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潔
文本的教學價值是多元的,但最合乎文本特點的教學取向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卻是一定的。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顯得特別重要。所謂“合適的教學內容”,指在文本豐富的教育教學價值取向中,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白钸m合學生學的內容”指最能促進學生“獲得”和“發(fā)展”,最能幫助學生形成能力、形成素養(yǎng)進而形成內在潛力的有價值的內容。筆者以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變色龍》的教學為例,談談怎樣選擇出最適合學生“學”的教學內容。
一、依據(jù)課程標準選擇
課程標準對學生在某一學段的學習行為和結果進行了闡述,但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教學內容。這就決定了教師不僅是課程標準的執(zhí)行者,更應是課程標準的開發(fā)者。因此,依據(jù)課程標準選擇最適合學生學的內容是教師必修的功課。
《變色龍》用夸張、諷刺的筆調和集中的場景,刻畫出警官奧楚蔑洛夫的變色龍形象,揭示了沙皇統(tǒng)治時期警察制度的反動和虛偽。依據(jù)課程標準對欣賞文學作品的閱讀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教學時,教師可以重點關注“體驗”“形象”“啟示”三個關鍵詞。小說中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十分典型,“變色龍”也因此成為一類人的代名詞。因此,教師可以把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形象作為教學內容之一,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獲得有益的啟示。如,我們的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而非人治社會;就個人而言,人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和尊嚴,要堅持正義、守住本心,逐步形成為人類、為多數(shù)人服務的立場等。
二、依據(jù)編者意圖選擇
從選文的確定到每個文本的教學價值取向,再到教學單元的組成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凝聚著編者的智慧。因此,充分理解編者意圖對于選擇“教什么”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第二單元的單元提示:“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其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和興衰榮辱,往往折射出時代和社會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教益和啟示,而且能得到藝術的享受。學習本單元,要在把握情節(jié)的前提下,著重欣賞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了解刻畫人物性格的多種藝術手法?!狈治鰡卧崾?,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編者編排本單元的意圖: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鑒賞文學作品,要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刻畫人物的方法,并透過人物形象,探究形成人物特殊性格特征的社會背景。
再看本課的閱讀提示:“狗的主人究竟是誰?隨著判斷的不斷變化,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態(tài)度也在不斷變化著。這篇諷刺小說在給我們帶來笑聲的同時也令我們深思,或許我們還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這種人的影子?!憋@然,依據(jù)編者意圖,本文的教學應該以情節(jié)為前提,把握人物形象,進而認識這個形象的社會意義,感受世態(tài)人情。作為教學內容,這是本文的原生價值。
另外,《變色龍》一課的“研討與練習”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奧楚蔑洛夫為什么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體會諷刺小說的獨特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這道題也表明了編者的意圖——學習《變色龍》,要體味小說運用個性化語言描寫達到諷刺效果的藝術。這是此文的教學價值。
在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從編者的視角出發(fā),兼顧文本的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教什么”就會科學合理。
三、依據(jù)文本實際選擇
《變色龍》在表現(xiàn)手法上很有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三點:
1.通過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
本文除開頭、結尾使用了一些描述性語言之外,主要部分都是人物對話。如,奧楚蔑洛夫一出場就是四句話,其盛氣凌人的姿態(tài)顯露無遺。聽了赫留金的訴說后,由于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誰,他立刻聲色俱厲地說,“我絕不輕易放過這件事”,“要好好地教訓”狗的主人,并罵狗“完全是個下賤胚子”“野狗”“什么玩意兒”;當聽說狗的主人是將軍(將軍的哥哥)時,立即又夸贊它是“名貴的狗”“嬌貴的動物”“怪伶俐的”“好一條小狗”,甚至打哈哈,學狗叫討好小狗。這些對話,充分顯示了他的個性特點和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變色龍”本質,刻畫出他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丑態(tài)。
2.運用對比手法凸現(xiàn)人物的特質
作者在寫奧楚蔑洛夫的語言時,經常讓他前一次的語言和后一次的語言形成對比。如,他一開始兩次說“不錯”,肯定赫留金是被狗咬了,同意他索賠的要求;當聽說是將軍家的狗時,他立即對赫留金說,“你那手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后來卻異想天開,想得一筆什么賠償費了”。不僅對赫留金的態(tài)度如此,奧楚蔑洛夫對狗、對狗主人的態(tài)度、對“案子”的處理意見都是如此。作者通過對比,讓兩種相互矛盾的語言交替出自同一人物之口,把奧楚蔑洛夫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變色龍”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語言具有很強的諷刺性
很多句子看似輕輕一筆,卻包含譏諷。如開頭寫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又有“跟班”,顯得威風凜凜,但“跟”的只有一個“巡警”,還端著“一個”篩子,顯得不倫不類。二者形成強烈的反差,極富諷刺效果。
依據(jù)文本實際,也應該把體會小說的表現(xiàn)手法作為本文的教學內容之一。
依據(jù)上述對教學內容的分析,以及這篇文章在初中階段所處的位置(本文是學生初中階段學習的最后一篇小說類精讀課文,也是學生的語文閱讀實踐積累到頂峰時期的一節(jié)小說閱讀課),筆者認為本文的閱讀教學可以用三課時來完成:第1課時,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第2課時,探究文本中揭示的真相,體會小說的寫作手法;第3課時,將《變色龍》《孔乙己》《范進中舉》三篇小說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從人物形象、寫作手法、社會主題等方面入手,找出這幾篇文章的異同點,初步掌握閱讀小說類文本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自覺歸納對比同類文本的習慣。這樣,每節(jié)課都有核心目標,既做到了一課一得,又滿足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作者單位:宜城市小河初級中學)
【互動鏈接】
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主問題,能簡化教學流程,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一般而言,主問題可以從文章的標題、關鍵句、背景三個角度去尋找。
(襄陽市第二十七中學 胡玉琴)
教學八年級下冊的幾篇科學小品文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學段和教材單元的不同分工將目標逐一分解、細化,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也可以采用專題訓練法,將同一話題不同寫法的課文一一羅列出來,將知識點逐一歸類和梳理,以重點突破,讓學生逐步形成專業(yè)的閱讀視角。例如,《大雁歸來》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內容的科學性、文筆的生動性和語言的通俗性融為一體,是一篇詩化的科學小品文。教學時,我們可以從品鑒語言入手,運用學習散文的方法來分析形象、總結方法;也可以以字里行間洋溢的“愛”為基調,通過體悟大雁身上所體現(xiàn)的善良、合作、友好等美好品質,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進而反觀人類的行為,喚醒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還可以鏈接本單元議論性科學小品文《敬畏自然》,比較這一類文章的異同,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又如,《旅鼠之謎》以記敘為框架,以對話為主要寫作方式,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教學時,我們可以以故事性和趣味性在文中的具體體現(xiàn)為主問題,引導學生開展互動學習,以實現(xiàn)“教結構”到“用結構教”的提升。
(宜城市小河鎮(zhèn)中心學校 王成林)
閱讀教學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敖淌裁础鄙婕暗氖墙虒W目標制訂的問題。只有目標科學、合理,教學方向才會正確,教學效益才會最大化?!霸趺唇獭鄙婕暗健敖獭焙汀皩W”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中的具體方法數(shù)不勝數(shù),也難以籠統(tǒng)地用孰優(yōu)孰劣進行評價。一句話,切合文本實際和學生實情,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宜城市劉猴鎮(zhèn)李垱初級中學 王金榮)
閱讀教學“怎么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教學中的體會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立足文本找信息;二是以具體的語言為切入點,借話引話,讓學生在反復思考中豁然開朗;三是精選課外材料,輔助學生理解語言內涵。
(宜城市王集鎮(zhèn)初級中學 李云云)
責任編輯 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