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菊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100000)
內爾·諾丁斯“教關愛的主題”述評
周紅菊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100000)
內爾·諾丁斯基于其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社會道德教育的思考提出關愛的主題,并鼓勵把關愛的主題融入到各個學科教學中。此文將首先簡單介紹關愛理論倡導者內爾·諾丁斯及關愛理論的內涵,接著分析其關愛理論形成的背景,第三步介紹內爾·諾丁斯在選擇和組織關愛的主題方面的提議,最后論述教關愛的主題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和阻礙,結合內爾·諾丁斯對“支持關愛教學的組織結構”的思考給出對應的建議。
內爾·諾丁斯;關愛的主題;教學
1.1 內爾·諾丁斯簡介
內爾·諾丁斯是美國著名的女權主義者,也是當代世界德育論壇的巨匠。諾丁斯曾經在美國公立學校任職15年,先后從事教學、行政和課程開發(fā)工作。1977年~1998年在斯坦福大學任教期間3次獲得優(yōu)秀教師獎。2001年~2005年擔任美國科學院的院長,曾獲得哈佛大學杰出婦女貢獻獎和美國教育研究學會終身成就獎。諾丁斯從2001年開始擔任美國國家教育學會主席,也是美國教育哲學協(xié)會和約翰·杜威研究協(xié)會前任主席。同時她著書頗豐,如《關心:倫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觀點》、《女性與罪惡》、《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培養(yǎng)智慧的信仰和反叛》、《教育哲學》、《始于家庭:關懷與社會政策》、《培養(yǎng)道德的人:以關懷倫理替代人格教育、《幸福與教育》等等。這些著作和文章的內容主要圍繞關懷倫理,在學術界受到高度關注,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1.2 關愛理論內涵
內爾·諾丁斯最早在1984年《關心:倫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觀點》中提出關愛理論(也被譯為關懷理論),后來在她的一系列著作中也有研究論述,如《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教育哲學》和《始于家庭:關懷與社會政策》。在《當代課程問題》一書中名為“教關愛的主題”的一章就是內爾·諾丁斯寫的,其中她把“關愛的主題”定義為關愛自己、關愛親密的人、關愛陌生人和全世界的人、關愛自然界和自然的生物、關愛人造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內爾·諾丁斯的關愛理論最早是基于她的女權主義思想和倫理學思想,在倫理學和道德教育上她強調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有關愛,所以被關愛者的作用與關愛者的作用一樣重大。她認為只有接納對象并真正關心他的需要,關愛者才能找到關愛對方的切實方式;而被關愛者的貢獻也十分重要,因為只有他做出適當的反應表明他切實感受到了關愛時,真正意義上的關愛才成立。
2.1 時代背景
當前政治氣候下的學校教育過分強調實用主義和功利化傾向使得學校教育中德育遭到忽視,德育成效也不高,那么關愛的主題教育在學校也難以實施。這里也有些不能忽視的社會現狀:校園學生暴力行為、學生早戀懷孕等現象越來越嚴重;社會“物質第一”主義和學校盲目的目標導向教學也愈演愈烈。
內爾·諾丁斯主張對傳統(tǒng)學校教育進行徹底改革,學校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發(fā)展的多樣性,建立一個充滿關心而不是競爭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各種興趣和才能予以開發(fā)和培養(yǎng)。圍繞這一主旨,她在《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一書中結合自己的關愛理論詳盡闡述了學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學生學會關心——關心自己,關心身邊最親近的人,關心與自己有各種關系的人,關心與自己沒有關系的人,關心動物、植物和自然環(huán)境,關心人類制造出來的物品,以及關心知識和學問。諾丁斯強調要向學生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學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會的階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錢和權力來衡量,成功更意味著建立愛的關系,增長個人才干,享受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以及與其他生命和地球維系一種有意義的連接。
其實當代很多教育者與內爾·諾丁斯的理想是一致的,希望徹底重組學校課程,把有關人類生存本質的問題和事件放到課程的中心位置上。內爾·諾丁斯認為這里有一種可能的方法:圍繞關愛的主題來組織課程——關愛自己、關愛親密的人、關愛陌生人和全世界的人、關愛自然界和自然的生物、關愛人造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具體是在制定教育計劃時可以使用豐富的關愛詞匯并將關愛的主題引進常規(guī)的學科教學的課堂中。
2.2 理論基礎
內爾·諾丁斯關愛主題的理論基礎是她對比當下實用主義教育的成就提出的關愛主題課程在學業(yè)和人文精神兩方面的收獲。內爾·諾丁斯認為首先我們應當從教育努力中得到的不只是較好的學業(yè)成績;其次,除非我們的兒童相信別人在關愛著他們并學會關愛別人,否則連微小的學業(yè)成功也難以得到。她為堅持“教關愛的主題”論述了關愛的主題進課程在學業(yè)和人文精神兩方面的收獲:①關愛的主題大大擴展學生對文化的基本了解;②關愛的主題幫助我們把標準所規(guī)定的學科互相聯(lián)系起來;③關愛的主題將學生、學科和重大的存在主義問題聯(lián)系起來;④共同參與關愛的主題可以把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起來;⑤關愛不只使人們變得親切可愛的一種溫暖和模糊的感受,關愛意味著對能力的不懈追求。
內爾·諾丁斯關愛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表達的,在社會機構水平上可以把學校組織成為關愛和信任的種種關系提供連續(xù)性支持的機構;在個人水平上,父母和教師可以通過特有的注意形式來表達關愛。所以她提出發(fā)展設計關愛主題的途徑:一是通過跨學科的教師團隊來教主題單元;二是以個別教師為單元,以一年或一個學期進行階段性的主題教學。第一種途徑是進行關愛的主題教學的最核心方法。
通過跨學科的教師團隊教關愛主題單元這種途徑成功的關鍵在于得到涉及的各位教師的真正熱情的支持,但在通過跨學科的教師團隊來教主題單元時難免遇到沖突如中學學生學習和實踐關愛與學科知識的緊張準備和學習之間的沖突,以及教師認識到教關愛主題的必要并希望能有時間共同教這方面的話題但他們常感到被高度競爭世界的要求和其下建立的學校教育體制束縛。這時候教師們應該就一些和關愛有關的核心概念達成一致意見,并將它們放到各自的課堂上進行討論,同時每個學科都可以用適合于該學科特點的任何方式來處理話題。
內爾·諾丁斯結合她15年教學經驗從數學課、英語課、科學課和藝術課的角度提出了采用跨學科方法的具體實施建議。內爾·諾丁斯在一次采訪中說過:“以我教中學數學的經驗為例,即使教數學,老師也應該有能力講故事,讓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各方面建立聯(lián)系,比如歷史的、科學的等等。
讓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這是十分重要的?!彼栽诳鐚W科教關愛主題上她提出在數學課上可以收集有關犯罪地點、頻數、各類犯罪的比率、犯罪的年齡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等方面的統(tǒng)計資料,還可以繪制一些圖表。英語教師可以為犯罪的主題單元做很多貢獻,例如可以讓學生讀狄更斯《霧都孤兒》,還可以讓他們研究和討論19世紀英格蘭的那些可能會滋長犯罪的社會條件,并思考在我們國家是否存在相似的條件。科學教師會發(fā)現有關犯罪的單元能豐富他們的進化論教學。藝術課上用犯罪的單元能提供一個極好的批判”黑幫打擊樂“和其他一些目前流行的音樂形式的機會。
以上內爾·諾斯丁的關愛理論和教學設想很合理,這能給中國當下的學校各科教學,特別是道德教育,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根據中國目前高考導向的應試教育,關愛的主題教學盡管意義深遠,還是得不到家長們和學校各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眼下最大的困難也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就是社會大眾主流教育觀念。當然還有一些具體的阻礙:①中學的教科書少有以上描述關愛主題相關的材料;②教師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沒有受過綜合使用教學材料的正規(guī)訓練;③文科院系和教育學院都不重視將學術性學科與關愛的主題聯(lián)系起來(如生物系學生在學習哺乳動物的解剖生理學知識時并沒有學習一點點關于照顧活動物的知識和討論安樂死所涉及的倫理問題。);④將在課程中包括關愛主題這一做法還未合法化(連小學老師都抱怨高考試分數的壓力阻礙他們認為的中心使命即培養(yǎng)有關愛之心和有能力的人)。
社會大眾主流教育觀念難以轉變,但還是有可能從下至上進行細節(jié)改變,在制定教育計劃時可以使用豐富的關愛詞匯并將關愛的主題引進常規(guī)的學科教學的課堂中。本人認為首先可以有目的地改進教學基本設備,如教科書的改進中加入關愛的主題相關的材料;然后鼓勵并監(jiān)督教師必須進行自修學習,提升在教學中設計關愛的主題教學單元并應對教學中可能遇到的阻礙的能力;最后一點仍需呼吁社會大眾支持關愛的主題教學,在課程中包括關愛主題這一做法得到重視,最終變得合法化。
[1] 阿倫·C.奧恩斯坦等著,余強譯.當代課程問題[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85-94.
[2] 內爾·諾斯丁.關心:倫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觀點[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 內爾·諾斯丁著,于天龍譯.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4] 石娟.兒童“關愛主題”生活課程的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20-21.
周紅菊(1991-),女,漢族,湖北武漢人,中央民族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專業(yè)民族教育學方向。
G40-09
A
1672-5832(2016)09-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