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太興 侯圣偉
牛頓第二定律反映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間的關系,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求解物理問題的方法,是物理學的重要方法,也是歷年高考的熱點.下面解析三個典型例題,僅供參考.
一、求解拋掉物體的質量
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運動,若已知物體的總質量和拋出物體前的初速度、時間、位移,以及拋出物體后的時間、速度減少量,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拋掉物體的質量.
例1科研人員乘氣球進行科學考察.氣球、座艙、壓艙物和科研人員的總質量為990 kg.氣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氣球漏氣而下降,及時堵住.堵住時氣球下降速度為1 m/s,且做勻加速運動,4 s內下降了12 m.為使氣球安全著陸,向艙外緩慢拋出一定的壓艙物.此后發(fā)現(xiàn)氣球做勻減速運動,下降速度在5分鐘內減少3 m/s.若空氣阻力和泄漏氣體的質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9.89 m/s2,求拋掉的壓艙物的質量.
解析氣球勻加速下降過程, 受力如圖1,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f=ma.
h=v0t+12at2.
拋物后減速下降有
f-(m-m′)g=(m-m′)a′,
Δv=a/Δt,
解得m′=ma+Δv/Δtg+Δv/Δt=101 kg.
二、判斷題給解的正確性
若已知某光滑傾斜滑塊的質量、傾角,另一光滑滑塊的質量, 可利用特殊條件對題給解做分析和判斷,從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確性.
有一些問題你可能不會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和判斷.例如從解的物理量的單位,解隨某些已知量變化的趨勢,解在一定特殊條件下的結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與預期結果、實驗結論等進行比較,從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確性.
例2如圖2所示,質量為M、傾角為θ的滑塊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質量為m的滑塊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對地面的加速度a=M+mM+msin2θ gsinθ,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
對于上述解,某同學首先分析了等號右側量的單位,沒發(fā)現(xiàn)問題.他進一步利用特殊條件對該解做了如下四項分析和判斷,所得結論都是“解可能是對的”.但是,其中有一項是錯誤的.請你指出該項.
A.當θ°時,該解給出a=0,這符合常識,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
B.當θ=90°時,該解給出a=g,這符合實驗結論,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
C.當M≥m時,該解給出a=gsinθ,這符合預期的結果,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
D.當m≥M時,該解給出a=Bsinθ ,這符合預期的結果,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
解析當θ=0°時,斜面變?yōu)樗矫?,忽略摩擦,滑塊B在水平面上靜止,合外力為0,即加速度a=0,與該解給出a=0符合,故A項正確.當θ=900時,滑塊B相當于做自由落體運動,它相對地面加速即為重力加速度,即a=g,這與該解給出的a=g符合,故B項正確.當Mm時,A相對地面可看作不動,滑塊B受重力G以及A對它的支持力FN,受力如答圖所示,重力分力Gsinθ使物體B向下加速加速度a=gsinθ,這該解給出的a=gsinθ符合,C項正確.用排除法知選D項.
當mM時,該解給出a=gsinθ,與實際不符,說明該解可能錯誤.
三、求解牽引力、滑板速率
當滑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若已知水對滑板的作用力與滑板速率的關系、滑板和水面的夾角、人和滑板的總質量, 可求牽引力、滑板的速率.
例3滑板運動是一項非常刺激的水上運動,研究表明,在進行滑板運動時,水對滑板的作用力Fx垂直于板面,大小為kv2,其中v為滑板速率(水可視為靜止).某次運動中,在水平牽引力作用下,當滑板和水面的夾角θ=37°時(圖3),滑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相應的k=54 kg/m,人和滑板的總質量為108 kg,試求(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取35,忽略空氣阻力):
(1)水平牽引力的大?。?/p>
(2)滑板的速率.
解析(1)以滑板和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如圖4所示.
由共點力平衡條件可得
FNcosθ=mg(1)
FNsinθ=F(2)
由(1)、(2)聯(lián)立,得F=810 N.
(2)FN=mg/cosθ,F(xiàn)N=kv2.
得v=mgkcosθ=5 m/s.