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曌 胡 勇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重慶永川 402160
軟件測試課程工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
徐 曌 胡 勇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重慶永川 402160
本文分析了軟件測試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概述了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并得到了教學結果的反饋結果,對于研究軟件測試課程工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軟件測試課程;實踐教學;教學模式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fā)達,軟件開發(fā)也越來越活躍,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使用與測試軟件的專家和用戶對軟件測試關注度的不斷提升。但是,目前測試軟件的專業(yè)人才及其專業(yè)素養(yǎng)與專家、用戶等市場需求卻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我國學校教育側重于對軟件測試人才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卻忽視了對他們進行時間實際操作的培養(yǎng),導致其實踐能力較弱。為了促進軟件測試人才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保持一致適應市場需求,本文計劃從軟件測試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今后改進的模式、教學結果的應用與反饋三部分進行相應的分析。
目前我國的軟件測試水平仍處于傳統(tǒng)測試水平階段,這顯然不能適應現(xiàn)代軟件工程的發(fā)展?,F(xiàn)階段,軟件測試居于軟件工程的核心地位,這就需要軟件測試人員具備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傳統(tǒng)測試水平存在以下問題阻礙了軟件工程的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
(一)課堂內容太過抽象
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本科大學教育中并沒有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軟件實際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軟件測試的理解僅僅停留于書本中對何為軟件測試、怎樣進行測試以及如何進行規(guī)范的認知。眾所周知,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是親身體驗,這種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書本內容不能幫助學生對軟件測試有更清晰的認知。
(二)課堂測試技術理論的講解太晦澀
傳統(tǒng)的軟件測試授課過程是單一的對每個不同軟件測試方法進行講解,教師講課過程中沒有注重不同知識之間的連接性和針對性,導致學生在只能是“灌輸式”的記憶在軟件開發(fā)過程中不同軟件測試在每個階段應該怎樣使用和操作,并不能創(chuàng)新的理解不同測試方法之間的關聯(lián)性。
(三)案例講解與軟件測試操作脫離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大多數(shù)教師將案例的講述穿插于課堂教學,但這種案例講解卻與實際學生操作相分離。軟件測試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程,教師課堂講解案例與實際操作分離,導致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僅僅能夠“碎片化”的記憶教師講過的知識,不能連貫的進行實際操作。這種沒有將實際使用操作方法結合起來的案例講解,實際起到了一種“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課堂教學與實踐缺乏銜接
在實踐教學中,也存在部分教師能夠意識到實際操作在軟件測試教學中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師卻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他們在課程理論講解結束之后便立即安排學生進行軟件測試模擬訓練或者去一些軟件工程研發(fā)企業(yè)進行實習,這種情況下學生并
沒有將理論完全消化吸收便融入實踐,一切重新再從模擬或者實習過程中學習,導致學生產生“課堂理論學習無用論”的思想,他們認為他們可以不通過課堂理論知識的接受直接進行軟件測試的實踐操作。
前文講述了傳統(tǒng)軟件測試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促進軟件測試教學有效的開展,促進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筆者將多年來的軟件測試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實際操作中軟件測試工作者需要的專業(yè)理論為出發(fā)點,注重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總結了以下兩種教學模式,以期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實際軟件測試工作中能夠更加流暢的操作和掌握。
(一)工程化實踐講授模式
所謂“工程化實踐”講授主要是分為理論知識講解、測試技術知識講解、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測試流程結合、不同領域軟件測試操作四個部門。
首先,理論知識的講解主要是對軟件測試技術需要的基礎知識進行闡述,這種理論知識的講解主要包括圖論和覆蓋準則。覆蓋準則是軟件測試在技術上的基礎,該準則主要包括:圖、邏輯、語法以及輸入控件的覆蓋。使用覆蓋準則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幫助我們決定輸入的選擇,解決我們無法測試的輸入,便于專業(yè)測試員更準確的發(fā)現(xiàn)程序中的錯誤,提高了軟件自身的可靠性。
其次,對測試技術知識的講解主要是建議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講案例與實際技術相結合,通過這樣的講解不僅能夠加快學生對測試方法的掌握,而且改變了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相結合。
再次,理論知識與時間測試操作流程相結合,主要是教師對軟件測試技術講解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能夠從系統(tǒng)軟件測試、集成軟件測試、單元軟件測試三個不同的階段掌握不同的測試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真正的將測試技術知識與軟件測試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不斷提升。
最后,本部分主要是對各領域不同的軟件測試技術分專題進行講解。不同領域軟件測試方法與知識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領域測試方法知識連貫性的掌握程度。筆者根據(jù)實踐中不同領域軟件的測試歸納出該類測試主要包括:嵌入式軟件測試、web應用軟件測試、圖形用戶接口測試以及面向對象的測試等。
(二)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
前文中提到,傳統(tǒng)的技術測試教育中教師存在“急功近利”式的教學方式,針對這項問題,教師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筆者認為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應該分為以下兩個步驟:第一階段學生主導,學生在教師的輔助指導之下完成中小型軟件的模擬測試,該階段學生能夠親自體驗不同階段不同的技術測試方法;第二階段是教師和學生互動階段,該階段主要是教師和學生通過組成小組的方式共同完成實際操作中大型軟件的測試,在測試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探索性測試的方法教授學生。具體方法體現(xiàn)在:
第一,學生主導階段。該階段以學生實踐操作為準,主要進行中小規(guī)模軟件的測試。測試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為開發(fā)者和測試者兩個不同主體,目的是為了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真正了解這兩種角色不同的想法及技術的使用。進行軟件測試時,將學生按照實際人數(shù)分小組進行,并且按照系統(tǒng)測試、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三個階段進行。測試之前小組要完成具體操作計劃的制定,測試過程中,各小組要注重數(shù)據(jù)的保存,并在測試結束后提交完整的測試報告并進行測試分析。
第二,教師與學生互動階段。該階段主要是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實際的軟性軟件項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將學生按照人數(shù)分為幾個測試小組,通過實際操作促進提高學生的實踐測試能力。這一階段是學生在已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實踐活動,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探索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探索,而不是直接告知其答案,可以將執(zhí)行測試、軟件學習和用例的測試應用相結合。為了能夠及時的掌握學生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后期的教學反饋工作,教師和學生應該各司其職,做好配合,具體操作中;教師應該及時融入學生的測試,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學生應該不定期的將測試的結果進行匯報、小組之間及時就軟件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這個階段能夠促進學生將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的能力。
教學結果進行反饋主要是為了能夠及時了解教學方式方法對學生技術檢測的掌握程度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以及今后的解決策略等。在當前的實踐教學中,已經有部分學校引入了以上兩種教學模式,從企業(yè)等用人單位以及學生的反饋來看,以上授課模式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能夠通過兩個階段的課堂學習將軟件檢測理論基礎知識與實際模擬檢測或大中型軟件工程檢測相契合,找到實際與理論的契合點,為后續(xù)的實踐教學打下基礎,積累時間操作經驗,這樣一來,實踐操作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當然,有優(yōu)點就有相應的不足存在,根據(jù)相關反饋在探索式教學過程中,將軟件理論知識講解、設計測試及執(zhí)行相應的測試這三部分同事進行,導致了學生在軟件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無序的困境,感覺沒有條理,在測試過程中感到手忙腳亂,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對這三部分的契合性進行實驗分析,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適應日益發(fā)展的網絡科技,學校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的課程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性改革以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本文就軟件測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教學方式的改革,并對實踐反饋進行了簡單的闡述。當前的教育更多的是理論的講授要適應實踐的發(fā)展,軟件測試教育理應如此,為了促進軟件研發(fā)專業(yè)的學生將自己在學校學習的軟件研發(fā)與測試專業(yè)理論知識真正應用于日后的專業(yè)工作中,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促進軟件檢測技術真正適應當前專家、用戶以及企業(yè)的市場需求,學校應該循序漸進的改變其授課模式,而不是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當然,目前的改革還存在相應的問題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促進軟件工程教學的改革。
[1]鐘久隆,路桂明.高職院?!盾浖y試》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02:130-132.
[2]蔡建平.軟件測試人才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軟件,2012,03:29-32.
[3]肖立中,武偉.“軟件測試”工程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3,06:38-39.
[4]吳凱,張欣,許曉華.農林院校軟件測試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技術與市場,2015,08:348.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一般教改項目“探索“工作過程導向”的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改革”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