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子
夫妻離婚,最好別走到這一步……
前一陣子,王寶強正式向法院遞交申請,要馬蓉交出兒女。之后更在微博曬照稱已恢復元氣,他表示從今日起,重頭再來,要站起來把兒女保護好,給他倆更好的教育。
夫妻因出軌離婚,而且在網絡上互撕,這是最難堪的一種結局;對于孩子來說,也是父母最糟糕的分手方式。惡斗不息,爭吵不斷,以孩子五六歲的稚齡,如何能承受這樣的災難呢?
有人會問:小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懂嗎?父母離婚,怎會影響到他們呢?是的,當孩子剛出生,他們的確“不懂”。但隨后,他們馬上就開始學習和吸收父母的心理特點,形成自己的心理特點,慢慢變成一個“懂事”的人。這個過程叫作“心理發(fā)育”,分為兩大高峰期:一是出生到7歲,二是整個青春期。
孩子越小,受父母的影響就越大。就拿離婚來說,如果孩子三四歲時,父母分手。母親常窩著一肚子火,沒心思管孩子,孩子長大后就容易嚴重缺乏安全感,因為孩子幾乎完全依賴大人。如果他餓了、摔了、害怕了,都得獨自面對,你讓他怎能相信自己會獲得保護和照顧?他會擔心一切,畏懼一切,因為他很少體驗到“安全”。
相比起年幼的孩子,那些快過完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離婚對他們的影響會小很多。因為這時的孩子可以靠自己,也可以靠朋友;而且,他們已經體驗過被愛,安全感已打下了10多年的厚實基礎,足以幫助他們對抗家庭破碎的打擊了。
現在來看王寶強和馬蓉的孩子,五六歲的年齡,正處于心理發(fā)育高峰期。對外,他們能跑會跳,探索世界時既興致勃勃又小心翼翼,正需要父母的支持。對內,他們正在感受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系,感受“爸爸媽媽是愛我一個,還是也愛哥哥/妹妹”,“爸爸愛媽媽,和他們愛我有什么不同”等等,以此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和位置。這個時期的他們,心理狀態(tài)是不穩(wěn)定的,表現是特別鬧騰的,但同時,他們形成的觀念對整個人生而言又是極其重要的。如果父母忙于內斗,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將會受到很大阻礙。
比如說,父母喜歡當面爭吵、打架,孩子就要經常忍受緊張、恐懼,還有喪失父或母的痛苦,這是他們難以承受的。于是,有些孩子會變得封閉,拒絕和外界交流,以此保護自己。有些孩子則會變得特別膽小,別人說話聲音稍大,他們都會嚇得“哇哇”大哭,因為“大聲”會將他們拖回父母爭吵的陰影之中。
那么,如果真的走到離婚這一步,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1.不要貶損對方
離婚大戰(zhàn)中,要有一個底線,有一點是很難做到的,就是:你怎么惡斗都可以,但不要拖孩子下水,不要在孩子面前貶損對方,因為,這等于貶損你的孩子。
孩子和成年人不同,他們的自我價值感還沒有形成,自信心源自于父母,價值感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離婚大戰(zhàn)時,你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有各自的優(yōu)點,我們都是很愛你的。”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得到保護,會體驗到“父母是好的,我也是好的”。
相反,如果你對孩子說:“你媽是個不道德的女人,她根本不愛你?!焙⒆訜o論如何回避,如何告訴自己“我不在乎”,他都擺脫不了“我媽是個壞女人”這個標簽。而且,標簽由父母聯手貼上,你叫孩子情何以堪?
2.及時補救
離婚讓人焦頭爛額,有時情緒控制不住,當著孩子面吵架也是難免的。這時,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有異常,就要及時疏導。
1992年,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分居,通過電視互相攻擊。王室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保護10歲的威廉和8歲的哈里。他們送孩子去度假,收走他們的收音機,盡量不讓他們接觸那些難堪的隱私。后來,他們的父母都做了很多補救,包括陪伴、探望、度假、談心,確保父母之愛不缺失。正是有了這些努力,才有了今天溫暖的威廉王子。
3.談離婚要看年齡
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父母不宜談論太多離婚細節(jié),只要保證“你是好孩子,爸爸媽媽都愛你”就可以了。等孩子長大,理解力強的時候,父母談談離婚細節(jié)倒可以幫助他們認識原生家庭。但還是要看孩子的狀態(tài),不要在情緒不穩(wěn)的時候談;對于心靈脆弱的孩子,談論細節(jié)也要慎重。
最后,只想說一句,世界上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會美滿地走到最后,但我們仍希望婚姻的傷害可以盡量少一點影響下一代。套句馬伊琍的話:“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比绻娴淖卟幌氯チ?,好聚好散,也是最大的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