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芳梅
內容摘要: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課堂,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關健詞:小學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 備課 主體地位 多媒體
高效課堂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呢?筆者現結合教學談幾點認識。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fā)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現成的結論。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是閱讀的主人,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讀書的主人。使學生成為自覺主動的行為者,而不是教師活動的追隨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中要給學生自由選擇的度。當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閱讀時,他們會學得主動、自覺、輕松、愉快,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與無奈。如學習《桂林山水》一文當學生選擇學習漓江的“水”這部分時,老師問“你準備怎樣去領略漓江水的特點呢?”然后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欣賞漓江水的特點。這樣教師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讀書效率也高了。
三.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捎幸粋€學生卻回答的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靈活地處理教學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不斷雙向交流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的這種動態(tài)性,并做到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機械地根據預先的教學設計。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1.及時調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整體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及時發(fā)現教學過程中的偏差,及時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以更好的促進教學為目的做好及時的調控。
2.靈活變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過程和當堂教學實際特別是學生思維實際的需要,適當變通已設計好而不適應課堂教學實際的教學步驟和過程,可以前后變通,也可以主次變通,也可以是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變通。
五.適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語文教材中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如:《再見了,親人》這一課,老師可先用CAI課件放映錄像片,展示1950年6月份,美帝國主義發(fā)動朝鮮戰(zhàn)爭,中國人民派出優(yōu)秀兒女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等實況。學生在課件的引導下,都急切地想知道當時的情景,那么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課,而學生則會興致高漲、聚精會神。烘托出的課文情感越豐滿。就能自然而然的抒發(fā)激情,點燃激情,喚醒激情。
總之,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課堂,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花牛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