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總序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開始動筆創(chuàng)作歷史小說。從那以后,寫作便成為我生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幾乎占據(jù)業(yè)余時間的全部。不知不覺間,三十年就這么過去了,真有點杜甫所說的“丹青不知老將至”的味道。偶爾回頭一望,過去的歲月,如同逝水飄煙,一片迷離,幸而有這些文字,仿佛能告訴自己這一路是如何走過來的。
三十年來,我的寫作主要在兩個領(lǐng)域:一是長篇歷史小說,一是“評點曾國藩”系列。
三部歷史長篇《曾國藩》《楊度》《張之洞》花費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為什么要寫歷史小說?若要找源頭,可以追溯到酷愛讀書的少年時代:先是在書攤邊租看《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后來是去圖書館借閱原著。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我認為那是天底下最好的書。若干年后,當我無意間走進晚清,走進那個三千年一大變局中,內(nèi)心里有許多沖動,有許多話要說。當思考采用何種方式來表達時,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三國演義》,三部歷史小說就這樣產(chǎn)生了。要說宿命,這就是宿命。歷史有許多種表述方式,用文學方式來述說歷史,依舊為今天的中國人所喜愛。這三部歷史長篇多年來不斷重印,說明的正是這個事實。
時光到了二十一世紀。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文化界有一個很突出的亮點,那就是勃興于民間的國學熱。曾國藩被公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后一位代表,他在新世紀被重視,應該是國學熱中的必然現(xiàn)象。小說《曾國藩》得到持續(xù)的關(guān)注,曾氏這個人物,也引起全社會的濃厚興趣。國內(nèi)書店書攤上充斥著各色各樣的關(guān)于曾氏的書籍。這些書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書越多,歷史上的那個曾國藩反而變得越模糊。作為當代重提曾氏的“始作俑者”,我有一種正本清源的義務感。我決定放下歷史小說的創(chuàng)作,一心研究曾國藩。值得慶幸的是,曾氏給后人留下一千多萬言文字,為今人深入研究他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我熟悉這些資料,想借助對這些資料的研究,讓世人了解一個真實的曾國藩,也希望借助對這個傳統(tǒng)文化標本的解剖,來幫助尋常百姓形象地感知我們的國學,于是就有了“評點曾國藩”系列。這件事情做下來,便又耗去十五年光陰。
從去年下半年起,我開始修訂我的歷史小說?,F(xiàn)在交給廣東人民出版社的《曾國藩》,便是這個修訂本。這是該書問世二十多年來的第一次修訂。這次修訂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在評點的過程中,我對這個歷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基于這種認識,我對小說某些章節(jié)做了相應修改。二是增加了一些能生動體現(xiàn)曾氏性格的真實故事。三是文字上的提煉、加工與修繕等。受時間的限制,另外兩部長篇這次來不及修訂,仍以原貌再版。
在寫歷史小說與評點的空隙中,我也寫過一些散文隨筆,一部分是應報刊之約而寫,一部分則是關(guān)于我的小說主人公的專題演講稿。這次結(jié)集為《冷月孤燈·靜遠樓讀史》,也是這些文章第一次結(jié)集出版。
感謝廣東人民出版社,感謝老朋友向繼東兄,沒有他們的盛情,就不會有這套作品集,也不會有散篇文章的匯編成書。
是為序。
二、《冷月孤燈》跋:孤冷是一種意境
靜謐的夜晚,窗外一彎冷月,室內(nèi)一盞孤燈,有一個人在伏案寫作。三十多年來,我仿佛定格在這樣的時空中。
世人都喜歡熱鬧,不喜歡孤冷。其實,孤冷也未必不好。孤,讓人心思專注;冷,使人精神凝聚。這種氛圍,特別適宜于思考與創(chuàng)作。我讀太史公報任安書:“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韓非囚秦《說難》《孤憤》……”中華民族那些不朽的典籍,豈不都產(chǎn)生在孤冷之中?至于冷月孤燈,則更是一種美好的意境。望著冷月,我常常會想起阿拉伯世界對月亮的特殊感情,那里面有著穆斯林的圣潔追求。凝視孤燈,我又會想起佛像前的燃供,那跳躍的燈火,是在傳遞善男信女心中的覺悟與智慧。我自己則更多地是在冷月孤燈中感悟到淡泊寧靜與幽遠深沉。
冷月孤燈便這樣長年伴隨我審視、聆聽離我們并不太遙遠的那一段歷史。我經(jīng)常隱隱約約地有已經(jīng)深入那個時代的感覺,有時甚至恍恍惚惚地覺得已經(jīng)摸到了那一根根跳動的脈搏。但每當真的要與它對話,為它把脈時,我又發(fā)現(xiàn),一切都似乎在縹緲中。
我把這種時刻中所得的那些零零碎碎的感悟?qū)戇M小說,寫進評點,有時也會寫點小文章,慢慢累積,居然有了一兩百篇,這次將其中的四十多篇匯集成冊。這些文章大體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曾國藩的專題解讀,這些專題半是對曾氏愛好者的演講題目。第二部分是對傳統(tǒng)文化和古人的閱讀。第三部分是與歷史有關(guān)聯(lián)的散碎之文。
這些小文章,我過去一直沒有想到要把它們結(jié)集出版,原因是自己較為滿意的不多。這次結(jié)集,得感謝老朋友向繼東兄。繼東兄退休后應聘去廣東人民出版社,他想在廣東給我出一套作品集,又很愿意親自去搜集我過去發(fā)表過的文章與演講稿。我為他的盛情所感,不惴淺陋,也就有了這本《冷月孤燈·靜遠樓讀史》。
(《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分小說系列、評點曾國藩系列、靜遠樓讀史,全套十七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