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有喜
摘 要: 戲劇是一種運用文學、舞蹈、音樂、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任務形象,反應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舞臺藝術。與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戲劇具有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形象性、藝術性、審美性、思想性。在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作為人全面健康發(fā)展的要求,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難以通過書籍閱讀、教材研討、實踐教學過程實現(xiàn)的。但是這些教育目標卻可以通過戲劇這種特殊的方式得以實現(xiàn)。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卻深遠持久,不能忽視。在來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把有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編排成課本劇來教學,那可真的是錦上添花,形象動人?。?/p>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課本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42-01
一、課本劇的表演能寓教于樂,培養(yǎng)語感
在教初中語文《皇帝的新裝》一課時,就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在課堂上分角色表演。讓一位膽大的同學扮演皇帝,找兩位滑稽的同學扮演騙子,挑一名誠實的小同學扮演劇中的小孩子,還有若干名同學分別扮演老大臣、官員、內(nèi)臣、騎士和百姓。他們戴上頭飾登臺演戲,各自以不同的語調(diào)、神態(tài)、動作,通過演繹故事愛新裝——織新裝——看新裝——穿新裝——揭騙局等情節(jié),把皇帝虛偽、愚蠢的個性表演得淋漓盡致,騙子狡猾、貪婪的本質(zhì)揭露得清清楚楚,天真無邪、無私無畏的小孩子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對膽小怕事的大臣、官員,虛偽、自私的百姓形象表現(xiàn)的入木三分。小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不斷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同學們一個個捧腹大笑,拍手叫絕,激起了他們對課堂的濃厚興趣,使其在笑聲中參與,笑聲中感悟,笑聲中消化,將這出荒唐的鬧劇及其寓意深深地印在學生腦海中,收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二、課本劇的表演能加深印象,鍛煉膽識
在教學《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時,我照樣把文章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分角色上臺表演。戰(zhàn)國時期,在相國府邸,鄒忌、鄒妻、鄒妾、客人粉墨登場了。鄒忌知道齊威王有很多事被蒙蔽了,于是就去宮里找他。先是拿自己說事,然后比美,受妻子偏愛,妾的害怕,客人有求于他,鄒忌最終受到蒙蔽,再話題一轉(zhuǎn)轉(zhuǎn)向齊王,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最后齊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好一位善于進諫的鄒相國!好一位勇于納諫的齊威王啊!法令剛剛頒布的時候,大臣們爭著進諫,宮廷就像市場那般熱鬧;幾個月以后,朝政有所好轉(zhuǎn),有時候間或有人進諫;滿一年以后,政治修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毛病可講!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驚,紛紛派人來朝拜齊王。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只要內(nèi)政修明,不必用兵就可以戰(zhàn)勝其他國家?。∵@樣的表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印象,同時,也鍛煉了學生上臺表演的膽識和心理素質(zhì),真的是一舉兩得。
三、課本劇的表演能提升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
教學《木蘭詩》一文時,我也把它改編成課本劇來表演,來學習,效果很好。我讓一名性格活動開朗的男生來演木蘭,裝束打扮少不了,并且是深閨濃裝,頭戴金光燦燦的首飾帽,手拿紅纓槍,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真的是巾幗不讓須眉??!演員一出場,同學們就騷動起來,掌聲吆喝聲贊嘆聲此起披伏,經(jīng)久不絕。
織布機對著門,木蘭在嘆息后決定替名父出征,于是,木蘭走遍了東西南北市,買齊了騎馬出征的各種必需品,騎著千里馬回到了家。木蘭離開家人,跟隨部隊出發(fā)了,快速趕路一天后,傍晚時分來到這黃河邊。已經(jīng)聽不到父母呼喚我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流水濺濺的鳴叫聲了。又過了一天,木蘭所屬的軍隊已經(jīng)來到邊境。在此后的日子里,木蘭經(jīng)歷了一場又一場的艱苦征戰(zhàn)。他們的軍隊行走了近萬里的路程,他們像飛一樣地跨過了一道道的關,越過了一座座的山。晚上,北方的寒氣送著打更的聲音,寒冷的月光照射在將士們的身上。不少將士壯烈地犧牲了,木蘭靠著自己的機智勇敢近過近百次戰(zhàn)斗終于凱旋而歸。木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可汗要親自接見并獎勵木蘭。可是,木蘭不想做尚書郎,最后回到家中,在木蘭家門口張燈結(jié)彩,人來人往,鞭炮聲響起。木蘭父母和兄弟姐妹早就等候在那里。木蘭和幾位同行的軍士都不知道木蘭是女郎。到這里課本劇演完了,同學們才松了口氣。改寫課本劇難,但演課本劇更難,但同學們敢于挑戰(zhàn),有勇氣。這則課本劇經(jīng)過合理的想象,適當增加一些內(nèi)容,并用“后臺臺詞”把有關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在內(nèi)容安排和結(jié)構(gòu)處理上都恰到好處。這樣的表演不僅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總之,課本劇表演可以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在表演課本劇的過程中,學生要動腦、動嘴、動手,通過課本劇的排練,無論是課下對文本的剖析、劇本的構(gòu)思、角色的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有爭論,有體驗,有感悟,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體諒、相會配合的意識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除此之外,學生在編排課本劇過程中的學習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內(nèi)心情感不斷豐富,形象思維得以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也在逐漸提高。因此,課本劇的排演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