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薇
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都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的需求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探尋藝術的廣闊天地中去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立足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實際去開展教學活動,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策略,使學生在無形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素養(yǎng)上的提升。
一、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欣賞氛圍
學生是對于一切敏感的事物感興趣的群體,尤其是新生的事物,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動聽的旋律都會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震撼,但學生的行為能力還受到自我的不可控的因素的影響,很難在其中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好。
例如在《獅王進行曲》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采取了營造氣氛的教學方式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這首曲子給人帶來的感受應該是比較激昂的,鏗鏘有力的,旋律中透露著獅王的不可一世的傲慢。上課的時候,我以動畫片來導入課堂教學,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動物園的視頻,讓學生來想象這些動物中什么是最厲害的,有的學生說獅子,有的學生說老虎,孩子們的注意力被集中在了那些可愛的動物們身上,我于是稍加引導,“孩子們,你們看到那個獅子了么?它像是森林中的王者么?在它的身上你看出了怎樣的一種氣勢?它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太威風了”“它好像并不那么和藹可親”孩子們紛紛地發(fā)表著自己的見解,在他們高漲的熱情下我開始引入《獅王進行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獅子的歌曲,你們愿意聽聽么?”“愿意”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在欣賞完歌曲后,我還鼓勵孩子們進行舞蹈創(chuàng)編,在音樂的配合下讓孩子們扮演獅王和各種小動物進行角色互動。課堂氣氛很融洽,孩子們參與的熱情很高,對于音樂的感受力也得到了增強。
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提升學生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引導作用,將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去感受自我。
二、引導學生的律動性,提升學生素養(yǎng)
學生活潑好動,這是天性使然,在節(jié)奏的變化中感受不一樣的情感,活潑明快的音樂或是清新優(yōu)美的音樂或是動態(tài)感強的搖滾樂,都有著不同的呈現形式,教師要引導孩子們學會傾聽和表現,提升了自己的素養(yǎng)。
例如在《毛毛蟲和蝴蝶》這首歌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孩子們首先學會傾聽,“這首歌曲是在講述一個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那么你能聽出這首歌曲分為了幾個階段么?旋律是不是一樣的呢?”在反復的傾聽和教師的引導后,有的學生就聽出來了曲調的變化,“老師,是不是兩個階段呢?開始好像不高興,后來變得高興了”,我很滿足于學生的這種表達音樂的態(tài)度,“是啊,在開始毛毛蟲慢慢的爬行,所以聲音是低沉的,可是后來它變成了蝴蝶起飛了,就變得歡快起來了,那么你們能夠跟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律動起來么?”孩子們明確了音樂的基調后,開始隨著音樂輕輕地搖動身體,仿佛在慢慢地爬行,而后又表演快樂的舞蹈動作,表示蝴蝶的飛舞。
三、選擇合理的素材,提升學生的感受力
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欣賞角度去選擇恰當的材料,尤其是在以興趣為前提下激發(fā)起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力爭使學生可以在一種“接受性、接納性,感受性”中提升自我的素養(yǎng)。這樣的教育,會使學生在無形中收獲最美好的快樂時光。
例如在學生活動的時候,教師充分地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音樂去讓學生聆聽,這樣學生的欣賞能力才能獲得提升,有的教師認為學生時期的音樂越高雅,學生的情趣就會越加的高雅,其實不然,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音樂給學生的音樂感受是不同的,如在音樂活動中,我讓學生欣賞《小燕子》這首曲子,學生都說很好聽,是小鳥飛來了,而且立刻做出了鳥飛的動作,動作優(yōu)美,而有的孩子就活潑得蹦來蹦去,其中一些小女生就指出了他動作的錯誤,說小燕子要飛得漂亮的,要輕輕的。
總之,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離不開教師悉心的培養(yǎng),更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大膽創(chuàng)新教法與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選擇好的素材去感染學生,使其充分地發(fā)揮自主性。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市新康小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