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良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對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校鹽池三中大部分學生來自于農(nóng)村,很多學生學習習慣差,基礎不扎實,學習被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單憑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使得教學成績有所突破。尤其是英語這門課程,很多孩子小學就沒有開設英語課,有些學校即使開設也沒有作為主要學科去學習,所以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英語教學中遇到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由于農(nóng)村小學很多學校幾乎不開設英語,造成學生升入初中后英語跟不上。要想真正做到堂清、高效,必須抓好這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才能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鑒于此類情況課堂必須進行改革。鹽池三中開展高效課堂近兩年來,可謂是有失有得。下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談一談:
首先從課改以來做的好的方面談一談:
一、老師和學生的觀念有了極大的轉(zhuǎn)變
以前我們的課堂總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即老師教學生學。但是自從課改以來,老師在課堂中講的少了,學生訓練的機會多了。作為教師我們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給了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解放了老師,同時學生有更多時間自己去思考、嘗試,練習,親手實踐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慢慢的學生的觀念在自覺與不自覺間發(fā)生了改變,不再任何事都依賴老師,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自己不會的可以請教組長,組長幫助去解決。老師的觀念也在悄無聲息的發(fā)生改變,現(xiàn)在教師在課堂中逐步放手讓學生去說去練。
二、小組合作初見端倪
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中,建立小組合作非常有必要,一開始我們的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也不知道小組合作,究竟合作什么?很多學生把小組合作當成聊天場所,漫無目的談天說地。使得小組合作形同虛設,使得寶貴的課堂時間與課堂效率大打折扣,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果。經(jīng)過近兩年的課改,學生不再像以前那樣在課堂中無所事事。而是主動開始合作,都想把自己的觀點與大家分享,尤其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有些學生的觀點讓老師感覺眼前一亮,例如我們的英語課堂讓同學們談論一些節(jié)日或者習俗,現(xiàn)在的答案可謂是百花齊放,不像以前只是一花獨放。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課堂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小組合作中還有諸多問題,現(xiàn)在只能說是初見端倪。
三、“兵幫兵,兵教兵”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兵幫兵,兵教兵”這一教學模式我們借鑒山東杜郎口中學的成功經(jīng)驗,在課堂改革中也能帶來實效。至少一部分不愿意學習或者基礎差的學生通過組長的幫助,學習成績較以前有了提高,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通常我們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只要態(tài)度發(fā)生改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比老師每天強迫去學既省時又省力。教學效果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課堂改革評價機制有所嘗試
在實施課堂教學改中,我們也在努力放大課堂,課堂中注重鼓勵學生,有口頭鼓勵,也有評價性的鼓勵,有個別評價,也有小組評價。在課堂實際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不同的激勵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我發(fā)現(xiàn)課堂受到鼓勵的學生,學習勁頭倍增。
但是在我們課堂教學改革中也遇到很多的問題,也需要我們逐步去改進。具體有以下一些問題。
一、老師和學生的觀念雖然有了一定的的轉(zhuǎn)變,但是老師還是不太敢于放手,對學生不放心
雖然老師和學生的觀念有了一定的的轉(zhuǎn)變,但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是不敢放手,總是擔心學生這兒不會,那兒不懂。使得課改又回到了原位,老師講的多起來,這樣學生練的機會就少了,自然他們的實踐與動手能力就下降了。我們之前的工作又一次滯后,對于我而言也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尤其是擔心學生對于英語短語不會使用,不理解,擔心考試。
二、小組合作時效性不強
課堂改革中我們建立了小組,每個小組都有組名以及他們小組的奮斗目標,但是小組合作的時效性不強,尤其體現(xiàn)在每組的3、4號學生不愿意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每次老師安排的任務都是本組的1、2號組員來完成。這樣長期下去就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而且差距會越來越大。小組合作中他們談論的話題或者觀點也只是停留在淺層次上,沒有深度。這樣與今后的考試就存在差距。
三、“兵幫兵,兵教兵”責任落實不到位
“兵幫兵,兵教兵”責任落實不到位,我們一開始實行課改學生感到非常的新鮮,隨著課改的不斷升入,學生出現(xiàn)了惰性思想,不再像以前那樣賣力去幫助那些學困生。自己沒有建立一整套的長效機制,作為教師我們也往往疏忽了這一點。其實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幫助別人等于自己又學習了一遍,這樣不但不耽誤自己的學習,反而會使知識溫故而知新,熟能生巧,何樂而不為?
四、課堂改革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課堂教學改革中雖然有評價,但是沒能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機制,而且缺乏長效機制。使得評價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不能很好的發(fā)揮正能量,反而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例如一開始我們在課堂中采取用物質(zhì)獎勵的手段鼓勵學生大膽去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間長了,學生有厭倦情緒。覺得說對無非拿個本子或者紙筆之類的,沒什么新鮮的東西。如何有效、高效的對課堂進行評價還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反思。
總之,自開展高效課堂以來,有困惑,有迷茫,但是高效課堂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成功后的喜悅,學生成績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敢于表現(xiàn)自我,大膽發(fā)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想這就是高效課堂。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自我,緊跟課改步伐,不斷超越自我,努力學習新的課改理論,大膽嘗試新的課改方法,多聆聽借鑒專家的講座,我想在不久的將來鹽池三中定會迎來課改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