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然
摘要:多媒體技術以動態(tài)顯示的方式傳遞知識,愈來愈廣泛的有用到現(xiàn)在代教育教學中。多媒體以以圖片、漫畫、動畫、視頻、音樂等為載體,適應了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要求,優(yōu)化了教學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多媒體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率,成為現(xiàn)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總結優(yōu)化
21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加速了數(shù)學課教學的改革步伐,多媒體技術廣泛的應用到教學中,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成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
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教育。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存在許多弊端,如 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少的“滿堂灌”、強求一致,缺少個性的“一言堂”、 學生問題少,教師問題多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學生成了被灌輸?shù)摹叭萜鳌?。這些完全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地正視和嚴肅地對待這一問題,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政治課要跟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改變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單,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應用到素質教育主陣地的課堂教學,以期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一次深刻的變革。
一、 多媒體技術在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運用多媒體技術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探究精神的金鑰匙
多媒體以聲、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腦等多個器官,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外部特征,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營造各種情境場景,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深奧的內容淺顯化,死板的內容形象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同的氛圍當中開心地學習,并由此主動去探究問題根本,尋找答案。達到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巧用多媒體是課堂教學陶冶情操的良方
良好的課堂效果的外在表現(xiàn)就是能夠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看到,聽到,感受到他們覺得有意思的東西,注意力就會快速集中,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聲像光影的世界里調動感官,產(chǎn)生探索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夠放松精神,緩和緊張氣氛,讓學生能夠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這個時候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合理的將知識容入其中,就會產(chǎn)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效果。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的自主性會大大提升。例如在上《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課的時候,文章涉及到我國經(jīng)久不衰,珍貴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國內外拍攝的我國名勝古跡的記錄片,感受中華書法、傳統(tǒng)節(jié)日、儒家思想、孫子兵法、甲骨文、唐詩宋詞、京劇等等,來展示中華文化寶庫的魅力。課堂上學生立刻熱情高漲,有的說:“這個地方我還去過呢。”有的則可以熱情演繹的誦讀自己喜歡的詩歌,多才多藝的同學可以展示自己的書法,攝影作品??在七嘴八舌的言談聲中,學生從這些圖片中領悟到中華文化的內涵,并且提高了欣賞水準,陶冶了情操。
(3)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努力開創(chuàng)教學新思路,開拓學生眼界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尤其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養(yǎng),如果能緊密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教育 會起到事半功背的效果。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列舉一些國內外發(fā)生的新聞要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為例,來引發(fā)起學生的辯論和思考,讓他們多關注一些自己身邊的是是非非。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講授法在這個時候顯得有些呆板和枯燥,這個時候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傳統(tǒng)的板書、教具、觀察法、討論法等教學手段相結合,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我校多媒體技術在政治課堂中的運用現(xiàn)狀
近年來, 我校在政治教學積極順應時代朝流,開展各類多媒體教學大賽進行交流、示范, 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積極性, 促進了多媒體教學的發(fā)展。 但在蓬勃發(fā)展的大形式下,
部分教師從未接受專門的技術培訓,思想消極,同時從在學校硬件、軟件資源也相對不夠充分,多媒體 教學面臨教師自己的制作能力和學校條件的限制,許多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師原來想達到的設計效果難以實現(xiàn),只好轉而求其次,這樣無疑會降低課件的效果和質量。三、如何在政治課堂上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
(1)“注意適度,不可濫用” ,多媒體展示的應該是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
初中政治課不能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體,否則會導致多媒體成為教學的干擾因素。就使用的方便性和效果來說,利用多媒體展示的應該是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還是要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常規(guī)教學。并不一定每一節(jié)課都要做成多媒體,也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都有做成多媒體的必要,我們要注重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和實施效果。
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要堅持“突出重點,提高興趣”的指導思想,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最有利于說明問題和學生理解的媒體手段。不應過分注重教學手段的新穎,加入過多的圖像、動畫。如果過分追求視覺形象,則會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教學效果,把多媒體形聲化的優(yōu)點變成缺點。
(2) 杜絕形式,科學運用現(xiàn)代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現(xiàn)代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媒體教學并非水火不容,兩者應有機結合,取長補短,以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共同為教學服務。 傳統(tǒng)媒體具有方便、直接,能提供可感知的事實材料等優(yōu)勢。 與現(xiàn)代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等優(yōu)勢相結合,能機動靈活的駕御課堂,擴充信息量,有效推進課堂進度。
(3)教師學生各司其職,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媒介。
師生的交流是政治課教學的精髓,不論多媒體多么先進,教師依然是教學的主導,學生依然是教學的主體。多媒體技術只是一個輔助教學的工具,永遠不可能代替老師在教學中的位置。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這個多面手的作用,教師依然要靠自己的聲音語言、體態(tài)語言去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否則,教師就成了計算機多媒體的奴隸,將大大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無法完成教育教學的任務。
總之,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化,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教育教學中,通過學科課程和多媒體媒介的有效整合,教學方式,學習方法都悄然發(fā)生了變化。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融合了道德,法律,國情等內容。初中學生年齡小,是非觀念不成熟,注意力分散等,利用多媒體教學開張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課堂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高征慧.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關愛明天,2016,(4):61-62
[2] 農(nóng)秀蓮.試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未來英才,2015,(5):202-202
[3] 呂粉榮.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研版),2015,(6):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