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紅(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福州 350007)
?
發(fā)展老年人體育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①
高迎紅
(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中國人口加速老齡化的問題,對我國這個“未富先老”的國家產生巨大的壓力。發(fā)展老年人體育具有促使老年人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作用。而我國老年人體育理論與實踐水平遠遠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該文通過對老年人參與科學健身等方面進行闡述,提出發(fā)展老年人體育的措施、建議,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
關鍵詞:老年人體育 科學健身 生命質量 發(fā)展狀況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對通過體育健身活動增進身心健康有了更為積極的認識,對體育健身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引起了各級政府、社會各屆的高度重視。當前如何在老年人群體中加大體育健身知識的普及力度,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的自覺、自主意識,激發(fā)老年人對體育健身的重視和熱情,不斷擴大老年體育人口,幫助老年人在體育健身活動之中樹立一種科學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老有所為,安度晚年”,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21世紀是人類長壽的時代。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所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與聯(lián)合國普遍的關注。我國的人口已邁進老齡化階段。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60歲以上(含60歲)人口達到總人口數(shù)的13.26%,人口老齡化呈現(xiàn)加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2014年中國的老年人口數(shù)量達到2.12億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老年人口破2億的國家。按照專家預測,大約再過20年左右,中國老年人數(shù)量即將達到3.5億以上,并且呈現(xiàn)持續(xù)增長態(tài)勢,將持續(xù)至2060年。因此,在未來的時期內我國老齡化大潮來勢洶涌,老年人口將越來越多,老年生活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老齡問題面臨嚴峻挑戰(zhàn)。我國老年人體育理論與實踐水平遠遠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體育事業(yè)雖然有了較快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了健身的群體中,建立了一些老年人體育工作體系,建成了一批老年人健身活動中心、早晚鍛煉站點等。但總體水平仍然較低,主要表現(xiàn)為幾點:一是,宣傳和引導力度不夠,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對體育健身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體育健身的意識淡薄,參與健身的自覺性不夠,致使無法長久地堅持健身。二是,社區(qū)老年體育發(fā)展很不平衡,城鄉(xiāng)差距大,機關、大的企事業(yè)單位及所在社區(qū)工作開展相對強些,而分散的居民社區(qū)和鄉(xiāng)村相對較弱,且缺乏經(jīng)費。三是老年體育場地設施嚴重滯后,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老年人健身娛樂場所仍局限在家里、馬路邊和公園里。四是社區(qū)的老年體育工作人員素質偏低,老年體育工作指導者數(shù)量極少,且水平不高。五是有組織的老年體育健身站少。老年人仍以個體鍛煉為主,缺乏有組織、能促進老年人活動興趣的健身站。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制約老年人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原因,主要在于社會、經(jīng)濟、觀念以及文化等幾個方面,其中老年人收入偏低、體育觀念淡薄是核心的因素,這在我國中西部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表現(xiàn)得尤為顯著。
美國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曾說過:“保持健康,這是對自己的義務,甚至也是對社會的義務?!鼻宄踔枷爰摇⒔逃翌佋舱f過:“一身動,則一身強;一家動,則一家強;一國動則一國強;天下動則天下強。”從古今中外這些名人的言談中,可以看到他們普遍對健康持高度高度重視的態(tài)度,甚至把健康問題提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則”的高度來看待。而要保持健康,提高生命質量,體育健身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和途徑。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不可避免地處于逐步衰退的狀態(tài),抵抗疾病能力明顯降低,更應通過體育健身,來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一項對全國154名百歲老人健康生活模式的調查表明,99位老壽星經(jīng)常參加鍛煉,占64.29%。這一調查有力佐證了體育健身對老年人延年益壽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證明,老年人參加適當?shù)捏w育活動,對祛病延年、提高生命質量,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有效延緩衰老。適量運動能放慢器官衰老速度,提高免疫功能,提高人的睡眠質量,能很好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少肌肉萎縮,增強抗病能力,降低老年疾病的發(fā)生率,減緩老年人機體器官衰退。
二是,有效振奮精神,愉快情緒。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經(jīng)常從事體育活動能夠促使體內內啡肽、LHD-2等“快樂素”的分泌,這些生化物質能起到調節(jié)情緒、振奮精神的作用。老年人體育可以調節(jié)人際關系,它是老年人拓展交際、消除寂寞、增進情感的交流和交友的潤滑劑,對促進老年人與家人之間、老年人與周圍人之間、甚至老年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和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老年人體育可以增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老年人釋放緊張、疏導淤塞壓抑的情緒,克服抑郁、焦慮和困惑等不良的心境,從而防止老年人發(fā)生心理疾病,促進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增進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運動適合任何人,任何有意識的運動形式與內容對健康都是有利的。而選擇健身運動項目應掌握適度、科學、有效的原則。必須注意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堅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擇時而練、動靜結合、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則。不宜選擇高強度、速度快、重負荷、時間長、技巧難的項目來鍛煉,而在于科學,貴在于堅持,重在于適度。只有長期有規(guī)律的科學鍛煉,才能達到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
3.1要選擇合適的健身項目
健身活動、運動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每個人要根據(jù)自己的年齡、性別、體質、健康狀況、興趣愛好、患病情況、等個體差異因素,自行選擇適宜運動項目。老年人在選擇健身運動項目時應掌握三條原則:一是,應有較好的健身功效。二是,應符號老年人心理、生理的特點,以柔為主,或剛柔結合。三是,應具有娛樂性、趣味性,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陶冶情操[2]。符合以上三條原則的運動項目較多,一是,有氧運動,如:舞蹈、健身操、健步走、慢跑、跳繩、太極拳、劍、扇、柔力球和游泳等項目。二是,放松性練習,如:散步、保健按摩等,它們對于消除運動性疲勞、防治神經(jīng)衰弱有重要作用。三是,動力性力量運動,如:練小沙袋、啞鈴等[1]。此外,采用多部位的循環(huán)動力性力量運動,如:老年氣排球對防治心腦血管、高脂血癥、糖尿病和肥胖癥也有一定療效。老年人只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其中一、二項目堅持鍛煉,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3.2要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
體育鍛煉所采用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次數(shù)要做到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有所把握,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運動強度以達到最大心律的60%~70%范圍為宜。以75歲老人而言,最大心律每分鐘150次,那么合適的運動量就是每分鐘心律保持在90~110次。
運動次數(shù)是指每周鍛煉的次數(shù)。一般為3~5次,間隔不超過3天,每周最低不能少于3次。作為一般健身,堅持每天鍛煉有氧運動或隔日進行動力型力量運動更好。
運動時間是指每次鍛煉持續(xù)的時間,一般為20~60分鐘,強度小,則運動時間可以稍長些;強度稍大,則運動時間可以稍短些,但不能短于10分鐘;每天累計必須達到30分鐘以上。[3]
總之老年人的科學健身運動要持之以恒,量要適中,動作宜緩慢。
4.1加大宣傳力度
老年人體育工作是老齡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工作。相關體育部門切實增強工作責任心?;鶎永象w協(xié)要做好宣傳發(fā)動引導工作,普及體育健身知識,如:開辦科普健身義務咨詢服務和講座活動,激發(fā)老年人鍛煉的樂趣感,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
4.2加快設施建設
體育場館設施是開展健身活動的重要條件,它的條件適宜度對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各級體育部門:一要做好規(guī)劃布局。要把老年人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納入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整體布局中統(tǒng)籌考慮,優(yōu)先安排,加快建設步伐;結合城鄉(xiāng)建設規(guī)劃、社區(q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guī)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劃等,同步統(tǒng)籌安排興建一批中小型的體育健身設施,使其形成網(wǎng)絡。二要提高建設工作針對性。在建設老年人體育健身設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健身的特點和需求,多建適宜老年人健身的公園、休閑廣場、健身路徑以及門球、地擲球等場地。三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體育場館設施。已有的學校、單位、行政機關的體育場地設施應對外開放;積極爭取把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農村的舊禮堂、舊隊部、舊倉庫等閑置房改造成老年健身活動場所,在各行政村建設文化養(yǎng)老、體育健身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四要加強維護管理。對各類優(yōu)惠或免費向老年人開放的公共體育設施、場館,要做好維護管理工作,以保證場館使用質量、延長使用壽命。
4.3積極開展活動
相關體育部門要堅持以日常性健身活動為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一是,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適合老年人身心特點的群體性體育競賽活動。以組織參加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開展老年人運動會為重點,積極動員組織老年人運動員做好訓練、參賽工作,為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拓展渠道、提供更多平臺。二是,組織好重陽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期間的老年人體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體育比賽表演活動。三是,積極構建老年人經(jīng)常性體育健身活動服務體系。各級體育部門要以老年人體育基層健身活動站點為依托,在廣大城市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農村規(guī)劃建設老年人健身活動站點,推進基層健身站點網(wǎng)絡化,努力為老年人就近就便參與體育健身提供更多更好的場地;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對老年人體育活動組織骨干力量的培養(yǎng),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教練、群眾性體育競賽裁判員,使各基層健身站點、社區(qū)體育俱樂部、文體活動場所都能有一批高水平的老年人體育健身指導員、輔導教練和老年人體育競賽裁判員隊伍,形成完善的老年人體育服務組織體系;要以項目為主線,大力加強各級單項體育協(xié)會建設,在廣大老年人中推廣體育健身項目,因地制宜地培育一支突出地方特色、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示范隊伍。四是,培養(yǎng)一支熟悉老年人科學健身理念、方法的老年體育專業(yè)人才隊伍,對老年人健身活動予以指導。五是,指導各級老體協(xié)組織有關專業(yè)人員,整理、挖掘、創(chuàng)編節(jié)奏輕盈、幅度適中、柔和緩慢、動作舒展,既能活動筋骨氣血,又能調節(jié)情感、怡情有趣的老年健身活動項目,并予以推廣,以利于老年人獲得身心健康的最佳效果。六是,加強社區(qū)體育管理人員配備。各級體育部門要為社區(qū)、街道配備懂體育,會組織,能管理的專兼職體育干部,促進社區(qū)老年體育的發(fā)展。
4.4注重發(fā)展低齡老年體育健身人口
近年來,我國邁入老年人隊伍的低齡老人口劇增,他們的身體機能開始加劇退化,但相對于高齡老年人機體尚有可塑性,鍛煉效果更佳。如果低齡老年人能夠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堅持參加適合自己體育健身項目,對延緩這部分老年人機能衰退、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促進康復會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還能為進入高齡階段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因此,應當把在發(fā)展低齡老年體育人口,促進他們參與體育健身運動,做為發(fā)展我國老年體育的重點。[2]
4.5構建服務體系
作為老年人社會服務一部分,體育活動正在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老年人對提高晚年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期望。隨著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有更多的老年人愿意加大對健康的投入。針對這一新情況,要按照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的特點,積極發(fā)動社會力量大力發(fā)展老年人體育產業(yè),實現(xiàn)全體人民“老有所養(yǎng)”的目標。一是,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積極參與老年體育事業(yè),使老年人體育事業(yè)向社會化的方向發(fā)展。二是,鼓勵企業(yè)、社會群團積極投資興建運動場地、體育設施,從事體育的有償活低償經(jīng)營活動。三是,政府要出臺各項社會辦體育的優(yōu)惠政策,讓更多的老年人能享受到體育健身的便利與好處,從而過上一個健康、幸福、安寧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鄧樹勛,洪泰田,曹志發(fā),等.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黃力生.老年體育學[M].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
[3]伍紹祖.中華“體育健身方法”[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a)-0121-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121
作者簡介:①高迎紅(1962,4—),女,漢,福建福州人,大專,福建師范大學離退休干部工作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老年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