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英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214400)
?
參加區(qū)域性教研活動的收獲
趙海英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214400)
區(qū)域性教研活動常依托一些學校為資源平臺,開展講座、開課、評課、研討和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動。筆者在參與教研活動時,就喜歡多觀察、多交流,多思考、多總結,收獲了不少的知識和經驗財富。
教研活動在區(qū)域內某校舉行時,參與者除了參加教研活動外,還有機會參觀校園,了解他們的校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如:廣播操(跑操)、大課間、活動課、第二課堂(社團活動)、校園賽事等,觀察校園體育合理的設置、高效的編排、科學的組織、高效的管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參觀者從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跑操、整齊有序的廣播操自動進退場、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這一系列校本特色的活動中,尋找突破常規(guī)的跳躍思維和讓人耳目一新的創(chuàng)意亮點。在感嘆學校體育教師經驗和智慧的同時,觀摩者更需靜下心來,仔細學習、分析和思考,嘗試借鑒他們的智慧和方法,總結他們是如何打破常規(guī),如何創(chuàng)新的?再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融會貫通、大膽創(chuàng)新,改善和提高本校的校園體育活動。比如:筆者學校人數多、場地小,冬季跑操一直是個難題,雖然努力設計、改進,但總不太理想。在某次教研活動中,東道主也是人多地少,他們采用首尾對接、縱隊環(huán)形跑操的方法,有效地解決了場地偏小的困境。筆者回到學校后,大膽引進并進行“微創(chuàng)新”,教研組一起努力,創(chuàng)造出校本圖案跑操法,效果理想,在區(qū)跑操比賽中榮獲佳績。
隨著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擁有了自己的特色項目運動隊,如:三大球、藝術體操、武術、乒乓球等,而田徑隊則是每校都有。這些運動隊有的是賽前訓練,有的是日常訓練,它們?yōu)閷W校體育收獲榮譽的同時,也帶動了校園體育的發(fā)展,豐富了學生的體育生活。參加教研活動時,對承辦學校的田徑隊或特色運動隊也有機會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對他們隊伍組成結構、選材方法、訓練時間、隊員學習與生活、場地經費等進行深入了解。實地觀摩他們的訓練過程,觀摩教練員們的組織和安排、各自的訓練技能與方法,和教練員進行訓練經驗和心得交流等。總結和發(fā)現他們在訓練組織和安排上的一些科學方法,在訓練技能和手段方面的一些針對性強、效率高的策略。把它們帶回家,結合本校運動隊學員特點和項目特色,嘗試挖掘、借鑒、改進和運用,使得本校體育運動隊的訓練提上一個新臺階。比如:某校田徑隊采用每天一點、常年積累的“積木式”訓練方法,即每天大課間時,運動員到健身房進行力量素質練習,而利用活動課時,在操場一角劃出一小地方用于專門訓練。這種訓練方法,既不影響學生學習,又不影響操場使用,一舉兩得,值得學習和借鑒。
區(qū)域性教研活動一般都有較多的參與者,領導、專家、名師和一線教師匯聚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學習、交流、研討。通過教研活動,確實能提高本區(qū)域內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與教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在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大家互相留下電話、QQ、微信等(有的建立群),也可以讓眾多參與者們從彼此陌生到熟悉、從路人變成朋友,有的甚至變成知音。在活動結束后,雖然大家各奔東西,回到各自工作環(huán)境中,但是發(fā)達的電子網絡還會把大家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教師們可以通過網絡彼此繼續(xù)交流觀點、心得,探討教研活動中相關的學術問題,讓“教研活動”在網絡中延續(xù)。
另外,教研活動中認識的教師,也可以充分發(fā)揮人脈資源,通過網絡進一步擴大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如:共同組建課題、舉行學科聯(lián)誼、組織球類比賽,甚至師徒結對、牽線組建戰(zhàn)略合作學校等。比如:筆者一位同事通過教研活動認識了一批朋友,加入三個教研QQ群,經常在群里面討論一些教育教學的問題,現在正準備和其他學校的教師合作申報一個課題。教研活動擴大了體育教師交友的平臺,使得教學研討和交流已無校界、無地界,未來必將“天下體育人為一家”!
專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