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功能越來越全面。信息技術包含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網(wǎng)絡技術等。將信息技術引入到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這是物理教師的共識。
一、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高中物理知識中有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教師有時很難用語言表述這些抽象知識,如果教師應用圖片描述這些知識,圖片缺少動感。而信息技術具有多媒體的功能,教師可應用信息技術把這些抽象的知識變?yōu)橹庇^的知識。例如,在講“電荷庫侖定律”時,庫侖定律指出了電場的三個特性:電流產生是由于正電荷或負電荷移動引起的;電荷產生會形成電場,電場的大小與移動的電荷數(shù)量有關;正電荷與負電荷移動的方向是不同的,應用庫侖定律可判斷出電流移動的方向。這三個方面的知識都過于抽象,教師很難講明白這些知識。假設應用多媒體技術,便能把電場產生的全部過程用多媒體動畫展現(xiàn)出來,并且能把電流產生的問題詳細分解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哪些電流現(xiàn)象對應庫侖定理的哪一個定理。觀看多媒體動畫,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庫侖定律。在物理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概念,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知識變?yōu)橹庇^的知識,讓學生借助圖片、動畫,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非常適用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學。
二、應用信息技術,進行仿真實驗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時教師需要應用物理實驗來了解物理知識。但是由于物理實驗設備不齊全,或者其他原因,該物理實驗難以展開。在信息技術不發(fā)達的時候,教師會用理論教學代替物理實驗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有時難以使學生理解深奧的物理知識?,F(xiàn)在信息技術成果具有計算機軟件的功能,教師可應用開展仿真實驗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例如,在探究“擺鐘”實驗時,最大的問題是學生難以計算一個擺動周期的時間,如果學生計時不夠精準,便難以了解擺動力的步調。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用擺動實驗軟件開展仿真實驗。學生應用軟件時,可以在軟件上自由地控制擺動的力量,了解擺動時參數(shù)的變化。如,有一個學生做擺動實驗時,仿真軟件自動記錄下擺動的數(shù)據(jù)參數(shù):1°,sinθ=0.01754,弧度值為0.01754;2°,sinθ=0.03490,弧度值為0.03491;3°,sinθ=0.05234,弧度值為0.05236……通過觀察這一組數(shù)值,學生便能推測出一個物理原理,θ越小,sinθ與弧度值越近似。學生完成仿真實驗分析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后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有實驗材料驗證物理推測。應用仿真實驗,可在物理教學實驗器材不齊備,或物理實驗環(huán)境不適宜的情況下繼續(xù)開展物理實驗。仿真實驗工具是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需求,應用信息技術開展仿真實驗,引導學生探索物理知識。
三、應用信息技術,交流學習成果
總之,信息技術具有多媒體功能、軟件功能、資源庫功能、交流平臺的功能等。教師要挖掘信息技術的功能,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