯學方法,運用語料庫檢索軟件對譯文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定量分析,并且有機地和定性分析結(jié)合起來,能夠比較客觀地對譯者的翻譯風格進行分析,從而避免傳統(tǒng)描述性方法帶來的主觀評價偏差。本文僅從有限的角度對兩個譯本的語內(nèi)特征進行了對比,是基于自建語料庫進行譯者文體比較研究的一個嘗試,與非翻譯文本的語內(nèi)類比以及與英文原作的語際對比考察有待進一步展開,從而使《一九八四》的譯者風格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地展開。

        [1] Baker, M. 2000.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 Target, (2): 241-266.

        [2] Olohan, M. 2004.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3] Orwell, G. 2006. Nineteen Eighty-Four[M]. London: Penguin.

        [4] 董樂山. 1987. 譯余廢墨[M].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

        [5] 胡顯耀, 曾佳. 2009. 對翻譯小說語法標記顯化的語料庫研究[J]. 外語研究, (5): 72-79.

        [6] 劉靖之. 1991. 翻譯新論集[M]. 香港:商務出版社.

        [7] 劉紹銘. 2000. 情到濃時[M].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

        [8] 劉紹銘. 2009. 奧維爾六十年祭[N]. 時代周報,8月6日.

        [9] 劉紹銘. 2012. 翻譯與歸化[N]. 時代周報,2月23日.

        [10] 劉澤權(quán), 陳冬蕾. 2010. 英語小說漢譯顯化實證研究——以《查泰萊婦人的情人》三個中譯本為例[J]. 外語與外語教學, (4): 8-13.

        [11] 呂叔湘, 朱德熙. 2013. 語法修辭講話[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2] 馬會娟, 管興忠. 2006. 中國翻譯理論五十年:回顧與展望[J]. 甘肅社會科學, (2): 34-37.

        [13] 喬治·奧威爾. 2011. 一九八四[M]. 董樂山譯.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4] 喬治·奧威爾. 1998. 一九八四[M]. 劉紹銘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5] 肖忠華. 2012. 英漢翻譯中的漢語譯文語料庫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6] 徐欣. 2010. 基于多譯本語料庫的譯文對比研究——對《傲慢與偏見》三譯本的對比分析[J]. 外國語, (2): 53-59.

        [17] 楊柳, 朱安博. 2013. 基于語料庫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婦人》三譯本對比研究[J].外國語, (3): 77-85.

        (責任編輯:于 濤)

        H315.9

        A

        1008-665X(2016)2-0029-06

        2015-09-20

        李克莉,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語料庫語言學

        猜你喜歡
        虛詞譯本語料庫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虛詞識別方法
        《佛說四人出現(xiàn)世間經(jīng)》的西夏譯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把課文的優(yōu)美表達存進語料庫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fā)與實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虛詞功能的羨余及其修辭作用
        當代修辭學(2011年6期)2011-01-29 02:49:48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趨勢
        《孫子兵法》俄譯本簡介
        軍事歷史(1993年5期)1993-08-21 06:17:26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粉嫩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国产麻豆极品高清另类|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 白白色发布在线播放国产|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亚洲女同系列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第一二三区| 日韩av天堂综合网久久| 亚洲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免费无线观看在线视| 正在播放强揉爆乳女教师|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韩国|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精品亚洲牛牛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亚洲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 日韩av免费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老熟妇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画质| 亚洲乱熟妇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狼人 | 无码专区亚洲avl|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午夜免费观看日韩一级视频|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自拍在线视频| 在线播放草猛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少妇30p| 日本做受高潮好舒服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