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琴
【摘 要】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語文教材的變革以及新課改的實施,帶來了語文教學實踐層面的新氣象。近年來,許多語文教師對行之有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此也掉進了“模式”的套子里,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主觀上消解了教學主客體的個性差異,與教學百花齊放的原則背道而馳。本文從生搬硬套的課堂模式難以適用現(xiàn)代教學,千篇一律的課堂模式只會抹殺教師的獨特創(chuàng)造來論述,語文教學須慎用模式、遠離套式,應法無定法,百“法”齊放。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模式;定式;套式;法無定法;百“法”齊放
語文教學本是一個立體的空間,怎能用單一的模式去運作?課堂教學主客體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一種模式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尤其是許多老師在眾多的模式面前迷失了自我,一味地生搬硬套,“模式”便成了“定式”、“套式”的代名詞,這更是違背了模式探索者的初衷?!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闭Z文教壇,理應百花齊放,語文教師應慎待教學模式,遠離課堂套式,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的課堂風格。
一、生搬硬套的課堂模式難以適用現(xiàn)代教學
生搬硬套課堂模式只會消解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是對教學規(guī)律的背離。無論是對模式的借鑒還是創(chuàng)造,都須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做到因材施教。語文教學的方法要因人而異,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同是講授《項鏈》一文,在一個班可用所謂的討論模式,而在基礎較差的另一個班就不能以討論為主了,在那里更多的是需要老師的啟發(fā)與提示。
過去一講到底的課堂模式顯然難以適用現(xiàn)代教學,北京、上海的中學適用的課堂模式就不一定適用于甘肅的中學課堂,在重點中學適用的也不一定能用到普通中學里去。學習、生活的時代和環(huán)境不同,學生的知識狀況也就不一樣。接受能力有別,學習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教學應該因材施教,課堂教學就要因地制宜,怎能一“套”了事?
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就是在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一個學生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和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充分滿足其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歡樂,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獲和提高。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學活動就必須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采取不同的措施,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程序,以期取得教學的最優(yōu)效果。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預設的標準形式,力圖用現(xiàn)成的模式去指導教學的做法,都難免捉襟見肘,只能導致教學的封閉和僵化,不利于教與學呈良性循環(huán)的態(tài)勢向前發(fā)展。
二、千篇一律的課堂模式只會抹殺教師的獨特創(chuàng)造
千篇一律只會抹殺教師獨特的創(chuàng)造。每個教師都應當恰當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的教學藝術(shù)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努力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
我們曾聽過不少的優(yōu)質(zhì)課,回來一模仿,感覺就完全變了味,不由感慨:人和人就是不一樣。 確實,教師的才識、學養(yǎng)有高之分,能力、經(jīng)驗有強弱之別。因此,對不同的教師來說,要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優(yōu)勢,就必須不拘一格,靈活多樣地選取能夠適應自己的教學需要的手段和方法。而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教學文本的多義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解讀,在教學中更會突破任何“標準形式”的束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不同的教師各有各的招數(shù)和拿手好戲,即使是同一個教師,也不會完全重復固定的教法。
一篇《胡同文化》,有的老師普通話標準,字正腔圓,全文范讀,震驚四座,他意在引導大家去把握汪曾祺這京派作家的語言風味;有的老師長于分析,重點把握胡同文化的特征與精義,板書設計精美,觀者無不深受啟發(fā),他意在引導學生去咀嚼文化的內(nèi)涵;有的老師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大容量地展現(xiàn)北京胡同的全貌,整個課堂都彌漫著現(xiàn)代化的氣息。也正是因為聽到了風格迥異的課,學生才懂得必須用多種手段汲取豐富的知識,懂得要養(yǎng)成勤思善問的習慣,懂得一個學習者要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如今風行的教學模式,恰恰是將藝術(shù)變成技術(shù),將個性化的勞動變成整齊劃一的“正步訓練”,這樣的課堂何談豐富多彩?又何來教育創(chuàng)新?消解個性,千篇一律,無疑會阻礙語文教學的正常發(fā)展。
三、語文課:應法無定法、百“法”齊放
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與教育創(chuàng)新的今日,許多新奇的課堂模式為趕潮流,匆忙上馬,聞者不問青紅皂白,見模式便喝彩,這又更是推波助瀾,助長了模式、套式之風的盛行。長此以往,語文課堂何處去尋生機與活力。語文教學,要慎用這些模式,要審時度勢,恰當?shù)剡\用。不能濫用泛用,更不能將模式當作套式與定式,否則,誤己害人,影響教學。
萬能的方法是沒有的,只依賴于一兩種方法進行語文教學無疑是有缺陷的,也違背了教育百花齊放的基本原則。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藝術(shù)的生命在于獨創(chuàng)和不可重復。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姆雷特”,教學也應當是一千個教師就有一千種教法。惟其如此,才能形成獨特的個性風格,進而形成教壇上百“法”齊放的理想境界。
因此,我們必須廣泛讀書,深鉆教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博采眾長,為我所用。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努力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