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4)
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與實踐
李丹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4)
在國家倡導全民運動的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逐漸提升,中小學校園也給予了體育教學工作更多的支持,但因為體育教學以前并不受重視,無論是機械器材、還是教學場地、或是師資人員都處于資源不充足狀態(tài)中,進而導致體育教學形式化嚴重,教學的實質(zhì)性意義并沒有充分顯示出來。鑒于這樣的情況,對中小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該文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和實踐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中小學 體育 教學改革 路徑
中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階段,若是學生在此階段中對某一教學不感興趣,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第一印象將很難扭轉(zhuǎn)。而就中小學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原本應該很受學生歡迎的體育教學卻受到了冷落,學生對體育學習并不感興趣,導致此現(xiàn)狀出現(xiàn)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就成為了必然趨勢。而為了將改革工作落實到位,中小學校園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1.1 教學機械器材較為缺乏
中小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通常情況下資金都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的,但因為學校眾多,所以每所學校所能獲得的辦學資金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學教學通常都是將資金投入到主要學科教學中,而體育作為一門不受重視的學科,自然被忽視。這樣的情況就導致體育教學所需要的運動器材缺乏,甚至有些學校沒有為體育教學提供相應的教學場地,這樣就使得教師即使有心做好教學工作,但因為機械器材以及場地的缺乏也不得不放棄,久而久之,教師的積極性就會下降,體育教學將會變得更加沒有吸引力,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1]。
1.2 教學手段較為落后
在當前現(xiàn)代化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的背景中,中小學教育手段也發(fā)生了改變,尤其是主科教學,教學方法日益多樣化,而且教學手段也更加先進,相比較之下,體育教學的教學手段就較為落后。在體育教學中,因為教學不受重視,所以學校也沒有為體育教學配備相應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比如說多媒體。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進行動作師范,學生模仿,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社會不斷發(fā)展中已經(jīng)失去了其吸引力,體育教學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是無法避免的。
1.3 教師承擔的安全責任增加了教學難度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通常情況下是兩個班級一起上課,而兩個班級的人數(shù)加起來有60多人,但教師卻只有一個,這樣的體育教學就使得教師無法關照到每個學生,所以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意外,而一旦出現(xiàn)此種情況,教師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的情況就增加了教學難度。教師無法在課堂上教授學生更多的運動技能,為了安全起見,都是讓學生自由活動,同時教師還將一些有危險性的體育器材拆除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無法開展跨欄、單雙杠以及跳箱等運動,而失去了這些趣味性運動的體育教學,自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久而久之,學生不愿意上體育課,而教師對開展體育教學也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2]。
2.1 增加機械器材的資金支持力度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機械器材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教學改革中,首先要解決機械器材資源缺乏這一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政府部門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下?lián)軐iT的機械器材購置費用,這樣??顚S?,學校就無法挪用此款項用于其他地方,進而保證體育教學機械器材資源充足。同時,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尤其是小學教學,因為學生年齡、體力以及各方面的身體素質(zhì)有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多讓學生從事一些簡單但有趣味的運動,比如說跳繩、踢毽子等,而且這些運動器材需要的費用成本是十分低廉的,所以這樣的教學活動既可以節(jié)省此方面的資金投入,還可以讓學生在課間10 min內(nèi)有器材可以鍛煉,進而在豐富學生課間活動的基礎上實現(xiàn)提高學生體質(zhì)的目標。
2.2 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體育教學才能煥發(fā)新的生命力,進而吸引學生,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因此,教師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深刻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并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中將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恢復方法以及練習方法等結合起來,然后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夠掌握更多的運動知識,并了解如何在運動中避免自己受傷[3]。
2.3 構建體育教學中意外傷害教師免責制度
體育課程和其他教學課程是不同的,其他課程教學主要是在教室內(nèi)進行,而學生通常情況下是坐著聽課的,但體育則不同,體育教學主要是在室外進行的,學生在此課堂中也不是靜止的,學生需要不斷地活動,而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就很容易受傷,比如說扭傷以及摔傷等,這些傷害的出現(xiàn)并不是教師失職所造成的,所以學校不應將此學生意外傷害發(fā)生的責任強加給體育教師,學校應該構建教師免責制度,減輕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讓教師能夠沒有后顧之憂地開展體育教學。
2.4 給予教師合適的薪酬待遇
在以往的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因為體育課程并不是主要科目,所以相應的體育教師的地位也比較低,其薪酬待遇也不夠合理,這樣的情況就使得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到打擊,進而影響了體育教學質(zhì)量。鑒于這樣的情況,中小學學校應該給予體育教師合適的薪酬待遇,提高體育教師的地位,尊重體育教師的工作[4]。同時,學校還應針對體育教師構建完善的獎懲制度,為體育教師提供職位晉升的機會等,以此來激發(fā)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讓體育教師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開展教學,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2.5 打造一支高素質(zhì)的體育教師團隊
體育教師是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其教學理念、水平等對體育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也應該對師資力量進行提升,打造一支高素質(zhì)的體育教師團隊,以此來促使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中小學校園應該為當前任職的體育教師提供培訓、外出交流的機會,讓這些教師在培訓和交流中拓寬自己的眼界,了解并掌握更多先進的體育教學方法,進而促使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靈活地應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中小學校園在招聘體育教師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照招聘標準進行,避免出現(xiàn)走后門等現(xiàn)象,從而確保招聘到的體育教師都是專業(yè)人才,體育教師團隊整體素質(zhì)較高。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教學中,體育教學地位低、教學質(zhì)量較差已經(jīng)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改善此種情況,中小學對體育教學進行了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學校從教學理念、方法等方面入手,構建了完善的薪酬待遇以及教師免責制度,同時還對教師進行了培訓,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這樣的改革方法促使體育教學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其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1]梁慧敏,萬炳軍.SPARK課程理念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制因及其對策——以河南省南樂縣四所中小學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5(10):927-932.
[2]本刊記者.首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北京論壇暨《中國學校體育》創(chuàng)刊30周年活動啟動儀式舉行[J].體育教學,2011(11): 4-5.
[3]李宗山.在陽光體育背景下開展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鄭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探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9 (5):61-62,65.
[4]宋超美.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效與不足——以全國十四城市現(xiàn)場評課為例[J].體育科學研究,2014,18(1):85-87.
G807.02
A
2095-2813(2016)12(c)-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