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397-02
魏書生課堂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藝術(shù)美,并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無論是他的板書設計,還是語言的變化等,他都把培養(yǎng)學生美的享受當成教學的任務之一。教師是創(chuàng)造美的勞動者。傳遞人類審美經(jīng)驗、審美成果,是人類教育中的一項內(nèi)容。古西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應該尋找一些有本領(lǐng)的藝術(shù)家,把自然的優(yōu)美方面描繪出來,使我們的青年像住在風和日暖的地帶一樣,四周一切都是清新的。天天耳濡目染于美的作品,像從一種清幽境界呼吸一陣清風,來呼吸它的好影響,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從小培養(yǎng)起對于美的愛,并且培養(yǎng)起融美于心靈的習慣。"
1.板書的藝術(shù)
板書有利于突出感知對象。心理學實驗的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外界進入人腦的信息,有 90 %以上來自眼睛。以現(xiàn)代信息科學的觀點分析,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接受、加工、儲存翱運用信息的過程。語言能傳遞信息,文字、符號、圖表也能傳遞信息 ( 國外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純圖片沒有文字的雜志品種 ) 。好的板書設計是教師教學的結(jié)晶,起著提綱挈領(lǐng)、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將復雜內(nèi)容簡單化,抽象內(nèi)容形象化,使學生獲得感知美與形象美。但他卻精心設計每堂課的板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魏書生常用以下方法設計板書:
1.1 字體變化。講議論文時,魏書生喜歡用仿宋體或黑體美術(shù)字寫課題;講說明文則喜歡用楷書或魏碑體寫課題;講記敘文用行書;文言文則大都用隸書寫課題。魏書生每次寫課題,都寫得認真仔細,學生也積極認真地看,有的還邊看邊模仿。魏書生在外邊上課,請學生辨別不同字體,使同學們感覺漢字千變?nèi)f化,奧妙無窮,激發(fā)了聽課興趣,也激發(fā)了學生練書法的興趣。
1.2 故意寫錯字。板書時故意寫錯一兩個字,既提高了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的能力,又使愛寫錯別字的同學引以為戒。魏書生在寫 ( 愛蓮說 ) 板書時,故意將作者周敦頤的名字寫成周敦頤,一時間下面議論紛紛,不聽課的學生也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趁此機會,請同學們給改錯,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3 請學生板書。讓學生板書或回答問題,或歸納課文內(nèi)容或?qū)懚我?,比老師一個人一堂課獨占黑板,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們要像魏書生一樣,時而抽一部分學生上臺板書,讓學生能參與教學,突出主體性。
2.語言的藝術(shù)
教師用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用普通話教學,效果更佳。教學語言要抑揚頓挫,字正腔圓,并根據(jù)文詞的規(guī)律,道出輕重緩急、有快有慢、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言。魏書生老師的話本身富有特點,加上他一會是音量變化,一會是音速變化,一會是音調(diào)變化,真實地體現(xiàn)了他的思想精髓,"一句話有一萬種說法",的確,同一句話,說得好會讓人笑起來,說得不好,會讓人跳起來。富于變化的聲音顯然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調(diào)整音量。老師們有時為了引起學生注意,常常放大音量。但魏書生老師卻常用小音量來吸引學生。如魏老師在講到"焉"在文言文中基本做語尾助詞用 ( 極特殊例外 ) 時,便問他的學生:"老師是小聲講好,還是大聲講好呢 ? "學生紛紛要求小聲講,盡管魏老師用很小的音量講"今天所學的這篇課文中的'去村四里有森林,伏焉'的'焉'解釋為那里,兼做介詞和代詞",前面的同學喊再小聲點,后面同學正伸頸側(cè)目認真聽,聽說還要讓小點聲,便說:"不能再小了,我們脖子都伸疼了。"音量大小適應變化,能用較小的力氣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2 調(diào)整音調(diào)。同一句話可以用 A 、 B 、 C 、 D 、 E 、 F 、 C 、 H 等不同音調(diào)說出來。有的教師講課調(diào)值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聽,叫做高音教學。有的教師說話調(diào)值盡管低,但音量大,聽起來渾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學。如果調(diào)值高,音量再大,容易使人緊張疲勞。反過來,調(diào)值低,音量再低,同樣也會使人覺得有氣無力。魏書生老師喜歡給學生朗讀報告文學,讀的時候,魏書生老師不僅變換音量,也變換語調(diào),以使自己和學生都不容易疲勞。講課時,魏書生老師也經(jīng)常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學生實際,甚至自己的身體狀況,變換語調(diào)。所以有的老師說:"聽你這么多節(jié)課也說不出你是屬于高音教學還是低音教學。"魏書生卻說:"我是游擊隊式的打法,哪個調(diào)值合適就用哪個調(diào)值。"
2.3 調(diào)整音速。說話速度的變化也影響到學生的興趣。魏書生有時講話速度極慢,以引起學生對所講內(nèi)容的重視,也有時一連串的排比句子說得極快,同樣也是引起學生的重視,但往往要大家重視的是快說之后慢說的那部分內(nèi)容。如 ( 陋室銘 ) 這篇課文,魏書生在快而不亂的前提下,可以用 12 秒鐘讀下來;在慢而不斷的前提下,可以用 92 秒鐘讀下來,前后相差八倍之多。兩者都具有不同的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有時上課,魏書生故意用最快的速度向?qū)W生提問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也好,老師也好,其實都喜歡別人抑揚頓挫的講話,喜歡聽別人疏密相間的發(fā)問。如果每句話、每個字都用平均速度,不僅聽的人容易疲倦,講的人其實也容易感覺累。
說話是一門藝術(shù),一門學問。誰都會說話,但說得好卻不容易。說好亍,別人高興,自己愉快;說得不好,別人心煩,自己也別扭。要說好話,就得從研究說話的聲音做起。用吸引人的音量、音調(diào)、音速、音情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去感染、教育學生。
3.班級管理藝術(shù)
3.1 獨具特色的班會。班會是班主任向?qū)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魏書生的班會可謂是獨具特色。首先,根據(jù)以法治班的規(guī)定,每周固定的班會時間不能耽誤,就算是班主任不在或者有特殊情況(例如有聽課或采訪),班會也要照常進行。班主任在的時候,班會經(jīng)常是以主題的形式開的,他會經(jīng)常有選擇性的給學生念文章,一方面普及了學習知識,另一方面更能啟發(fā)學生思考,渲染學生的人格。有時他會針對一個特殊的問題讓大家一起商議解決辦法,最后大家一致通過的,就是能服眾的,最好的解決辦法。不需要強制,班級需要巧妙的自治。如果班主任不在,魏書生老師要求學生自己心中有個"副班",由班干部主持班會,各種工作照常進行。
3.2 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因材施教,重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魏書生一再強調(diào)"我從來不計算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我考慮的是如何培養(yǎng)他們獲得知識的能力"。魏書生的眼睛不是只盯住幾個能升學的尖子,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為此,魏書生采取諸如"道德長跑""健身長跑""記憶力體操""智力體操"等形式,并且每周還安排課外閱讀、寫日記、抄格言、唱歌、畫畫、游戲、觀察自然、參加社會實踐等諸多活動,把德、智、體、美作為一個整體,既著眼于當前需要,也著眼于未來要求去培育學生。魏書生十分重視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性,他認為體育和旅游都能讓學生從玩的過程中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